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名老中医夏翔教授:关于发展中医等问题的思考

 xyf4345 2018-06-14

全文如下:


我是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的,近五十年了。我从一名不懂中医的中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老中医,对中医今后的发展问题也在不断地思考。以下这些看法供同道们一起讨论。

    一、要发展姓“中”的中医学
    发展中医,当然要发展姓“中”的,而不是姓“西”的,或者是“其他”的中医。什么是姓“中”,也就是“什么是中医?”这一问题好像太简单了,但是在当今却不能不再思考一下,因为某些中医,忘却了“中医”的内涵,这些人即使打着中医接班人的牌子,实质上已经不是中医了。
    所谓中医,简单地说就是在中医理论(阴阳、五行……)指导下对病证应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采用中药(或其他工具、器械……)来防治病证的一种医学。这是中医的根本,中医的底线。如果脱离了这一底线,就可以称为异化的中医,无本的中医,反正就不再是姓“中”的中医了。以这个底线来看,当前某些中医师、中医院、中医大学、中医科研、中医教授好像都已经有些走样了,变异了。这一变异,严重地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发展的中医”也不再是真正的中医了。当今某些中医高级人才却不会运用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诊治疾病,更有甚者个别本科生连“独参汤”的组成也不知道,认为是由独活和党参组成;中医内科高级医师将“水肿”中的“风水”与迷信的“看风水”混为一谈;有的连桂枝汤、麻黄汤、六经辨证的六经都讲不出来;中医妇科的学科带头人不知道“天癸”的含义等等。这些都是事实,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医如果这样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也将名存实亡,所以今后的中医发展应该指发展真正的中医,而不是变异的中医。可见,中医必须姓“中”,中医的发展也必须姓“中”,而不是“异化了的中医”,“忘本的中医”,“西医化的中医”。

    二、每门学科都要发展,都要现代化,不单是中医
    “中医要现代化”这一口号当然是正确的,但再思考一下,哪门学科不需要现代化呢?我们国家不是也要搞“四个现代化”吗?西医就不需要现代化了吗?应该说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门科学都在不断地现代化,不断地自我否定,才能不断地发展,正如当今的西医比几十年前的西医就现代化了许多,但也不能说已现代化到了极点。总之,整个现代科学并不是科学的终极,都是在不断发展的。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提到中医,马上就提出中医要现代化,言下之意就是在数以万计的学科中只有中医不是现代的,所以要强调“现代化”。其实中医几千年来一直是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完善、不断地现代化。李时珍肯定比张仲景现代化:当代的中医治疗非典,肯定比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现代化。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代的中医肯定比五十年前的中医现代化;不信将今天中医杂志上的论文与五十年前的作个比较,就能得出可信的结论。因此,当代的中医就是现代的中医,现代化的中医。当然,并不是说中医不再需要发展了,相反,中医要和西医等学科一样,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现代化。所以,我认为与其时时处处提“中医要现代化”这一口号,还不如多提中医要发展.中医要创新来得妥当。
关于中医现代化问题的焦点在于中医要怎样现代化,对此存在二种观点、标尺:一种标尺是以中医自身的特色来衡量现代的中医,就能得出现代的中医比古代的进步丁,现代化了,可以得出现代的中医就是现代化的中医(当然还要不断现代化,不断发展),另一种标尺、标准是目前许多局内、局外人以现代科学、西医标准来衡量现代中医,因为中医的特色、理论、理念与现代科学、西医不同,就必然得出中医药古老了、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太不“现代化”了的结论。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按现代科学模式“现代化”了。我认为第一种的衡量标准才是真正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而第二种标尺是一种误导,因为其结果即使中医“现代化”了,中医也就“化”掉了,不存在了。只有包括了中医内涵和中医特色的现代化,才是中医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发展中医。

