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久见!为何“高大上”的银行网点也陷入了大规模关张潮?

 whd991 2018-06-15

作者:北京跃健诚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活久见!为何“高大上”的银行网点也陷入了大规模关张潮?

前几日与圈内好友喝茶闲聊,从移动支付模式的出现,聊到数字化金融对现今实体经济的“附能”与“变革”,而在互联网新模式崛起之路上,也看到了不少被互联化所打败的传统模式。随着人们使用现金货币频率的减少,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纸币发行量也减少了不少,移动支付的简单、便捷、去实体货币化导致人均纸币储备量大大降低,结果间接的让小偷都失业了,笑称“打败小偷的不再是警察,而是移动支付”。据行业内部人士称,近几年就连印钞厂这种旱涝保收的金饭碗在也逐渐蜕变成为普通铁饭碗。国内不少印钞厂因实体人民币发行量减少导致印刷业务骤减,甚至有部分印钞厂开始对外承接其他印刷业务,逐步进入转型阶段。而情况并不仅如此,随着人民币数字化、信息化也导致了不少与人民币发生直接关系的企业机构在传统业务上进入了变革期,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银行”也身处在这波风口浪尖之上。

活久见!为何“高大上”的银行网点也陷入了大规模关张潮?

最直观的一点,近期有朋友发街面上的几家国有银行网点开始关张,这并不是个例,近期全国银行网点已经进入一波“关张潮”,特别是处于商务楼、地铁站、小型商业区、学校校区等地段的网点居多。关张数量较多的是地方性小银行,但也绝不乏各种国有银行。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三月,银监会就批复关停银行网点115处,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23%。那为何在人们眼里高大上的银行也会陷入关张潮?

究其原因:2016-2017年银行业对全国的网点扩张速度过大,2016年对银行开设网点批复3567家,终止营业批复430家,2017开业批复2710家,终止营业高达1426家。而早在2014-2017年间,互联网金融增势就已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此期间银行业的增势放缓危机也早已初现端倪。

活久见!为何“高大上”的银行网点也陷入了大规模关张潮?

其次银行网点与常见零售业的店铺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银行网点因其性质特殊,故对安保及建筑安全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加上日常工作人员、ATM设备、监控设备、专用数据通道等,看似普通的一个小网店可能需要投入天文数字才能维持。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度普及,大多数资金管理者能够通过个人终端对账户进行操作,而不再需要特地跑到银行网点办理,银行柜台业务便逐渐被遗忘。据统计,目前银行业离柜业务率已经高达84.31%。当大众对网点营业厅需求减低之后,银行管理者就要开始计算这笔账了,是投入更多网点还是开始逐步培养银行用户的使用习惯?这答案很明显了吧。

纵观未来,银行营业网点将会向小、散、全方向发展。未来大型银行网点将会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无人自助办理网点、散布在生活圈内的ATM多功能终端、便利的互联网APP客户端等途径,银行虽然减少了网点数量,但从消费者的使用感受上来说,完全是一个从量到质的飞跃。

活久见!为何“高大上”的银行网点也陷入了大规模关张潮?

北京跃健诚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产品分析总监王总感叹:现在路边的银行门口都摆满各种理财产品的小黑板和各种存款赠礼活动海报,银行业友人的朋友圈也是充斥着各种理财产品、定存送礼、扫码有奖等活动。看罢不禁感叹,即使是前几年风光无限的银行产业也无法抵抗互联网大潮的冲击,它们现在做的只是“节流”,而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源”。如今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战已处于下风,整个行业只能寄希望于政府出台的保护性政策进行扶持,但无论如何,银行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