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四类人群请注意:警惕“肾癌”偷袭

 松静空空 2018-06-14

专家

推荐

叶定伟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擅长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根治性手术。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肾细胞癌

(英文名字是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简称肾癌,它是起源于肾小管或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肾癌是成人最常见的肾脏肿瘤,占全世界范围内所有成人肾肿瘤90%以上和所有恶性肿瘤的2%~3%。Global Cacner 2012年的全球统计数据显示,肾脏肿瘤分列男性、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第9和第14位,273,000例新发病例和116,000例死亡病例。最新统计数据美国2015年新发病例62, 700例,男女比例约1.5: 1,中国新发病例66, 800,男女比例约1.8: 1。肾癌可见于各个年龄段,高发年龄一般在55~74岁。2009年上海男性肾癌发病率为14.75/10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女性肾癌标化发病率为7.46/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4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从1983年的1.5例/10万人上升到2009年的14.75例/10万人,26年间整整增长了8.8倍,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超过9%。


肾脏,是人体的“垃圾处理厂”,一旦被肿瘤侵袭,将对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相较于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统肿瘤,肾癌带来的死亡威胁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初诊时病情已经晚期是祸首。因此,“沉默杀手”来袭,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肾脏,位于人体腰部两侧后方,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虽然“个头”不大,但功能很多样,不仅能清除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毒素,还在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肾脏这个器官,我们老百姓叫腰子俗称叫垃圾处理厂。也就是说人体血液内部、身体内部的毒素,或者是废物,都是经过肾脏来排泄。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人体不需要或有害的物体,这其中一小部分由胃肠道排泄,绝大部分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正因为肾脏承担了过滤毒素的作用,也导致肾脏产生病变的风险很高。

肾脏疾病,医学上分成内科病和外科病。外科疾病主要是指一些抑制性的物质。比如说生了结石,生了肿瘤,或者发生了一些畸形,需要外科去干预。肾脏还可以发生一些内科性的疾病。比如说肾小球肾炎,免疫性的一些肾炎等等。通过外科干预的手段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要内科治疗,来得到一个解决。

通常而言,肾脏病变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如果放任病变发展,人体有害物质不能排出,就会引起很严重后果。

比如说肾小球肾炎,它是一个良性内科疾病,到最后中晚期的时候,体内的毒素无法借助于肾脏排泄,毒素堆积成为了尿毒症,这时候会给病人致死致残。另外就是肿瘤,肿瘤包括恶性肿瘤或者是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它的预后也是好的,不必要进行手术或者干预。但是恶性肿瘤的话,如果不积极的治疗或者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人生命的丧失。

肾癌是泌尿系统三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然而死亡率却高居三大肿瘤之首。近年来,肾癌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肾癌已经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率排行榜前十位,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

肾脏位置比较深,在后腹膜腔,正好是在脊柱的前面,在肝脏和脾脏的下面,两边还有胸廓和腰大肌的包裹,它的前方就是肠子,所以它是非常受到包裹和保护的一个位置。上帝好像有意识地让肾脏不至于受到伤害,所以放到了这样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正是这个相对安全的位置,使得肾癌早期并无明显的身体症状,也不能被触及,直到病情进展才会表现出特异症状。但此时病情往往已处于晚期,患者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因此肾癌又被称为静悄悄的杀手。

肾癌在早期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征兆。出现血尿疼痛,或者出现摸得到的肿块,这是在几十年前教科书上的常常作为发现肾癌的一个指征。

有不少肾癌患者是出现了“三联征”才前往医院就医,但此时病情已难以控制。据临床数据统计,超过三成的肾癌患者,初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错过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因为肾癌本身缺少一个特异性的体征,也缺少一个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所以通过常规的体检,还有验血的话,让我们很难确定肾癌的存在。

与肾癌不断增高的发病率相对应,肾癌的早期发现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难道这个行迹隐秘,又善于伪装的杀手,就无法早期提防吗?答案是否定的。

确定肾癌最好的方法还是影像学的手段。最主要就是超声、CT、核磁共振。目前在体检中用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超声,因为超声有比较多的优点,一个就是成本比较低,操作比较简单。还有一个就是它本身的话没辐射,可以反复操作,对患者伤害比较小。但是超声有一个缺点,就是它的敏感性比较差,如果像特别小的肾癌,有可能就看不出来。

除了超声,还可以通过CT和核磁共振进行检测,这两种手段相较于超声,有更高的准确率。但是CT具有一定程度的辐射,而核磁共振操作比较麻烦,且不适用于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因此,往往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的选择合适的检查。