    三、应该如何发展中医
    中医是不同于现代科学的一种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要发展必须是发展中医的特色、中医的长处,不能脱离中医自身的理论、自身的科学、自身的规律。我们不反对现代科学,不反对西医西药,但决不能将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标尺、模式、方法、规范来衡量中医、改造中医、规定中医发展的方向。如果这样,中医必然发展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发展成为不是中医的“中医”,中医也不再是本质上的中医。中医科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本质的结合,虽然不能说不可能,至少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故而绝对不要急于求成中西医结合,削足就履。我们应该在中医自身学科的发展中,非常自然地找到结合点,找到互补点。而不应该住在短期内用另一种医学科学(西医) 来改造中医中药,千万不能移花接木。
现在有一种趋势,现代医学讲分子生物学,我们某些中医也搞分子生物学:今日时新基因,我们也谈基因.永远步其后尘。有学者说得好“多年来,中医界充斥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提到中医之长,就一定要谈中医之短,而且总在短字上下功夫,今天‘科学化’,明天‘现代化’,后天‘规范化’,似乎只有看到、抓住白己得弱点……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孰不知这恰恰是对自身的异化”。正如邓铁涛教授所说:“几十年来,中医在医、教、研、药各方面,都以西医的模式为准绳。现在看来,这一模式对中医之束缚多于帮助。因此,必须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医重新作深入地研究和整改:”所以发展中医必须是用中医自身的思路、方法来发展中医。当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现代医学,但不能以此为唯一的模式,而应该洋为中用,衷中参西,不然中医必将异化,发展为不姓“中”的中医,最后导致其消亡。
再有一点顺便提一下,真正懂中医的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的中医师一定会要求按中医自身的规律发展中医。但现在一些(不在少数) 学者和专家 (包括中医业内和业外)也特别关心中医的发展,这自然是好事,但他们却在有意无意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误导了中医的发展方向,总是与中医的基本哲理,如“易经”、“阴阳五行”等过不去,认为中医不丢掉这些基本理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这真是杞人忧天呀!其实真正的科学家永远是绝对尊重客观事实的,尊重其他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绝对不会不懂装懂,指手画脚。

    四、中西医结合与中医发展
    宪法提出“中西医并重”,这说明中医与西医应是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医学体系(没有提出第三种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与西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两翼”,两个主体、主流,而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探索,一种相互学习的桥梁,一种互补的方法,但绝对不是一种主流医学,也不是第三翼。在十年***期间所提出的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目前看来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创立“新医学”向全世界推广也是不可能的,这种“新医学”也不可能得到全世界医学界公认。但是目前尚有个别专家学者抱着创立“新医学”不放,认为中医现代化、中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发展中医。应该说这完全是一种误导,是中医发展的一种致命错误,因为其结果——“新医学”不可能产生,反之,消灭中医倒是可能的;其实现在某些方面已经能看到其不良后果。
    五十年前提出的“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党和国家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除了创立中医大学、中医医院等措施外.还安排个别高级的西医学习中医,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中医的学术理论,希望出几位高明的理论家。总之,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是为发展中医、提高中医服务的,并不是创立“新医学”,也不是发展中医的终极。不然的话,五十年前为什么不强调中医学习西医?如果当时强调中医学西医,可能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会更快;反之,“中医”内涵的消亡也会更快。因此当时强调一部分高级西医学习中医,其目的就是在保持中医自身特色上来发展中医。打个比喻说:海军中有一支海军陆战队,它的目的是为发展海军、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服务的,并不是因为它能两栖作战,海军和陆军就都要发展成为海军陆战队,成为海军的终极发展目标。如果这样,海军岂不是变得不伦不类了?
    从当前看,广大的西医都懂得一些中医,如对冠心病患者开些丹参片等;广大的中医也都懂些西医,能应用一般的西药。中医和西医能互相学习、互相补充,这也是我国医务界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人民的防病治病,是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特色,是有其实用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但从学术理论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临床上的中医加西医、中药加西药的医疗行为,绝对不是中医西医两个医学的结合。中西医两者的结合首先应该是理论的结合,在目前极为罕见。这种为数众多的从临床实践出发的中医加西医,与当初的要求出几位高明理论家的初衷是不一样的。从学术上讲中西医结合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结合也是远远不够的。故而我认为为了发展中医,极希望如五十年前一样,以高级西医通过研究班的形式,找到中西医理论的个别结合点,促进中医的发展,出几位高明的理论家,这才是“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目的,也真正为发展中医作出贡献。总之,中西医结合的准确定位是出几位高明理论家,是发展中医的一条支流,一种道路,一个方法,绝对不是主流、目标、唯一道路、必由之路、甚至全部。中医的创新发展不能全部依靠中西医结合,必须是在充分继承中医学自身基本理论和临床特色基础上的创新,必须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原则上的创新和发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丢失了中医药的本质特征,而演变为另类。

