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期作业--自主学习(理科)

 zhanyao001sw 2018-06-14

生物作业参考答案

()

1. C

[解析]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结果是每条染色体上存在着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根据细胞周期的定义可知: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神经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等不能再分裂的细胞,就没有细胞周期,所以A错;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B错;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明显区别是纺锤体形成的方式及细胞的缢裂方式,D错。

2. B

[解析]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现象;细胞的代谢还没有停止,细胞周期变长,A错误;癌变的细胞分裂能力增强,代谢增强,细胞周期变短,B正确;高度分化和衰老的细胞不能再分裂,CD错误。

3. C

[解析] 因为生物的遗传包括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其中生物的遗传主要受细胞核的控制。题干中提到该复合体结构的合成,其中一些组成物质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另一些组成物质一定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所以该物质结构变化引起的细胞衰老是核质共同控制的结果。

4. D

[解析]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分离于后期。

5A

[解析] 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其中解离是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在解离时可将细胞杀死,即停止分裂。

6D

[解析] 染色体与DNA1∶1,则证明无染色单体。

7A

[解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有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细胞生活相关的最基本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都会表达,如与ATP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的基因就都会表达;在细胞中,除了细胞生活必需的基因外,其它基因可称作奢侈基因,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正是这些基因表达不同的结果;红细胞的形成与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有关;胡萝卜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可以再分化表现出细胞的全能性;癌细胞的产生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

8. 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癌变的相关知识。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物质等减少导致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连续分裂的恶性肿瘤细胞。

9C

[解析]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是动、植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共性,而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且星射线难以观察到,仅凭B项也是不全面的。动物细胞一分为二的方式是细胞膜的内陷,这是最可靠的判定方法。

10D

[解析] 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胞膜这种结构,A错误;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由于含有颜色,不适于作还原糖鉴定的生物材料,B错误;观察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材料经过解离已经死亡,C错误;稀豆浆溶液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D正确。

11B

[解析] 观察有丝分裂时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后,细胞已经死亡,故不能通过观察一个细胞就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全过程;虽然在低倍镜下观察不清细胞的各时期,但可以通过低倍镜才能找到分生区,在分生区中找各时期的细胞。

12. A

[解析] 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A正确;在光镜下不一定能观察到有丝分裂所有时期,B错误;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C错误;光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状不能看到其结构,D错误。

13. D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A错误;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及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动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BC错误;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中部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D正确。

14. D

[解析] 图乙中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与图甲不对应,A错误;图乙中B段可表示分裂前、中期的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B错误;图甲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图乙中C→D表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D正确。

15. A

[解析] 本题将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以数量图形式表示出来。分析的关键是明确三者的数量关系,即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而符合此比例的应该是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A是前期特点,故选A

16. B

[解析] 在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含量加倍,每条染色体复制,A正确;在分裂后期,随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量暂时加倍,但DNA数量并未加倍,B错误;在分裂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C正确;在分裂末期,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D正确。

17A

[解析] 结合人体健康考查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知识。痣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其产生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从特点上来讲,痣细胞和癌细胞有类似之处,如易于增殖和分散,较其他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但和癌细胞又有着本质区别,其增殖和分化受机体的控制,不能无限增殖。痣细胞中色素多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与衰老细胞中积累的色素种类也是有差别的,并非衰老的表现。

18D

[解析] 考查癌细胞的特征和癌细胞的概念。根据癌细胞的特征可知,ABC三项均正确。由癌细胞的概念可知,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已经发生改变。

19. B

[解析] 癌变发生机理现在普遍认为主要是原癌基因由抑制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而烟雾中的焦油是诱发癌变的致癌因子之一。虽然D是发生肺癌的原因之一,但不是题干所处环境的诱因。

20. B

[解析] 细胞寿命的长短与细胞的衰老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能够保持继续分裂能力的细胞寿命比较长,而在整个根尖结构中,成熟区和伸长区都是已分化的细胞,失去了继续分裂的能力,会逐步衰老死亡。但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持续的分裂能力,寿命比较长。

21[答案] (1)DNA复制 d→e

(2)b→c 着丝点分裂

(3)12 24

(4)d→d 末 高尔基体

 

