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你行医半世,归来仍是少年

 好大水 2018-06-14

适逢母校90周年校庆,朋友圈被刷爆了屏。

更有有心的同学,晒出了当年的录取名单。

让人感慨万千。

一晃眼,

已近二十年。


当你选择“医学”

按下START 键,

你的系统就被自动设定为,

“HARD模式“。


闯关的路上,

汗水交织着泪水。


遥想当年,

考进上医,

作为一名医学生,

我所有关于医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终被现实大BOSS,

一一击碎。


上了大学,

以为从此可以轻舞飞扬,

享受青春。

没想到,

我只是又多读了几年高三。

开始实习,

以为可以像日剧中的主角,

穿着笔挺的白大褂,

神采飞扬的巡视病房。

没想到,

却在床位旁被教授问到哑口无言,

狼狈地抱着病历夹,

在风中凌乱。


开始病房值班,

以为自己是守护整个病区的盖世英雄。

没想到,

却是被呼来喝去的小跑腿,

“大学生,X床发热了,你去看一看。”

“大学生,X床术后小不出便,你去看一看。”

“大学生,X床纱布湿了,你去看一看。”

第一次进手术室,

以为自己可以一展身手。

没想到,

还没上台,

就因为洗手穿衣无菌观念,

被巡回老师从头到脚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第一次上手术台,

以为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

会有人给我递器械,

还会有人时不时给我擦擦汗。

没想到,

只能看着器械在我面前来来往往,

因为我一手拉着钩,

一手拿着吸引器,

只能探头探脑地从主刀一助手臂的缝隙中,

看到那么一丢丢的手术术野。


我以为我会每天与死神搏击,

拯救患者于危难。

没想到,

我的主要工作是,

问病史写病史,

谈话换药上台拉钩。


第一次值急诊班,

以为自己会像美剧里演的那样,

风风火火,训练有素。

没想到,

却遭到了患者的白眼和嫌弃,

“你会不会看病啊?

就你一个人值班啊,

快点把你上级医生叫过来。”


虽然不停地被打击。

但是,

不时出现的“奖励版”,

又让我满血复活。


听到上级医生说一句:“你来缝皮吧。”

那感觉,好像捡到了一个皮夹子。


听到患者和家属夸我:

“医生,你拆线一点也不疼。”

那心里,比喝了蜂蜜还甜。


值夜班时,

大半夜吃一碗路边的“安徽料理”,

热气腾腾的小馄饨或者粉丝汤,

感觉那真是人间美味。


大夏天,

去同学实验室蹭空调,

吃着韭黄炒蛋白斩鸡,

聊着临床科研和人生。


八年之后,

终于通关。 

作为一名医生,

又开始迎接新的挑战。


看急诊的时候,

怕病人病情突然恶化;

看门诊的时候,

怕一时疏忽漏诊误诊;

术中小心翼翼,

怕伤到重要结构;

术后提心吊胆,

怕出现严重并发症;

半夜拷机响起,

心率直线上升,

感觉自己分分钟能变身“绿巨人”。


又过了几年,

发现硕士学位变成了最低配置,

于是,

边工作边琢磨怎么升级装备,

是不是应该去读个博士学位?


考上了博士,

下班之后别人去放飞自我,

我却奔向实验室,

看看我的细胞喂喂我的兔子。


拿到了博士学位,

才发现,

漫漫征途,

才刚起步。


过年的时候,

别人看着春晚,

我改着科研标书。


别人打开手机玩着王者荣耀,

我打开邮箱看看投出去的文章有没有修回。


就这样,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一次次被击倒,

又一次次站起来;

一次次想放弃,

又一次次再坚持。


从见到尸体心惊胆战的弱女子,

变成了吃好肉包一抹嘴上台解剖的女汉子。


从看到患者咳痰咳血满脸嫌弃的小清新,

变成了切开气管,

看到痰液喷出,

内心无比兴奋欣慰的重口味。


从被病人气到胸闷耳鸣的玻璃心,

变成了宠辱不惊云淡风轻的钢铁侠。


小时候抽个血就大呼小叫,

现在抢救完大出血病人,

从容淡定地走出门吆喝:

“阿姨,麻烦过来拖一下地。”


站在不惑的档口,

回首这二十年,

深深地感慨,

行医如修行,

伴随着,

疲惫、迷茫、纠结、愤怒、恐惧。

也伴随着,

完成一台漂亮手术后的兴奋,

看到病人转危为安后的欣慰。


还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着,

因为,

内心里,

一直住着那个,

只为治病救人,

热血沸腾,

走进医学院大门的,

男孩/女孩。


愿你行医半世,归来仍是少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