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人“十迁”及夏都老丘考释 – 铁血网

 梦蝶生99 2018-06-14

夏人“十迁”及夏都老丘考释

夏王朝曾被认为是传说时代,但是随着考古材料的丰富,20世纪50年代已被学术界认可,夏王朝被列入中国正史。近年来对夏代考古材料研究较多,但对文献材料研究仍然不够。或者有些材料仍未被学界所承认。笔者对夏代有关史料进行梳理,认为夏王朝时期曾经有过十次迁都,而在夏王朝所居的都城中,以河南开封老丘为夏都的时间最长。在老丘,夏王朝走上了鼎盛时期。本文拟对夏人“十迁”及夏都老丘进行研究,以正于学术界的同仁。

一、夏人“十迁”考释

由于部落冲突斗争、或者自然灾害的侵袭,古人的应变能力较差,因此古帝王的都城是经常迁徙的。如商王朝有“前八后五”之说,即商王朝建国之前,有八次迁徙,建国之后又有五次迁都。夏王朝自夏后禹建国,也有很多的迁徙,仅就古籍记载就有十次之多。阳城是夏王朝的第一个国都。《古本竹书纪年·夏纪》云:“禹都阳城”。①《史记·夏本纪》记载,“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氏。”②阳城当是夏王朝的第一个都城。然而阳城何处?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今本竹书纪年》卷上云:“帝禹夏后氏,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③也就是说,夏禹最早是居住在“冀”。“冀州”上古时期指的是晋南。《尚书·禹贡》:“冀州”孔颖达疏:“冀州,帝都。”“壶口治,梁及岐。”孔安国传云:“壶口在冀州,梁、岐在雍州,从东循山治水而西。”④《汉书·地理志上》云:“冀州既载”。颜师古曰:“两河间曰冀州。载,始也。冀州,尧所都,故禹治水自冀州始也。”⑤因此,禹所居之冀,即阳城,当在晋南。

《史记·夏本纪》云:“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引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正义》引《世本》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也……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也。”平阳、安邑、晋阳皆在老河东地区。《左传·定公四年》载唐叔“封于夏虚,启以夏政”⑥。古代帝王之都的遗址称“虚”。杜注云:“夏虚,大夏。今太原晋阳也。亦因夏风俗,开用其政。”《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云:“夏都,安邑。虞仲都大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曰夏虚。”阳城在夏虚,即晋南安邑地区。

夏后禹再迁阳城。为了避开舜的旧势力的控制,夏后禹于是把都城阳城迁到雒邑,即今河南省洛阳一带。《逸周书·度邑解》:“自洛禭延于伊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⑦“有夏之居”在河南洛阳一带,伊、洛二水之间。《国语·周语上》云:“昔伊洛竭而夏亡。”韦昭注曰:“禹都阳城,伊洛所近也。”⑧《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

1976年在河南登封告城镇东北面发现了一座春秋至汉代的古城遗址。其中出土的陶豆等器物上有“阳城”、“阳城仓器”字样的陶文,证明了该城址就是春秋至汉代的阳城。地下出土实物与文献材料对照,表明“禹都阳城”可能就在附近。登封告成镇发现的阳城,当是夏禹从晋南迁到河南之后,把新的都城仍名为阳城之地。

夏后禹三迁阳翟。《汉书·地理志上》说:“颍川郡阳翟,夏禹国。”这个记载说明大禹的都城曾经迁徙到阳翟。《史记·夏本纪》亦云: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夏台,又名钧台,即阳翟。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左传·昭公四年》云:“夏启有钧台之享。”杜预注:“启,禹子也。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夏后启曾在阳翟钧台宴飨诸侯,阳翟当是夏后禹、后启的国都,是夏人三迁之都。《后汉书·郡国志》云:“阳翟,禹所都,有钧台。”刘昭注:“晋《地道记》云:去雒阳二百八十六里,属河南。”⑨

太康四迁斟寻。《史记·夏本纪》《索隐》引《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斟寻,在今巩义市西南,当是夏后太康的都城。

夏后启一代,到太康时期,夏王朝开始衰落,并且曾一度丧失政权,史称“太康失国”。《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夏朝德衰,而后羿自鉏(或说在今河南滑县)迁于穷石(约今洛阳市南)。羿在穷石灭了夏朝,夺取了夏的国家政权。《史纪·夏本纪》云:“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禭,作五子之歌。”夏的政权一度为羿所夺。