 

(二)

1.D

[解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等。

2B

[解析] 自交n代,其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应为

3D

[解析]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即发生性状分离,则亲代中有耳垂的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肯定是显性性状,A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可出现纯合子,B错误;亲代和子代都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无法判断显隐性,C错误;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中也可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纯合子)D错误。

4B

[解析]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B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定律。根据分离定律,F2表现型为: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感病有芒=9331,若F2开花前,把有芒品种拔掉,只有无芒品种,而无芒品种中抗病和感病的比例为31,自交其F3中感病植株比例为×

6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基因型分别为BbSsBbss,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3×26种。

7D

[解析] 杂交双亲第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相当于测交,在F1中有2种表现型和2种遗传因子组合;第二对遗传因子的传递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在F1中有2种表现型和3种遗传因子组合,则F1的表现型有2×24种,遗传因子组合有2×36种。

8C

[解析] 因在F2中双隐性绿色皱粒豌豆种子数为6186粒,则F2中绿色圆粒豌豆种子为6186×318558粒。

9D

[解析] F2出现白色籽粒性状是由于F1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籽粒性状。

10B

[解析]  根据题意杂交的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基因型不确定,如果红色与黄色分别用Aa表示,圆果与长果分别用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aaB_;如果二者都为纯合体,子代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比例为10;如果二者均为杂合体,则子代有四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如果二者一个是纯合体一个是杂合体,则子代有两种基因型比例为11

11A

[解析] 两病均患的概率为a×b,两病都不患的概率为(1a)×(1b),所以仅患一种病的概率=1-患两病的概率-两病均不患的概率=1a×b(1a)×(1b)

12D

[解析] WPXS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WPWPWPWSWSWS121,所以后代表现型为2种,红斑白花:红条白花=31D正确。

13B

[解析]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属于假说内容的是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是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

14C

[解析] 根据等位基因的定义,丙图中Dd才是等位基因,甲图中的DD、乙图中的dd是相同基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只有题图丙能够体现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论上图丙中的Dd在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会形成Dd两种配子,且数量相等;遗传规律适用于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15D

[解析] 隐性纯合子aabbcc和显性纯合子AABBCC杂交,则F1AaBbCc,自交后190克的应为只有两个显性基因、四个隐性基因的后代。故为15/64,选D

16C

[解析] 根据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可知,玉米的有色籽粒、无色籽粒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应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

17D

[解析] Aa具有隐性遗传因子,但表现出显性性状,A错误;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F1产生Aa两种配子类型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确定数量的多少,C错误;区分AAAa,理论上自交、测交都可以,但自交简便易行,D正确。

18A

[解析] 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分别从每一对基因考虑,(33) (11)31,说明一对等位基因为杂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杂交,(31) (31)1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为杂合基因型与隐性纯合基因型杂交。据此可知,由于甲DdRr,乙可以是Ddrr,也可以是ddRr。所以A选项正确。

19D

[解析] 由于产生的后代数目少,存在偶然性,所以组虽然是表现型不同个体交配,后代出现一种表现型,但无法判断显隐性,②③组是相同表现型个体交配,后代只有和亲本表现型相同个体,无法判断显隐性,组只能说明一个亲本是隐性纯合子,一个是显性杂合子,但无法判断什么性状是显性,所以D选项正确。

20B

[解析] 从题意和表格看出,1号和2号池中F2性状分离比例均约为151,说明这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且只要显性基因存在则表现为黑鲤,则用F1(黑鲤)与红鲤测交,子代中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是31

21. (1)Aa aa (2)AA

(3)

[解析] 根据B组遗传实验结果:黄色鼠后代中出现了黑色鼠,可以推得小鼠的毛色中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其中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aa)B组亲本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Aa),由于杂合子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AA(黄色) 2Aa(黄色) 1aa(黑色),而实际产生出的后代为黄色鼠:黑色鼠=21,则最可能是由于AA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存活的黄色鼠遗传因子组成一定为Aa

 

(三)

