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历程的起点 索尼黑卡RX100 VI上手体验

 晓栋影像 2018-06-15

翻看了一下“老黄历”,6年前的6月6日索尼黑卡RX100正向你缓缓走来。那是一个便携数码相机变革的年代,何去何从?手机正磨刀霍霍,而单反亦或者微单正在向下挤压。如果回到6年前你应该能看到很多品牌很多型号很多系列。而如今,所剩者寥寥。这是一条求索之路,如今看来6年前的黑卡成功了。那么6年之后新路如何?只能说一切还在路上。



提前在发布会后先体验了一把索尼黑卡RX100 m6还打趣的发了一个透明版的RX100 m6,美其名曰“探索版”,没想到引来一群询价的。可见这款相机在用户心中的地位。焦段又变了,而且使用了也确实吸引人群范围更广了。我简单做了一个试用,希望能给各位一个相对直观的感受。



一、关于发布会上的市场情况


一切先从发布会说起吧。本来应该单刀直入的,但发布会上的Boss们透露的信息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值得说道说道——不是产品而是整个市场。


中国全画幅可换镜头相机市场份额第一


2018年GFK数据显示,索尼已占据中国全画幅可换镜头相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没有错,去年5月A9发布的时候还是第二的位置。这种成长速度说明两点:1.全画幅唯单反论的时代已经过去。2.专业唯单反论的状态逐渐消失。(2017年A9销量逐渐超越其他两款相似单反产品)。



高端数码相机市场份额


关于高端数码相机市场份额无疑也是索尼占据了第一的位置。而这个好处在于索尼更加游刃有余的去发挥自己的科技实力。当然,这种游刃有余是张弛有度的,确实索尼每次发布会都会有两个沟通环节,第一是产品发布会后的专访,就参数而言的感受,第二是实际使用后的交流。说白了纯粹的体验后的各种吐槽,厂商奋笔疾书的记录各中不足。其实我所知的还有第三个就是产品发布一段时间之后市场调研。(曾被邀请过,然后得知是从业人员被拒绝了)。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听取意见。从而让从其所欲而不逾矩也。



索尼的销售增长领跑整个相机市场


这是和第一条有因果关系的,但这里要表达的是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这几年索尼的产品各种改进获得市场认可,而这种认可的表现就是销售的领跑。市场已经越发成熟,不在是完全的唯品牌所左右。用户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需求。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如上做个总结,索尼影像正在进入自己的良性循环。其他品牌也应该放下自己的骄傲实地而行,这是一种成熟的做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家独大总计不上百家争鸣来得进步神速。

 

二、聊聊索尼黑卡RX100VI


1.1.8mm厚度增加,体积几乎无差别


这是令我最为惊讶的一点,产品的体积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然而焦段却又质的飞跃。查看了一下数据长宽高和之前的RX100V无二。只是在厚度上增加了1.8mm。然后镜头组也相应变厚了。这是索尼非常聪明的地方,没有让机身厚度有太多改变,这毕竟会直接影响手感的地方。




2.图像处理速度提升1.8倍


感觉索尼是跟1.8这个数字干上了,但这种较上劲倒是良性的。抛开画质的对比,纯粹从对焦性能、图像处理速度来说,索尼黑卡RX100 m6是要比前一代有了整体性的提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融入了全新的BIONZ X系统。新的算法,新的原件也带了新的提升。从实际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提升。



对焦速度0.03秒


这是源于之前的图像速度的提升,相比于RX100 V他的对焦速度提升了0.02秒。(RX100 V对焦速度0.05s)这是非上手不能体验的性能,如实而言和专业相机的对焦速度没有差别了。



眼控对焦提升2倍


这也是源于图像处理器整体的提升。眼控是索尼近年来的亮点,于人像而言实用性不言而喻。实际操作之后你便会明显理解它的实用性。尤其是索尼在快捷键上的设置让用户可以更好的切换各种模式。不同环境不同设置不会让你感到有太多不适应。



翻折液晶屏的向下角度变大


这是一个细节上的变化,实用性更加广泛


7.4KHDR功能的融入


这是一个信号,相机本身有一部分诉求是针对于视频用户。而这样的功能加入不仅仅是吸引了更多视频用户考虑这台机器。也是让用户看到更为实际的性能提升。



连拍性能与上代相同


24张/秒的连拍其实是非常实用的功能相对于各种用户而言。加上这一次在对焦性能上的提升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触摸快门的融入


索尼黑卡的代数升级是一个不断汲取意见修正自我的进化过程。早年间一直被诟病的触摸快门如今终于在这一代上获得了实现。也确实触摸快门这件是对于如今的影像设备来说已经不是可以有的问题,而是应该有的问题。

 


焦段


把焦段放到最后是因为这是本款相机的最大亮点,一切的改变皆源于此。尼黑卡RX100 VI的焦段为24-200mm/F2.8-4.5,而RX100 V的焦段为24-70mm/F1.8-2.8,二者通过焦段区隔出了不同的市场。前者有更宽广的拍摄范围,而后者则是有相对更好的画质(从光学变焦的倍数以及光圈而言)。这是最为直观的,也是用户因为需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最好依凭。

 


实际的使用总结


此次拍摄的时间不长,设置了三个场景,根据需求我进行了所有项目的拍摄。但我其实这次粗略的测试主要点并不主要已这些主题为依托。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做一些改变。



其一,我针对于自拍进行了一个测试,其实是针对于触摸快门以及其同时发表的配件VCT-SGR1。如实来说,无论是触摸快门还是增加了手柄配件VCT-SGR1,自拍的实用性明显增加了,模特也就可以更为自如的进行自拍了。


模特自拍


其二,眼控及人脸识别,这是索尼在人像拍摄上的两大看家本领,实用且常用,实际在拍摄骑自行车模特的时候,精准度令我满意。


动态捕捉时,眼控及脸部识别始终可以抓住主体


其三,噪点,选择了一个相对幽暗的环境,体验了ISO6400下的成像,即使镜头发生了变化画质依然令人满意,ISO6400属于可用范畴,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多数会遇到的极限昏暗环境。



ISO 6400环境拍摄及百分百截图


其四,连拍。对焦与连拍的结合让滑板少年的由远至近变得清晰且容易捕捉。


其五,慢动作视频,50p的慢动作视频是黑卡提升乐趣性的一部分。



其六,镜头的伸缩,多数大变焦镜头都会有伸缩缓慢的情况这是我最为担心的,索尼黑卡在这一点上令我满意。当然这种满意是主观满意,更多的还是用户自己的体验。


写在最后,索尼黑卡RX100 M6是黑卡RX100系列的新历程开始,会否24-70/24-200l两个焦段交替升级并不太清楚,但是至少从我的感觉来看,这是针对于两类不同人群的。而抛开市场定位,RX100m6即使作为产品升级来说性能上的变化也是可圈可点的。至于价格吗,留给市场去做最后的评判吧。


样片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