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广告增效的精准法则

 Lesley_cc 2018-06-15

文/大业

商业活动中基本都需要宣传,有的媒体做广告,有的发宣传页,亦或是网络营销等等,这些都是不同形式的广告。但要想取得好的广告效果是很有讲究的,下面就介绍一下让广告效果增强的精准法则。


绰号比名字记忆率高8倍 

有可能的话,最好在广告中给自己产品起一个绰号,因为绰号的记忆率比原本普通的名字高8倍。比如,知名企业Intel给每款电脑芯片都搞一个“绰号”,正是为了市场的推广效应。

 

看广告标题的人数是看正文的5倍 

标题和内文的阅读效力是 5:1。显然,你的广告应该有一个好的标题或者是口号类的广告语。


空白增加1倍,注目率增加0.7倍 

这是内容与空白的比例关系。这个“空白”是指的“集中空白区域”而不是“平均分布”的方式。也就是说,画面需要空出一半的空白位置来,才能达到原来效果的1.7倍注目率。其实如果所有广告都空出一半来,肯定都会被人看到的,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奇怪。 推荐阅读:平面广告的视觉表现!


数字100元比一百元更打动人心25% 

有人说这个原因是数字看起来更接近实际。“接近实际”的说法比较牵强。应该说,阿拉伯数字比文字的传达速度要快,无国界理解限制,“无阅读”直达大脑,因此,在文字中夹杂阿拉伯数字,会增加文本的理解速度。


彩色广告是黑白广告的5倍效果 

这个法则强调的其实是差异性。反过来,在彩色丛林中突然跃出一只黑白斑纹的斑马,是不是同样会吸引人的目光呢?因此,要理解,差异才是最大的吸引力,而不是形式如何。


广告语8 -- 12个字最易记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号。有时候口号和标题是一体的。是否便于记忆,还看押韵与否。比如:“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音韵学是中文的一个独特部分,音韵不对,会让口号生涩喑哑,难以上口。


看广告图像比看广告标题的人数多20% 

图像和标题吸引人的比例大致为1.2 : 1。反过来讲就是:你的图像不能吸引人就“死定了”,你的标题再不吸引人就只能再“”一次。但也要注意侧重程度。现在大多品牌广告偏重于图像,广告语很小,但是有点睛的解说成分。


不能同时出现七个以上的“单位

这个法则很早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广告中的阐述要点不能超过7个。否则,超出的要点就会被忽视,广告效果难以有效传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