1A

[解析] 在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中含有2X染色体、2Y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虽然DNA已经复制,但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故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X染色体或2Y染色体。

2B

[解析] 母亲是携带者,儿子患色盲的概率应该是1/2B项错误。

3B

[解析] 由34都为患者,而其后代4为一正常女性,可判定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2aa3是患者为AAAa,其比值为12,即AA的可能性为1/3Aa的可能性为2/3。作为显性遗传病,如果3AA,后代一定患病;如果她是Aa,后代患病的几率为1/2,这样后代患病率应为×1×

4B

[解析] 首先判断显隐性:12为父母,均患病,而3却正常,由此可知是显性遗传病。然后判断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假设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那么2号患病,女儿应全部患病,不可能有正常女儿,但实际3为正常女儿,出现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 D

[解析] 由题干知,夫妻中男性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父亲的基因型是XBY,因妻子的弟弟患色盲,所以妻子的母亲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妻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几率是。当妻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时,这对夫妻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因妻子是携带者的几率为,因此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应是×

6B

[解析] 性染色体上有决定性别的基因,但不是所有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生殖细胞中可以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

7C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 D

[解析] n代表果蝇配子的染色体数,则该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故D错误。

9C

[解析] 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的规律与特点。由题可知,红眼和白眼在性染色体上,XBXb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亲本中均缺失一条染色体,则后代中缺失一条的占1/2,缺失两条的和染色体正常的均占1/4,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根据杂交可以看出后代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4×1/31/4,缺失1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2/31/6

10. C

[解析] 用Hh表示血友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hXh,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5号和6号,5号的基因型为XHXh,6号的基因型为XhY1号和2号表现型正常,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1号。6号的X染色体来自3号,故其致病基因来自3号。

11D

[解析] ZaZa(雄性油蚕)ZAW(雌性正常蚕)交配子代幼虫皮肤不透明的为雄性(ZAZa)皮肤透明的为雌性(ZaW)

12A

[解析]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即为两种),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别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变化是把复制的染色单体分开,所以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精细胞)是完全相同的类型。因此,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4个、2种精子。

此题有个关键条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如果去掉此条件,那么该个体将产生2416种精子。

13A

[解析] 所处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DN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中期或后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代表染色体数目减半为4条,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是8→4,为染色体,的变化为0→16→8→4,为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为8→16→8→4,是DNAⅠ(精原细胞) Ⅱ(初级精母细胞) Ⅲ(次级精母细胞)Ⅳ(精细胞)1124

14B

[解析] 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时由于复制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2条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的数量没有改变。此时的细胞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那时的细胞是次级性母细胞。

15D

[解析] 亲本的基因型aaXBXBAAXbY,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表现型有6种,基因型有12种;F2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4(1/8AAXBXB1/8aaXBXB)

16C

[解析] 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白眼,说明红眼是显性,白眼是隐性。杂交后代雌雄表现型明显不同,说明是伴性遗传。两只红眼果蝇XWXXWY的后代中出现白眼,则雌果蝇基因型必为XWXw

17B

[解析] 根据题意,褐色的雌兔基因型为XTO,与正常灰色雄兔XtY交配,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分别是XTXt(褐色雌性)XtO(灰色雌性)XTY(褐色雄性)OY(死亡)

18C

[解析] 设色盲基因为b,其等位基因为B;血友病基因为h,其等位基因为H。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基因型为XbXb,所以父亲是色盲患者(XbY),其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基因型为XhXh,弟弟是血友病患者(XhY)

19A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既无同源染色体,又无染色单体。

20.D

[解析] 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此细胞分裂将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21.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X显性遗传

(3)1/1296 1/36 0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图谱的分析与遗传病的计算方法。