    五、中医的科学性及其衡量标准
    中医是一门学科,是科学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目前不论住中医业界内部、外部,还是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或者是不最科学的,口头上不否认中医科学性,而实质上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就在于用什么样的标准、立场来衡量中医的科学性。从历史来看,世界上的哲学观、科学观是多样化的,是多元化的。当前,如单纯地以西方科学的“还原论”为主要方法的科学观来衡量中医,中医似乎就变得不那么科学了。其实,中医是一种东方的、复杂的科学,不能简单地用“还原论”、“客观化”、“数字指标”作为标尺来衡量中医的科学性。因为凡是高级的复杂的事物(包括人体),其变化的规律受到各种多变因素的干扰,不具备简单的机械的还原性和可重复性。譬如药物(不论中药和西药)的疗效除了决定于患者的病理、生理之外,还决定于心理、社会、气象、地理等等的影响。对中医来说尤其是这样,许多影响因素不能预测.也就影响了其还原性和重复性。所以医学科学也绝对不等同于物理、数学、化学等“1+1=2”的模式;即使西医现在也在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只要这两个因素的存在,西医也变得复杂了,还原性、可重复性也会变得复杂,反而与中医的理念接近了。故而长期以来,某些科学家认为中医药缺乏还原性、重复性、规律性,就断定其不科学是非常错误的。反之,我们以中医的标尺去衡量西医药、物理、化学等学科,可能也会得出其缺乏“科学性”的结论。目前,有些客观的、开明的科学家已开始转变这些观念,如美国的FDA对中药产品已经不象以前那么苛求,中药产品(包括复方)只要能明确有效组成、工艺可重复、疗效肯定就可能进入审批。因此,我们中医界必须重塑自身的自信心、科学性、价值观,不要让外界或自己用现代的西方科学观来阻碍自身的发展。

    六、发展中医的“质”与“量”
    今后中医的发展重点在于“质”还是“量”。也就是对中医来说,“后继乏人”与“后继乏术”哪个更加重要,我认为相对而论“质”比“量”更加重要。
   这十几年来,中医药大学各种毕业生的数量虽然远远不及西医院校的毕业生,但平心而论,以目前医疗市场规律来讲,这些毕业生相对还是过剩了。正因为为这样,为数不少的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只能改行,成为了西医师,甚至成了药物推销员。相反,在“量”相对增加的同时,中医人才的“质”却有所下降,内涵显得不足,这也就是中医的“后继乏术”。这种情况表现在中医医、教、研的各个方面。当中医师晋升时,必须要有科研课题,结果搞了许多没有中医内涵的、低水平的所谓科研成果:在医疗机构中,大量的中医医院也因为生存的需要,异化为西医的综合性医院,而失去了中医的内涵;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中医缺乏中医师应该掌握的中医知识,反而西医知识倒学了不少。因此今后中医的发展,“质”比“量”更为重要,不论人才、医疗、教育、科研都应发展具有中医内涵与特色的中医。

    七、中医教学的发展方向
    中医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师承教育,自从五十年代至今,创办了中医药大学,与现代的教育模式接轨,这是件好事。但是,现在来反思一下,这种现代的教育模式与中医的传统模式相比,也有不足之处。现代医学的教育模式注重“学”,而师承教育模式比较重视“术”。中医是以临床为本,更加重视“术”,重视临床的经验,更重视师傅带徒弟式的临证实践,这是现代医学教育所不及的。再有,五、六十年代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等中医科目及中医临床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八十年代以来,中医药大学的西医科目、公共学科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中医学科,以至于《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传统学科的学时数仅占微不足道的份额。这样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肯定掌握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近年来培养出来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更是在实验室里与老鼠、兔子等打交道的实验型人才,较少接触中医理论和临床。因此,即使学历很高,中医的“味道”却很淡薄。正如已故卫生部崔月犁部长说:“某些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两个中专生。”也有中管局领导说:“现代中医院校培养的一些学生,自己看不起自己,看不起中医,这是我们教育上的问题,没有教育学生学懂中医。中医院校要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育,要把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打实。否则,教出来的学生既不中,也不西。再一个中医要早临床,多临床。现在我们实行的师傅带徒弟,这个形式很好。”
总之,今后中医教育的模式可以采用传统师带徒的模式,或者现代医学院的模式,但其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放在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即使是博士、硕士等中医高级人才,也应多培养一些临床型的研究生。这样才能使中医人才保持中医特色,才能使中医这支队伍永不变色。

