糖尿病的治疗,监测就像是扫雷,如果不重视监测,就容易给糖尿病并发症给了可乘之机,也让自己的健康随机受到威胁。但是有些糖尿病人不懂得也没有时间做全面的血糖及并发症监测,今天我们就教大家,如果没有时间但是一定要监测血糖水平控制的三个黄金项目: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一、糖尿病监测空腹血糖的重要性及监测方法: 先看看对空腹血糖的定义:空腹血糖是指未进食含糖食物(或无热量摄入)8小时以上,过夜后早餐前抽取的血液所测得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能够很好地反映自身胰岛素分泌的能力;也随时了解糖尿病友空腹血糖控制的达标率。一般而言,糖友空腹血糖大于7mmol/L就属于空腹血糖偏高。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监测空腹血糖前一天,饮食应与平时一样不要有太大的改变,不可大吃大喝,忌饮酒,不宜进食过分油腻和太咸的食物。 2、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要吃任何食物,少喝或不喝水,同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做过于剧烈的活动,抽血时间最好在清晨6~8点,这样的血样标本才能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 3、监测空腹血糖前一天晚上8时之前吃完晚餐,晚餐后不再吃零食,晚上10时后不得再进食任何点心、水果和饮料,可以少量饮用白开水。 4、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易与测血糖、尿糖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测定空腹血糖前2~3天须停止服用维生素C。 5、前一日晚上的降糖药需要照常服用,早上的药可在抽血后再服用。同时,还要避免前一日进食过多或过少,保证良好而充足的睡眠,在测空腹血糖前不要做剧烈的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糖尿病人也要重视餐后两小时血糖 糖尿病人要避免餐后血糖大于10mmol/L的情况发生。因为餐后血糖经常高于10mmol/L,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可能发生损害心、脑、血管、肾脏、眼睛、神经等重要器官的情况。所以要重视餐后血糖监测。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已经被国内外学者专家推荐为更理想的指标。除了一直作为血糖监控的金标准外,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在2010年已经将它列入诊疗指南,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高危人群的分类,其临床价值远远超越传统的指标。其优点: 1、准确:相对来说不受生物变异性、分析前的不稳定性、急性(如应激或疾病相关)的血糖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2、无需空腹或特定时间采血、检测流程简单和没有危害性等优点,容易被病人接受。而且传统的血糖检测只能反映即时血糖,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反映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患者在治疗之初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HbA1c。 |
|
来自: mickeychow805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