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Aa,则

(1)122可见,正常父母生出有病的女儿,则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如果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34的女儿89应当全部患病,所以乙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由3572可得,乙病最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3)Ⅳ12为异卵双生龙凤胎,由题意可得1(Aa)×Ⅰ2(Aa)→Ⅱ3(2/3Aa1/3AA),同理3(Aa)×Ⅰ4(Aa)→Ⅱ5(2/3Aa1/3AA)46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3×Ⅱ4(AA)5 ×Ⅱ6(AA),其后代12基因型及概率都是2/3AA1/3Aa,并且杂交后代只有1/3Aa×1/3Aa能生出患甲病孩子,且概率是1/36,因此12同时患甲病的概率是(1/36)21/1296双胞胎中,男孩一定从父亲那里获得Y染色体,因此男孩一定患乙病,所以男孩两种病都患的概率为1/36,女孩没有Y染色体,所以女孩甲乙两病都患的概率为0

 

 

(四)

1B

[解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遗传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时利用前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2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C

[解析] 艾弗里实验中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与R型细菌混合,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而蛋白质不可能,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格里菲思实验只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赫尔希、蔡斯实验的蛋白质没进入生物体内,不能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中证明的是在有些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4. B

[解析] 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所需要的条件是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等。

5. B

[解析]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思路是一样的: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孟德尔的成功除了选材科学外,还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从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

6D

[解析] 此实验并非是格里菲思所完成的。DNA酶具有专一性,使DNA分解,DNA分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DNA却能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这一对比正好说明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即不能作为遗传物质,而反证了DNA是遗传物质。

7B

[解析] 它是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1928年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实验,A选项正确;S型细菌有毒性,R型细菌无毒性,B错误;R型细菌与被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由于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中,使R菌转化为S菌,C正确、D正确。

8B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用,A错误;两实验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看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B正确;两实验都设置了对照实验,C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生物繁殖的特性而设计的,D错误。

9. B

[解析] 病毒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DNAR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选B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ACD错误。

10B

[解析] DNA中含有3H15N32P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能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另外,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是把外壳留在细菌外,把DNA注入细菌,所以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检测不到放射性,并且,35S存在于蛋白质中,不存在于DNA中。B选项正确。

11A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则噬菌体的外壳不会从大肠杆菌上脱落,所以沉淀物中会有较强的放射性;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释放出来,使得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强。

12C

[解析] 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存在于RNA中;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某些病毒是单链DNA,也有些是双链RNA

13D

[解析] 构成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排列的,其中AT之间有两个氢键,CG之间有三个氢键。

14C

[解析] DNA分子中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每条链有一端的脱氧核糖上连着一个磷酸;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双链DNA分子中,ATGC配对,AGTC

15B

[解析] DNA中碱基配对方式只有两种,即AT配对、GC配对。

16D

[解析] 由题意可知G等于C占碱基总数的比例都是y,数量都为xAT所占比例都为(12y)/2,数量都为(2x)/2(x/2y)x,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y。该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值是1GC之间有三个氢键,AT之间有两个氢键,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氢键数为3x2[(x/2y)x]xx/yAT与鸟嘌呤不互补,其数目是x(12y)/y

17A

[解析] 根据任意两个互补碱基之和在双链和单链中的比例相同知:

AT42%,有(AT)142%(AT)242%。又因为T130%,故A142%30%12%,则T2A112%;同理G1C258%24%34%

18B

[解析] 组成DNARNA的核苷酸有8种,2种五碳糖和5种碱基。

19A

[解析] 病毒核酸有两种:DNARNADNARNA的特有碱基分别是TU,所以分析碱基类型,可区分DNARNA。双链DNAATGC(AG)/(TC)1;而单链DNA中一般ATGC(AG)/(TC)≠1。同样,双链RNAAUGC(AG)/(UC)1单链RNA中一般AUGC(AC)/(UC)≠1。所以确定碱基比例可知核酸为单链或双链。

20B

[解析] 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含有400个碱基的DNA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则该DNA分子中AT60个,GC140个;DNA复制两次后,需要游离的A(221)×60180个。

21[答案] (1)胞嘧啶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2)4 2 (3)反向平行 互补 (4)1/m 1

22[答案] (1)蛋白质 含氮碱基 脱氧核糖

(2)11 12 许多 成百上千 (3)DA上呈线性排列 (4)D是有遗传效应的C片段 (5)E A 线粒体 叶绿体 (6)1 2 (7)碱基的特定 (8)基因(D) 碱基

