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人小楷《兜沙经》,唐写经中的珍稀之物,不喜欢都不行!

 timtxu 2018-06-15

“兜沙经”,册装共12开,无款识,署“天祐四年(907年)七月日……”

乃唐祚之末五代之始,其书法与唐代楷书主流一脉相承,谨严有法,骨体挺拔,具北碑风规,为唐写经中的珍稀之物。

首页下端钤“赵氏子昂”、“松雪斋印”。知曾经赵孟頫鉴藏。

《兜沙经》,在浩瀚的佛教典籍中,非教中人绝少了解此中内容。

书法气韵的生动,本于笔法,而成于墨法,用笔的轻重徐疾,不但可以产生韵律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产生用墨浓淡枯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于楷书,特别是小楷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不像行草那样强烈,那样震撼人心。

一般地说,小楷用墨宜浓一些,不宜太淡,太淡则伤神采,试观古人作小楷,无有不用浓墨者,特别是唐人写经,墨色如漆,神采焕发,虽经数百年,仍犹如初脱手光景。

《兜沙经》
小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