    八、中医科研的发展重点
    当前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的味道也是越来越淡化了。有关中医基础理论,譬如:藏象学说(脾、肾本质等等)、病因学说(瘀血、风、湿等等)的研究,虽然有所建树,但系统研究还是不够的。比较多的是对临床课题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这对中医学术的提高作用不大。总之,中医的科研项目往往是削足就履,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理论来证实和改造中医,以求证实中医的“科学性”。其实,这样对中医的自身发展并没有多大的益处。我们应该知道临床疗效是第一位的,是中医的根本,是中医的生命;中医的疗效决定于中医的理论、辨证、用药经验,这应该是科研的重点,因为医学科研始终是为临床疗效服务的。故而中医的科研一定要从中医的理论及临床出发,遵循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特色。使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使整个中医学术有所提高,有所发扬广大。

    九、中药的发展导向
    中医现代化与中药现代化、中医发展与中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中药应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如果不是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可以说不是中药(如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现在一谈到中药的发展、中药的现代化、中药的科学化,某些学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新型工艺的中成药,单味中药的提纯,中药有效成分,而忽略了中医理论、忽略了复方,忽略了中药的饮片(生药)。大家可以设想,到有一天中药都变成麻黄素、黄连素来应用的话,中药这一概念也就消亡了,中医也消亡了。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忽略了对饮片、地道药材的研究,也就谈不上中药的发展了。依目前而论,地道药材的品种与质量在不断地滑坡与萎缩。这些现象不但对中药,对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为现在广大的临床中医师,处方药的品种越来越少,越来越狭窄,药材的质量不断地下降(更不要说伪劣药材),这就大大地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这对中医药今天的存在及明天的发展都是一种阻碍。因此,我认为中药的现代化及发展首先应该着重中药材的品类、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以及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定性、定量)。当然这不排斥单味中药的提取,以及有关单体的研究等,这也是对现代医药的一种贡献,也有利于卫生保健事业,但绝不是中药现代化与中药发展的主流。

    十、中医发展的形式与内涵,外患与内忧
    从表面上来看,当前中医的发展任形式上无可非议,有其辉煌的外表。中医与西医一样,在人才培养上有大学生、有硕士、有博士还有博士后;在医疗上有各种各级的医疗机构和医院;在科研上有国家级的研究院以及数以万计的研究所、研究室;有高到国家级的各种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但从总体上来说缺乏中医的特色,而且越来越缺乏中医内涵,之所以会这样,其主要的原因除了中医以外的学者(西医专家等)对中医的误会、不理解,以西医的医、教、研模式来规范衡量中医之外,现在更为值得重视的是当前为数不少的中医精英、学科带头人,也同样是着眼于中医发展的形式,忽略了发展中医的特色与内涵。这样下去,将不利于中医发展,或者说发展的不是中医,是另类“中医”,中医的发展前景非常渺茫。而某些精英、学科接班人所以会这样,其主观愿望可能是想发展中医,但客观上对中医的内涵不很了解,不掌握,而却把现代医学的模式奉行为唯一科学的准则,对中医药发展来说,好心办了坏事,这也是过去近二十年来在教育上不重视中医内涵的恶果。

    总之,发展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培养,应该重视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懂中医的人才,掌握中医的人才,对中医具有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中医接班人,也就是邓铁涛教授所称的“铁杆中医”。只有有了这些“铁杆中医”成为中医事业的中坚力量、学科接班人,才能保证中医有所真正的发展,才能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