[解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一个DNA分子,在间期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一个基因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在DNA的空间结构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所以一个G上连接有两个H,同时连着一个F

 

(五)

1. A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及减数分裂中的次级卵母细胞的核膜解体,核仁消失且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转录;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核的转录。

2. A

[解析] RNA3种: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是氨基酸的运输工具,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因而RNA越多,说明蛋白质的代谢越旺盛。

3. C

[解析] 考查氨基酸的密码子。密码子一共有64个,但有3个是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故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个。

4. C

[解析] 本题说明在实验条件下也可以存在遗传信息直接由DNA流向蛋白质,而不需要通过mRNA

5. C

[解析] 多聚核糖体有利于较短时间内同时合成大量相同的蛋白质,但不能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

6A

[解析]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发生转运RNAmRNA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而细胞膜上主要进行物质的交换、细胞间的识别等,不发生碱基的互补配对。

7D

[解析] 本题考查DNA复制和转录的比较。由图可见,甲为DNA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进行反方向的物质合成,各生成两条子链,符合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乙只有一条链作为模板,各生成一条单链,符合转录过程的特点。因此,甲为半保留复制,乙为转录,甲产生双链核酸分子,乙产生单链核酸分子,A错误;细胞内DNA复制、转录都在细胞核内,叶绿体、线粒体的DNA复制、转录在叶绿体、线粒体中,B错误;DNA复制、转录时都需要解旋酶,C错误;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一次,但可以转录多次,形成多个mRNA

8D

[解析]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翻译是一个快速的过程,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这样少量的mRNA就可以指导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9D

[解析] 逆转录酶又称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是以RNA为模板催化合成DNA的酶,正常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其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不存在逆转录过程,因而也就不存在逆转录酶。

10B

[解析] 此图表示翻译的过程,有遗传信息的传递

11D

[解析] 本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主要考查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64种密码子决定20种氨基酸;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在碱基互补配对时,也可能发生差错;转录的结果是合成信使RNA,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

12D

解析 在人体内以单链DNA作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中,要涉及8种核苷酸,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合成不同的RNA。合成RNA用到RNA聚合酶,合成大分子要消耗能量。

13B

[解析] 由RNAAU1(26%32%)42%可确定,逆转录形成的双链DNAAT42%,而双链DNAAT,因此,A21%

14D

[解析] 方法一:该mRNA上有12AG,指导它形成的模板链应有12TC,该链共30个碱基,故模板链上应有18AG,与模板链互补的另一条链上则应有18TC,两条链的TC共有121830(此为一般解题思路)

方法二:mRNA30个碱基,转录形成信使RNADNA分子应有30个碱基对。碱基配对原则为T—AG—CAGTC。所以该DNA分子中必然有30TC

15B

[解析] 密码子存在于mRNA中;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已开始,即转录和翻译同时在拟核区进行,则该图应为原核细胞的转录、翻译示意图;密码子共有64个,其中有3个是终止密码,在翻译中不决定氨基酸,故参与的tRNA不是64种。

16C

[解析] 从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示看出,CFTR基因缺少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结构、功能异常,从而患病,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7D

[解析] 组成mRNA分子上的遗传密码子共有64种。

18D

[解析] 由于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或阻止tRNAmRNA结合,均是阻止翻译过程。

19C

[解析] 分析题图,中心法则体现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最早由克里克提出,A错误;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即bcB错误;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图中d过程,C正确;由于基因中碱基数目:mRNA中碱基数目: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631,则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对应碱基数目至少为240个,D错误。

20B

[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出该段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为“—GAGCUA—”,密码子GAG对应的氨基酸为谷氨酸,密码子CUA对应的氨基酸为亮氨酸。

21(1)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2)c (3)(S) (4)细胞核 (5)tRNA 氨基酸

(6)① ②RNA→DNA→RNA→蛋白质

 

 

(六)

1. C

[解析]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以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也可以是内部因素的影响。

2C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突变只引起一个氨基酸的改变,所以应属于碱基对的替换。突变引起突变位点以后的多种氨基酸的改变,所以可能属于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3D

[解析] 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型,都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A项正确;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但基因重组只能改变生物个体的基因型,B项正确;真核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方式,而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即减数分裂过程中,C项正确,D项错误。

