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开孩子审美能力的差距,这个时候该就开始了

 伯乐书香小屋 2018-06-15

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中国人审美如何糟糕」的话题,《中国式审美输在哪里?》《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皆获得诸多共鸣。


大家都只在探讨审美差,却很少提及是什么导致了坏审美?


从小不能接触美,才是坏审美的根源。


今天丁妈推荐的,就是一个可以带着孩子「从小发现美」的好物。



这是一款给 0~4 岁孩子使用的认知类产品。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使用认知图卡, 而大部分的认知类产品是这个样子:



图片来源:网络


或者这个样子:


图片来源:虎爸猫妈截图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小儿年轻时,应养成好美的习惯。」


难道认知图卡,就不包括认知美这件事吗?


从小接触美

才能从小知道美


我们先来看几张对比图:


左图:传统认知挂图 右图:「孩子气」认知挂图



左图:传统认知挂图 右图:「孩子气」认知挂图


相比于传统认知挂图「方框式」的呆板设计风格,简单粗暴地呈现实物照片;「孩子气」认知挂图用富有童心的插画,有点歪歪扭扭的线条、略微变形的透视,就像孩子画画时候那种童真的笔触,浪漫而活泼。


图片来源:「孩子气」认知挂图场景「一起去逛街」


一笔笔绘就细腻动人的画面,一张挂图就是一副完整的场景图。在完成认知的同时,挂在孩子经常玩耍的地方,美观又不突兀,让孩子每天都能耳濡目染的学习。




发现美的眼睛

从最日常的生活开始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孩子气」颇为用心,精心选择最贴近生活 6 大主题:动物、诗词、蔬果、家、街道、公园。



这个世界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或许并不新鲜,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新奇的世界。


这些周边生活对成年人来说不起眼的东西,却能给孩子诸多养分。「孩子气」认知图卡就是在引导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让孩子可以在最日常的生活内容中「从小发现美」



而且相比传统割裂式的挂图,「孩子气」认知图卡所采用的场景式挂图,还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空间智能」,也就是说能让孩子更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形象表现出来。


不固定答案

陪伴孩子发现世界的多样性


「孩子气」认知图卡的每款挂图,都配备相应认知卡片,结合了超过 200 个的认知点,配合完成幼儿认知。图卡的每一个图案都用心描绘,线条细腻流畅、配色柔和好看,帮助孩子形成审美的本能。



相比于传统认知图卡给孩子的是固定答案。「孩子气」认知图卡,鼓励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发现世界的多样性



卡片正面是物,反面是基于物的拓展内容。


不给固定答案,用好的问题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有更多发现和思考。


比如:今天的天气适合穿什么衣服?



什么会在天上飞?



以及诸多卡片都有这样的小提示:「还有呢?」



这些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提升创造力有很大帮助。创造是基于观察,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的观察、对周遭的观察、对世界的观察是创造力的原点。


观察能力越强,创造力才能更强。比如著名摄影师陈漫,就是以观察力敏锐著称。她曾说:「发现美靠观察力,好的东西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开放式的玩法

适合多种年龄段


6 个月~12 个月


宝宝还未开始说话,不过爸爸妈妈已经可以开始使用认知图卡,通过不断指认图卡上的物件,教宝宝认知某个事物,先让宝宝对这个事物的形象和发音产生印象感,为宝宝开口说话做准备。



1 岁~1 岁半


宝宝开始学习说话,可以教宝宝说物品名称,让宝宝在图卡上指认相关物品。


比如:宝宝,「树」在哪里啊? 宝宝,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1 岁半~2 岁半

 

爸爸妈妈可以多多鼓励宝宝说出完整的句子,例如:「这是一个红色的苹果」或者「我喜欢吃苹果」之类的句子。

 

同时还可以拿着卡片,让宝宝在挂图上找寻相关物品,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2 岁半~4 岁


孩子再大些,就可以带孩子做模仿小游戏,模仿卡片上动物宝宝的动作或表情。


还可以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体验,回家再用卡片加深认知。



细节贴心


「孩子气」认知图卡贴心配备了「给爸爸妈妈的小手册」,来指导不同年龄阶段的父母,如何更好地带孩子认知。


 

「孩子气」认知图卡总共有 6 张挂图 + 6 套认知卡片。每套卡片 12 张,共 72 张卡片。每张卡片两面,共 144 页。


全部采用国际最顶级印刷机德国海德堡,画面高清有质感。环保大豆油墨,保证孩子的使用安全。



翻盖磁铁盒包装,精致美观,又可以当作卡片收纳箱反复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