羿,又称“有穷后羿”,“后”即是君,是东夷有穷氏部族的酋长,善射,有“羿射九日”的传说。后羿夺去了夏人的政权之后,亦是以斟寻为国都。后羿自恃善射,不理政事,不用贤人,而用寒浞为相,寒浞又杀了后羿。夏的一个贤臣靡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附近)部落。靡自有鬲氏起兵,又重新召集夏与后羿二国之余民,灭掉寒浞,而立太康的后代少康。少康由是恢复夏王朝。关于少康复国的史迹,《史记·吴世家》记载云:“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缗方娠,逃于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少康得到有虞氏的帮助,聚集夏民众,建立了政权机构,遂灭有过氏,从而恢复了夏王朝,这就是旧史书上所说的“少康中兴”。

夏后相五迁商丘。《古本竹书纪年》云:“帝相即位,处商丘。”商丘成为夏朝的第五个都城,当是在夏王朝被后羿取代政权之后,夏少康逃到豫东商丘。商丘也可称为国都。

夏后相六迁斟灌。《汲冢古文》云:“相居斟灌。”《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相九年,“相居于斟灌”。《括地志》云:“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时相与羿居商丘。羿既见杀,故相出居斟灌也。”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卷三云:“《汲冢书》有之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相居斟灌。盖太康失邦,而奔斟寻,相奔斟灌。初斟寻故国在河南,羿遣胤侯伐之,乃弃国而保平寿。此所为斟寻有二城欤?不然斟寻未灭,羿安得而居之,相之所居在东郡灌,而北海复有灌亭,亦类是也。”⑩夏后相先逃到商丘,再逃至斟灌,当与其居无定所有关。夏人为了避讳其逃亡,国家无王的尴尬局面,把商丘、斟灌以认为是国都。

夏少康七迁原。“少康中兴”之后,《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少康十八年,迁于原。二十一年,陟。”原,徐文靖《竹书统笺》卷三引“《郡国志》云:河内轵县有原乡。《左传》杜注:沁水西北有原城,盖少康自夏邑迁原也。”(11)即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少康迁原之后三年死去。

夏后杼八迁老丘。《竹书纪年》云:“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宁,即杼;老丘,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引《彚纂》“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12)老丘在今开封市东北的陈留杜良乡一带。开封陈留一带,是大禹母族所居之地。《史记·夏本纪》“按《系本》鲧取有莘氏女。”司马贞《索隐》云:“按《系本》鲧取有莘氏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陈留风俗传》云:陈留外黄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有莘氏女生禹。有莘氏,在今开封陈留东北。莘国,姒姓,也是夏禹之姓。古莘国在今开封陈留。老丘当是禹的母族所在之地,也是夏后禹的发祥地之一。

夏后厪九迁西河。《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厪(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夏桀十迁斟寻。《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癸(一名发),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寻。”帝癸,即夏桀,又迁都于斟寻。

由上述可见。夏王朝一迁阳城(山西),二迁阳城(河南),三迁阳翟,四迁斟寻,五迁商丘,六迁斟灌,七迁原,八迁老丘,九迁西河,十迁斟寻。夏王朝经历471年的历史,共有十次迁都。

夏王朝的迁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部族之间的斗争和冲突是重要的原因,如夏后禹把都城一迁、再迁,从晋南阳城,迁到今豫西的阳城,又迁到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又如夏部族与后羿部族的斗争,夏部族与寒浞部族的斗争,使得夏部族整整60多年居无定所,不得安宁,其实夏王朝是处于“无王”时期;其都城也是迁斟寻、迁商丘、迁斟灌、迁原等。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夏人迁徙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汲冢纪年》云:“胤甲即位,居西河。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也就是说,在“十日并出”这年,胤甲就死去了。以后不到十年光景,夏人就迁都斟寻了;由于河西的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得夏人又一次的迁都。从对夏人十次迁都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开封老丘在夏史中时间最长的国都。

二、帝杼与夏国都老丘考

老丘是夏王朝的七世国王帝杼建立的国都,也是夏王朝的一个最重要的都城,经过帝槐、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等七世217年,直至帝胤甲时期,才迁至西河。在老丘,夏王朝走上了鼎盛与辉煌。

《竹书纪年》云:“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五年,自原迁于老丘。”《左传·定公十五年》记载:“夏五月,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六上《列国地形犬牙相错表》云:老丘,“陈留县东北四十里有老邱城,为宋老邱地。定十五年‘郑败宋师于老邱’,即此。”(13)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引《彚纂》“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徐文靖《竹书统笺》卷三云:“按:定十五年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杜注:《宋地一统志》老丘在开封府陈留县北四十里有老丘城。《地名考略》曰:县有老丘城,见《陈留风俗传》。”老丘在今开封市东的杜良乡一带。