4C

[解析] 基因型为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成体为纯合体,共四种:AABBAAbbaaBBaabb,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仍为纯合体,表现型及其比例为1111

5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变异的类型及其遗传上的效应。人类XYY综合征,是由于精子异常,卵细胞不可能提供Y染色体,所以YY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减II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关,不正确;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DNA,与染色体行为无关,不正确;三倍体无籽西瓜在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与减数分裂和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正确;杂合子自交,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分离导致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正确;21三体综合征,主要是由卵细胞异常导致的(异常精子受精的概率低),可能是由于减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由于减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从而产生了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卵子,而胚胎发育过程中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属于有丝分裂异常,不正确;综上所述,选C

6. A

[解析] A项属于基因突变;B项中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自然变异来源应是基因突变;EV71是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染色体,因此肯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项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7C

[解析] 先天性愚型即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本题考查学生对各种常见遗传病病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8D

[解析] 子房壁是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与普通小麦的体细胞相同,即该植株是六倍体。

9D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10C

[解析]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A错误;发病率是患病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B错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死亡的个体也应统计,C正确,D错误。

11C

[解析] 解答本题时需要先假设再推导,需熟练掌握各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若A成立,则1为携带者;若B成立,则1应正常,2为患者;若D成立,则3一定含有1的隐性基因而成为杂合子。

12C

[解析] 目前,在单倍体育种上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实际上是通过花粉粒直接培养出单倍体植株。这种方法在操作上并不简单,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生长也不能说是迅速,对繁殖条件要求不低,而且是高度不育的。所以,在生产上没有直接使用价值。

13C

[解析]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发生于DNA复制过程中,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完成DNA复制。

14D

[解析] 单倍体矮小、高度不育。三倍体不能产生配子,故无籽粒产生。四倍体营养器官发达,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而杂交种具备多个亲本的优良特性,具多个优良性状。

15A

[解析]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故A正确;染色体上基因的缺失造成的性状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故B错误;有性生殖的后代出现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故C错误;DNA的复制出现差错导致基因突变,转录差错不会发生基因突变,故D错误。

16B

[解析] 甲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由于细胞质均等分配,可判断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此动物为雄性,故A正确;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其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一致,存在同源染色体,故B错误;12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14的交换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C正确;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故D正确。

17D

[解析] 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能否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其生存力增强,不在于提高表达水平,A项错误。染色体的缺失导致基因数目变少,不利于个体的生存,B项错误。染色体易位会使非同源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部分染色体的片段移接时也可能造成部分基因无法表达,会对个体性状产生影响,C项错误。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培育出作物新类型,可确定远缘杂交不育,D项正确。

18A

[解析] 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类型主要有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的交叉互换或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A正确。

19B

[解析] 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因其亲本有4个染色体组,在配子中发生减半含2个染色体组,故选B

20A

[解析] 单基因遗传病就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错误;2l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单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以对胎儿的DNA测序分析,是基因诊断,可以利用B超检查脏腑及组织病变,可以检测脱落的胎儿细胞及DNA情况,但二者都不是基因诊断,错误;禁止近亲结婚可明显降低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出现的概率,正确;造血干细胞虽被改造,但其生殖细胞基因并没有改造,其内的遗传物质没变,所以其后代仍会遗传来自女性的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故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正确。综上所述,选A

21(1)翻译 信使RNA 核糖体 转运RNA

(2)细胞核 基因突变

(3)GUA 密码子 61

(4)CRHCOOHNH2

22(1)4 24

(2)个体全部为纯合子 1/4 (3)ABC

[解析] (1)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的配子有ABAbaBab四种;图中A是减数分裂,B是花药离体培养,C是秋水仙素处理,E是受精作用,F是个体发育。(2)(3)个体I是纯合子,而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所以要想尽快获得纯种优良的品种,应采用单倍体育种,即ABC过程。

 

 

 

(七)

1. A

[解析] 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是属于细胞水平上的育种技术,而辐射诱变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技术。

2. A

[解析] 实现目的基因和运载体DNA分子重组,所具有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3. B