肾癌的发病,现在有急剧上升的一个趋势。以上海为例的话,肾癌的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里面,已经排名进入了前十。

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肿瘤,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防癌于未然


肾癌已经证实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这些因素背后关系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他的危险因素例如激素水平、职业暴露、和饮食习惯都被一些研究提及,但目前都缺乏有力证据。

肾癌的发生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形式。仅有3%~4%的肾癌是具有家族遗传性,它们与诱导肾癌发生的基因突变有关,在家族中代代相传,主要包括:VHL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癌,家族性平滑肌肉瘤,BHD综合征。家族性遗传性肾癌发病年龄早,通常是20~40岁,比散发性肾癌的50岁以上要早许多。然而,散发性肾癌也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研究发现家族中有一级亲属患肾癌的话,罹患肾癌的风险增加2~3倍,三级亲属的话增加1.6倍。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肾癌的发病风险。

吸烟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美国卫生总署公认的肾癌致病危险因素。国内外大量对照和队列研究观察发现吸烟与肾癌发病呈现正相关,相对危险度超过30%。此外,罹患肾癌的趋势与吸烟量明显相关。研究表明与终身不吸烟的人群相比,男女性吸烟者罹患肾癌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57和1.22倍,重度吸烟者(大于21支/天)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倍和1.6倍。对于戒烟人群观察10~15年后,发现这部分人罹患肾癌的风险下降了15%~30%。香烟烟雾中的主要成分N-亚硝胺被认为是诱导肾癌发生的罪魁祸首,已在分子机制水平及多种动物实验中得到有效验证。也有证据表明,被动吸烟和偶尔吸烟的人也可能增加罹患肾癌的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在对500多名患者的长期的观察中就发现,内脏脂肪堆积与肾癌发生密切相关。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研究一致认为肥胖是肾癌的危险因素。美国约40%、欧洲约30%的肾癌患者可能由于肥胖和超重发病。肾癌发病率与肥胖程度之间存在线性依赖关系,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kg/m2男女性罹患肾癌的风险就会分别增加24%和34%。肥胖可能通过改变循环中雌激素及其他类固醇激素的水平,或者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来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和和生长。此外,肥胖患者脂质过氧化增加,导致氧化应激反应,通过形成DNA加合物促进肾癌发生发展。此外肥胖患者的慢性组织缺氧,胆固醇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下调等也是诱因。

高血压与肾癌发病风险之间也存在线性依赖关系。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00毫米汞柱,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患者罹患肾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倍甚至更高。多项研究证明,各种降压药物使用并不增加肾癌的发病风险。高血压还是影响肾癌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血压可以有效的阻止疾病进展。高血压和肾细胞癌之前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尚未阐明。高血压患者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的形成增加,可能发挥了促进肾癌发展的作用。慢性肾脏缺氧合并高血压,导致缺氧诱导因子的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叶定伟

教授

戒烟是有效降低肾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方法。此外,合理膳食和控制体重,也可以能降低罹患肾癌的风险,减少高脂和高蛋白食物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高血压的人群平时应低盐低脂饮食,合理应用降压药,有效的控制血压。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罹患肾癌的风险,但绝大多数散发性肾癌的发生很难预防,因此每年进行常规体检是十分必要,通过体检发现的肾癌中有超过70%是早期肾癌,可以通过手术等治疗方法得到根治。与肾癌患者有血缘关系人群更应该每年定期进行超声和CT检查,因为他们患肾癌的风险可能会增高。家族性肾癌综合症疾病史的人群应该积极进行筛查或评估(基因检测等),防患于未然。


肾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近30%病人就诊时已是转移性肾癌,所以强调每年常规体检的重要性。对于早期局限性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是最佳的治疗选择,也可以进行冷冻或射频消融。手术可以治愈大部分患者,使他们能够长期生存。20%~40%的局限性肾癌患者会在术后复发或转移,复发率主要取决于肿瘤病理分期,pT1、pT2和pT3肿瘤复发率分别为7%、26%和39%。因为肾癌是一种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所以临床上对于早期肾癌术后往往进行免疫治疗,即注射细胞因子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包括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α。对于局部晚期的病人,更应该在术后给予系统性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以减少复发的风险。晚期肾癌患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10%~20%。晚期肾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免疫治疗的总反应率也仅为10%~20%。尽可能在切除原发肿瘤基础上,进行全身系统性治疗。近年来,随着肾癌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一系列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给晚期肾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