古代,人们把居住的地方称为“丘”,或“邑”。丘、邑一般是筑在向阳的高坡上,这样的地方温暖、杀菌,而且在高坡上有可以躲避水灾。另外住处还要临水,因为人们要吃饭、喝水、生活。如果当地没有高坡,只是平原,那么人们要筑一个高坡。这个高坡叫做“丘”、“冈”、“京”、“台”等。《诗经·大雅·灵台》记载了周人建筑灵台的情况:“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高台文化”。

老丘,就是人们在原来的高地上又用土堆筑起来的高台。夏后杼即位五年时,就把国都由“原”,迁到老丘。

在距开封东北郊20公里左右杜良乡有一个名叫“国都里”的村庄。“国都里”确实比周围的地方高,据说过去黄河水泛滥时,周围居民都到这个村避水。相传“国都里”的地名就是根据夏人建都老丘而流传下来的。开封市文物工作队曾在这里进行过考古探查,用“洛阳铲”向地下探查10多米,发现一些夏商时期的陶片。但是由于这里是黄泛区,黄河泥沙淤积太厚,无法向下进一步探查。“1998年夏季,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商(丘)开(封)’高速公路建设所开展的文物勘探中,在位于‘国都里’村北1.5公里的刘京寨村北部,曾探明一处大型的古文化遗址,部分探孔在具地表12—13米的深度,出土有明显具有夏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残碎陶片,这无疑为今后寻找夏都老丘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1989—1990年,在与‘国都里’不远的杞县段岗、朱岗、牛角岗三遗址的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属于二里头文化的遗物,可见至少在夏代晚期,开封以东地区已经属于夏的版图。”(14)

帝杼是夏王朝一个最有为的国王。在古代激烈的部落战争中,为了保护自己,帝杼作甲,是甲、铠的发明者。《墨子·非儒》云:“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史纪·夏本纪》云:“帝少康崩,子帝予立。”予,音伫,即夏后杼。司马贞《索隐》引《系本》云:“季伫,作甲者也。”李昉等《太平御览·兵部·甲上》引《世本》曰“杼作甲。”宋衷曰:杼,“少康之子也;甲,铠也。”帝杼发明了甲、铠,是夏部族在对外的战争中更有效地保护自己,较少的受到伤害。

帝杼在夏王朝复国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如前所述,后羿取代了夏政权。寒浞又杀了后羿,把自己的儿子浇封于过、豷封于戈。寒浞让浇用兵,灭了夏的同盟部落斟寻氏。《左传·襄公四年》“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杜预注“后杼,少康子。”《左传·哀公元年》夏人“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女艾,少康臣,谍侯也。少康在复国斗争中在过地灭寒浞的儿子浇,而后杼在戈地诱杀浇之弟豷、灭掉寒浞的另一个儿子豷,是消灭寒浞的一支重要力量。传说“季杼作甲”,把“作甲”这一重大军事发明与杼联系在一起,说明杼拥有较强大的武装力量。夏后氏通过少康、帝杼两代的艰苦斗争,终于恢复了夏王朝。

帝杼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徐文靖《竹书统笺》云:“按《鲁颂》曰:三寿作朋。又曰:遂荒大东,至于海邦。今据《竹书》征于东海及三寿,则三寿,疑东海古国名,近鲁者也。”东海,即今山东临朐县。帝杼把国都定在老丘,其国力迅速增强,开始征伐东夷地区的东海和三寿,并得一只九尾狐。根据《竹书统笺》卷三引用的《瑞应图》曰:“六合一统,则九尾狐见。”九尾狐的出现表明“六合一统”的出现,是祥瑞的征兆,也体现了夏国家疆域的广袤与国力的强盛。

帝杼在夏王朝的历史上是唯一的、最能继承大禹的国王。《国语·鲁语上》吴云:“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韦昭注:“杼,禹后七世,少康之子季杼也;能兴夏道者。”因为帝杼为夏王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夏后氏对帝杼进行报祭。报祭,是为了报答祖先恩德功劳而进行的盛大祭祀。有人说,“报”的意思是处罚罪人,其实就是向神灵敬献人牲。史游《急就篇》卷四“辄觉没入檄,报留。”颜师古注:“报者,处当罪人也。”(15)敬献人牲的祭祀,当然是最大的祭奠,在夏王朝的历代先王中只有帝杼才能享受这样的祭奠,表明帝杼在夏朝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帝杼把国都迁到老丘,奠定了老丘在夏代历史上的地位。帝杼即位17年而崩。