4. A

[解析] 基因重组有三种类型,自由重组、交叉互换重组、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人工重组;A选项属于诱变育种,利用的是基因突变。

5. A

[解析] 只有基因工程的变异是定向的;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6. D

[解析] 亲本基因型为R_B_rrbb,获得基因型为RRbb的新品种可用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用多倍体育种只能增加染色体数目,而不能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

7D

[解析]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要使用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而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组成的重组DNA分子可以在受体细胞内复制并表达,会用到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但不会用到逆转录酶。

8D

[解析] 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人工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性状的定向提高。

9. D

10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过程。A选项所述内容属于细胞工程;C选项属于诱变育种;D选项属于生物的寄生;B选项中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符合基因工程的概念和特点,因此选B

11. C

[解析]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

12D

[解析] 基因完成了表达说明可以获得目的基因产品,ABC三项只是涉及基因,还没有表达出相应的产品;干扰素是外源的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体内表达的产物。

13. D

[解析] 杂交育种是利用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进行交配来选育新品种的方法;诱变育种的过程是利用人工条件诱发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只有基因工程可以将控制特定性状的基因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使基因实现了跨物种的转移,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14. D

[解析] 诱变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抗生素不能作为诱变因素。

15. C

[解析] 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一年;种植aabbdd种子一年;得aabbdd植株;所以需要4年的时间。

16D

[解析]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在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中广泛存在。

17D

[解析]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未受精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培育而成,B错误;诱变育种利用的是基因突变的原理,不能快速得到纯合子,C错误。

18A

[解析] 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获得新品种,A正确;诱变育种需要用X射线处理,B错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单倍体育种,C错误;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

19A

[解析] 红色西瓜皮的基因在西瓜中还不存在,因为没有红色西瓜皮的亲本,所以不能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人工诱变育种、转基因工程技术都可以使原来没有红色西瓜皮基因的西瓜获得红色基因;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法也可能改变生物的性状,获得原来没有的红色西瓜皮的性状。

20. B

[解析]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1

(1)单倍体育种 缩短育种年限,较快获得纯合子 (2)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3)基因突变 不定向的

[解析] (1)图中为杂交,为自交,为花药离体培养,为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故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④⑤为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得到的个体是纯合子。

(2)过程所需要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不能平均移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

(3)过程用紫外线处理,诱发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22(1)单倍体 (2)抗性非糯性 3/16

(3)非抗糯性

抗性糯性:非抗糯性=31

[解析] (1)花粉离体培养技术属于单体育种。

(2)乙是抗性非糯,丙是纯合非抗性糯性,杂交F1既有抗性又有非抗性说明抗性基因是Tttt杂交的结果,F1只有非糯性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从F1中选择抗性非糯(TtGg)自交,F2中抗性非糯的比例是3/16

(3)F2中抗性糯性个体自交后代出现非抗性个体则为杂合子。

23. (1)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2)×乙 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基因突变 (4)D (5)基因工程

[解析] (1)图中A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选种是从性状分离那代开始选种,所以从F2开始选种。(2)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是一对杂合子的自交,从图解不难看出是甲×乙;选乙、丁为亲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可以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经ABC途径可以培育出4种表现型的纯合植物,该育种为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图中通过E的育种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4)图中用F方法培育而成的植物是多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也是多倍体育种。(5)由题干信息知此种育种方式的生物工程技术为基因工程。

 

 

(八)

1.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遗传物质随机分配,并且是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及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时为不均等分配,卵细胞所含细胞质多。

答案:A

2.解析:甲图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染色体数目是4条,乙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像,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丙中正在发生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染色体的过程,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也就无等位基因,这三个图像可能同时出现在卵巢中,甲图表示卵原细胞的分裂增殖,乙图表示初级卵母细胞,丙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乙图中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下一阶段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再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就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

答案:C

3.解析: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DNA分子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断裂,DNA再次减半,减数分裂结束后,染色体、DNA分子数均减半。

答案:D

4.解析: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其中为有丝分裂,为减分裂。动物睾丸中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例如精原细胞的形成是由有丝分裂而来,精细胞由减数分裂形成。所示的分裂为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分裂过程中。上述4个细胞中有染色单体的是由于着丝点分裂使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

答案:C

5.解析: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不含遗传物质,Aa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Aa才分别进入不同细胞,才可能不含A基因。

答案:D

6.解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无联会现象,不会形成四分体。

答案:D

7.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所以只含Y不含X一定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答案:D

8.解析:题中所给的色盲孩子基因组成一定是XbXbY,而其双亲均正常,故此Xb一定来自母方,即XBXb×XBY→XbXbY,母方在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而导致。

答案:D

9.解析:关于基因型为Mm的个体,Mm的存在位置应该是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事实,不少同学可能不清楚,更多的同学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两个M和两个m基因,不知道MMmm的关系而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导致解题错误。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个问题: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一致。MMmm的产生是通过DNA复制形成的,因此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它们的分离将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伴随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Mm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应该选B

答案:B

10.解析:黑色雄豚鼠为杂合子,则可以确定控制豚鼠黑毛和白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黑色雄豚鼠的基因型为:AaXY,据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得,含有aY的精子占,即2000×500万。

答案:C

11.解析:在个体AAXBXB中,AA为纯合,BB也是纯合。

答案:C

12.解析:蝌蚪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发育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但是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即仍为XX,所以XX×XX→XX,后代全为雌蛙。

答案:D

13.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丁图为显性遗传病,故A不正确;家系乙中若患病男孩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其父不是携带者,排除B;家系丁中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以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

答案:C

14.解析:dAD时期没有,则一定是染色单体,b染色体复制后加倍,为DNA分子数,c为染色体数。

答案:A

15.解析:由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交配,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推知红眼对白眼是显性;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和性别不是自由组合,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自由组合。

答案:C

16.解析:男性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母亲又正常,则母亲只能是携带者;父亲也正常,但对于正常男性来说不存在携带者。

答案:B

17.解析:生物体细胞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含有成对的性染色体,形成生殖细胞时,要进行减数分裂,其结果是生殖细胞中含有单条的性染色体。

答案:D

18.解析:红眼雌蝇XRXR与白眼雄蝇XrY交配,F1XRXrXRY全是红眼,F1相互交配F2代为XRXRXRXrXRYXrY。其中雌蝇为XRXRXRXr产生两种卵细胞XRXr31,雄蝇为XRYXrY产生两种含Rr的精子,XRXr11

答案:D

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式的特点。双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其父亲必为患者。双亲正常,后代有病,必为隐性遗传,因后代患者全为男性,可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母亲传递而来。父亲有病,母亲正常,子代女儿全患病,儿子全正常,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他遗传病概率非常低。父亲有病,儿子全患病,女儿正常,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其他遗传病的可能性极小。

答案:D

20.解析: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致病基因为h,该患病男孩为XhY,其父亲为XHY,母亲为XHYh。外祖父为XHY,外祖母为XHXh,因此致病基因最终来自外祖母。

答案:B

21.解析:(1)依题意可得表现型正常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则他们生育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孩子的基因型为aaXbY,100%为男孩。该男性基因型为XBY,其女儿肯定不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2)该夫妇再生育表现型正常女儿的几率为:×

(3)表现型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基因型为:AaXBY。可用分枝法求解,列表如下:

 

患者

正常

苯丙酮尿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则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为:×;只患一种病的几率为××1××

答案:(1)100% (2)3/8 (3)1/48 1/4

22.解析:34生育2可知,该致病基因为隐性,1的基因型为XbXb2的基因型为XBY。由1×Ⅰ2→Ⅱ2可知2一定是杂合子。5为男孩,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他母亲,由2为患病的,可知2XBXb,所以1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XBXb,概率各占,同理可知1是纯合子的XBXB的概率也是。由图可知34的基因型为XBYXBXb,二者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男孩中患病的概率为,生女儿都正常伴X隐性遗传病为交叉遗传。

答案:(1)隐 (2)XbXb XBY (3)100%

(4)母亲 50% (5)50% (6)25% 50% 0

(7)1 4 4 交叉遗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