三、“老丘”时代夏王朝走上鼎盛

《竹书纪年》卷上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夏桀时期,夏王朝亡。夏王朝经历14世、17王、471年的历史。自帝杼在老丘建都,至帝厪(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居西河”止,夏王朝竟有帝杼、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等夏朝的六世国王、经历221年的岁月。如果除掉夏王朝自太康失国,经过仲康、相、直至少康的60年余年,因那时夏人并没有控制夏国家的政权,夏国家处于“无王”时期。再除掉大禹“公天下”执政的45年;那么夏王朝经历471年,仅在老丘为国都就221年。夏王朝十迁国都,在其他九个国都一共105年,而可见老丘在夏代历史地位的重要。老丘时期是夏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夏王朝自太康失国之后,夏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皆不再来朝拜。而至少康之后,夏人又开始对东夷用兵。《竹书纪年》云:帝少康二年“方夷来宾”。帝杼定都老丘,夏国家日趋稳定,夏王朝的统治范围迅速扩大。帝杼八年就曾经征于东海及三寿,势力达于东海边。老丘时期,东方的夷人又开始朝拜夏王朝。《古本竹书纪年稷辑证·夏纪》曰:“后芬(发)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芬(芬或曰芬发)即位的第三年,“九夷来御”,九夷皆来朝拜。《后汉书·东夷传》云:“《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昔尧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盖日之所出也。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自少康已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九夷,指的是东方,直至大海边居住的部族。

东夷部族在少康、帝杼、帝芬等历代夏王时期,都到夏王朝的国都老丘参拜与朝贡。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记载,帝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帝芬十六年,“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夏王朝的西部洛伯用与河伯、冯夷进行混战。居于老丘的夏王朝当然不会“坐山观虎斗”,而是利用“洛伯用与河伯、冯夷”的斗争,扩充势力,向西扩展。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有苏,在今河南安阳西部之苏城。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16)圜土,就是监狱。《周礼·秋官·司寇》云:“以圜土聚教罢民,凡害人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其能改者,反于中国不齿;三年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郑玄曰:“圜土,谓狱也,狱城圜。”国家设立监狱,是阶级矛盾尖锐的表现,也是夏国家强大的体现。

帝芒(芒或曰帝荒)即位,曾经以玄珪祭祀黄河,东巡守到海边上,获得一条大鱼。帝芒在位58年而崩。

《左传·昭公九年》曰:“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杜预注:“在夏世以后稷功,受此五国,为西土之长。骀在始平武功县所治厘城,岐在扶风美阳县西北。”孔颖达疏:“《释例·土地名》云:魏,河东、河北县也;芮,冯翊临晋县芮乡是也。毕在京兆长安县西北,骀在武功,岐在美阳。”周人的先祖后稷因功受夏人所封,拥有魏、骀、芮、岐、毕之地,说明当年夏人的势力也曾达到今长安一带。帝不降六年,“伐九苑”。《竹书统笺》卷上云:“按《水经注》苑川水出天水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厉子城川。苑川水又北入于海,疑即为九苑之故地也。”苑川水是今甘肃兰州的一条水系,古代这里设有苑川城。此处有东、西二苑城,相去七十里。《竹书统笺》认为,帝不降六年,伐的“九苑”,就在这里,当是有道理的。

帝厪元年,迁都西河。西河,黄河在山西段是属于南北流向的。林之奇《尚书全解·禹贡·夏书》云:“冀州之域,三面距河,自积石东北流入于中国,则折而南流。雍州在其西,故曰西河。”(17)帝厪迁都西河,但就是在山西、陕西一带,最少西河已经是夏人的疆域了。夏人的势力范围达到今甘肃兰州一带。

夏人的势力向西南达到今河南省南阳方城一带。《国语·郑语》记载:“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大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其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又云:“申人、缯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韦昭注:“申,姜姓,幽王前后太子宜咎之舅也。缯,姒姓,申之与国也;西戎亦党于申。周衰,故戎翟强也。”《左传·哀公四年》云:“夏,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袭梁及霍。”这里说的缯国是姒姓,夏人后裔,与申国相邻。申国在今河南南阳,而缯国在“方城之外”,即春秋时期的缯关。缯关,《世本·姓氏》云“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夏少康把他的儿子封于缯。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方城县博物馆等曾在方城县城西南的八里桥遗址进行发掘,并出土大量的以陶器为主的遗物,其中夹砂陶、泥质陶、黑陶、褐陶。纹饰以绳纹居多,其他还有附加堆纹、旋纹、压窝纹、鸡冠耳、花边口、刻槽等装饰。器形有鼎、深腹罐、小圆腹罐、花边口沿罐、刻槽小罐、豆、爵、大口尊、盆、瓮、缸等构成器物群。“这些文化特征与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相符合,因此判定其文化性质属于二里头文化。将本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的代表性器类如夹砂中口深腹罐、大口尊、豆与二里头遗址出土同类陶器相比,结果与二里头文化三期同类遗存相近,据此推断本次发掘所获二里头文化遗存时代约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三期。”(18)方城县八里桥的二里头文化三期遗存是夏代早中期的文化遗存。如果把考古材料中的夏代二里头文化的遗存与文献记载中的缯国相结合,进行研究,这些文化遗存与缯国有密切的联系,至少说明夏代早中期,也就是在老丘时代,夏人势力已经达到今河南南阳地区。

《路史·后纪·疏仡纪·夏后纪》记载:帝杼“乃封其仲曲列于缯,至周为莒所灭。有缯氏、鄫氏、兽氏。”(19)这里所说的“缯”“为莒所灭”,很明显指的是进山东莒县附近的缯。《世本》认为“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路史》记载:“(杼)乃封其仲曲列于缯”,也可能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方城之缯,而后当帝杼征伐东海之后,又将曲列封于山东莒县之缯;也可能传抄有误。但是帝杼时期,今河南南阳与山东莒县一带皆成为夏人的势力范围却是事实。

夏人的势力向东南达到闽越一带。《路史·后纪·疏仡纪·夏后纪》记载:“封云西瓯,处于埤中,削发文身以负俗,曰无余。无余者,杼也……爰封杼以世祀,盖十数传,而与民编,及周之东有无壬百姓,奉而君之,是为沤粤、东粤。”

帝厪(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自此时始,夏王朝的国都从老丘迁到西河。从此老丘不再是夏人的国都。但是帝厪在位八年而崩,孔甲在位五年而崩,帝昊在位三年而崩,就到了夏桀时期。夏王朝从老丘迁离之后,就由盛而衰,进入了衰败时期。老丘时代是夏王朝的鼎盛时期。

夏王朝一代,其最辉煌的时期当在老丘,这在后代的文献与典籍中也是有案可稽的。西周武王克殷之后,寻找夏王朝之后裔,并分封国土,以希求得到夏人先祖的佑护;于是得夏人后裔东楼公,封于杞。周人对“三恪”(即尧舜夏商之后裔,于周为客)分封的原则,基本上因故地而封。杞县,当时就是老丘一带。《史记·陈杞世家》云:“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索隐》曰:“杞,国名也。东楼公,谥号也。不名者,并史先失耳。宋忠曰:杞,今陈留雍邱县故。”《汉书·地理志》曰:“雍丘,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后汉书·郡国三》“陈留郡”条下云:“雍丘,本杞国。《陈留志》曰:‘城内有神井,能兴雾雹。’案:《北征记》曰:有吕禄台,高七丈;有郦生祠。曹植《禹庙》赞曰:有禹祠,植移于其城,城本名杞城。”当夏王朝灭亡之后,历经殷商,周王朝建立之时,寻找夏人后裔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距陈留20公里),是为杞国,是因为老丘是夏后禹的发祥地之一,是夏王朝最重要、建都时间最长的国都。

夏王朝共经历了471年,以开封老丘为国都就有221年,占整个夏王朝的一半时间,在老丘夏王朝走上鼎盛时期。

注释:

①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楫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③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楫证》附录《今本竹书纪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④《十三经注疏·尚书·禹贡》,中华书局,1980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⑤班固:《汉书·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82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⑥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哀公元年》,中华书局,1981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⑦孔晁注《逸周书》,中书书局,1985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⑧《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年。

⑨《后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⑩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

(11)徐文靖:《竹书统笺》,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12)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13)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

(14)刘春迎:《考古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史游:《急就篇》,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

(16)以上材料皆见于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楫证》,附录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7)林之奇:《尚书全解·禹贡·夏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

(1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方城县博物馆:《河南方城县八里桥遗址1994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2期。

(19)罗泌:《路史·后纪·疏仡纪·夏后纪》,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