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曲南唐悲歌:解密《韩熙载夜宴图》(上)

 南絮雅 2018-06-15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哲学艺术历史“三位一体”

详解名画流芳千古之谜

 

薛林兴:中国史上第一位荣登世界最高艺术殿堂---2005巴黎卢浮宫法国沙龙展的画家;中国史上第一位由13位国家首脑在作品《和平美神》上题写和平祝词的画家;中国史上第一位以一己之力兴建气势雄伟的近万米私人美术馆的画家。他被画界权威誉为东方美神之父、引领当代人物画走向的新仕女画派一代宗师。
    现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家联盟主席,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人物画研究室主任,中国仕女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文史馆人物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全国工商联书画院执行院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韩熙载夜宴图》

                         —— 一曲南唐悲歌

 

《薛子说画》说的第一幅画叫《韩熙载夜宴图》,作者顾闳中在史书上少有记载,只知是江南人,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一个宫廷画家。他的传世作品就此一幅,却代表了五代人物画的最高成就,堪称“以孤幅压五代”,为他在中国美术史上赢得了不朽的声誉。

《韩熙载夜宴图》

这幅画上仅乾隆、宣统、嘉庆等皇帝的藏印就有15枚之多,还有宋元明清时期许多名人的题跋;解放前,张大千先生曾变卖了所藏名画和全部房产,以五百两黄金的天价买下这幅画,并朝夕相伴。

这幅画被许多当代艺术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著名画家陈逸飞参照卷中的家伎清奏片段创作了自己最有名的画作;艺术家王庆松以前卫艺术评论家栗宪庭为主人公,创作了《老栗夜宴图》摄影作品;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古装片《夜宴》拍摄的就是这幅画中的情景。

《老栗夜宴图》

经书画鉴赏大家徐邦达先生考证,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这幅画已非原作,而是宋人摹本。但即便如此,仍不影响它的国宝地位。

此画由来之因,众说纷纭;画面悬疑重重,至今尚无定论。

大家来看这幅画,乐曲悠扬,舞姿曼妙,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满屋宾客皆沉醉其中,唯独主人公韩熙载始终满脸愁郁。巨大的反差使整幅画卷既热烈又冷清、既缠绵又沉郁,奢靡浮华的夜宴背后隐含着无奈颓唐,轻歌曼舞的欢声笑语中暗藏着刀光剑影,为什么会是这样?

再来看画中这些家伎。在古代,家伎只是主人财富的一部分,没有人身自由,大多数命运十分悲惨。但这幅画上的家伎为什么却显得轻松自在、自由快乐?


公元978年七月初七,北宋汴京陇西郡公府。一身文士打扮的南唐后主李煜望着天空,呆呆发愣,花容月貌的小周后倚在一旁,面色惨淡。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尽管牛郎织女曾经幸福美满,最后却隔河相望、一年一见,使“七夕”更多是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内涵。

今天又是李煜42岁的生日,想起往昔今日,群臣祝贺,欢歌燕舞,赋诗对唱,尽兴而欢。现却只剩下孤零零夫妻二人,囚犯一般,终日以泪洗面。刹那间,亡国之恨、丧家之痛,涌上心头:

“春花秋月何日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朗声吟诵,语调悲怆,好似啼血杜鹃,声声血泪,令人肝肠寸断。小周后微微抽泣,香肩轻轻颤动。

李煜拿出玉笛,哀伤吹奏,小周后轻启朱唇,悲声相和。笛音凄凉,歌声凄楚,飞过高墙,直入云霄……
    正在此时,南唐旧臣徐铉来见。谈话中,李煜长叹一声:“悔当初杀了潘佑、李平!”

小周后轻声道:“当年如能任韩熙载为相,也不会这般天地!”

李煜听后,喃喃自语:“是啊,韩熙载……”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江南水乡——

李煜的爷爷李昪于公元937年建立南唐。李昪俭朴勤政,励精图治,与民生息,南唐初年十分富足。李昪去世后,长子李璟即位,吞闽灭楚,疆域达到35个州,地跨东南五省,成为十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但连年用兵,劳民伤财,下夺农时,上虚国库。另外,李璟有两个特点:一是喜好文学,二是喜欢人拍马屁。所以,他的用人标准也就两条:文学和奉承。因为喜欢文学,南唐一度废除了科举制度,给李璟上书的文采出众者就可得到高官。南唐虽因此成为文雅之邦,但文章写得好不见得就能当好官,这种选择官员的方法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喜欢人奉承,导致用人不明、“五鬼”乱政。宰相冯延巳虽文采出众,名列五代十国词人三大家之一,但却只知舞文弄墨,阿谀奉承,结党营私,能力低下,不能履责。所以,朝政日益混乱,国运渐趋衰败。

公元956至958年,后周三征南唐,夺走14个州,南唐称臣纳贡,国势江河日下。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在此情况下, 961年,李煜继位。

李煜自幼聪明好学,熟读书经,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还笃信佛法,自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向往归隐,本不适合为帝,因为5个哥哥先后死去,按顺序轮到了他。

李璟打算立李煜为太子时,大臣钟谟就说:“李煜德轻志懦、酷信佛教,不宜立为太子;弟弟李从善果断勇敢、沉稳持重,适合立为太子。”此话极其准确,但李璟大怒,把钟谟贬官流放,坚持立李煜为太子。

李煜一即位,就给赵匡胤上书,表明自己卑躬称臣、偏安一隅的想法,并加倍进贡以示臣服,以为多花钱就能买来平安,自己便在国都金陵(今南京)过着放荡奢糜的生活,还毫无掩饰地写进词里。

他的《玉楼春》写道:“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美丽的嫔娥上好晚妆,个个光彩照人、肌肤如雪,在宫殿里鱼贯而入,排成一列。悦耳的箫声在池中流水和天上白云之间流动回旋,一遍遍演奏的《霓裳羽衣曲》和着优美的歌声响彻云霄。一阵风飘过,是哪个美人儿的体香?微醉的我轻拍玉雕栏干,感觉美妙无比。酒阑人散,但我还没尽兴,回寝宫的路上,告诉下人不要点燃蜡烛,我还要骑马欣赏那一轮明月。

 可以看出,李煜是个没有节制的人。想听凤箫,就让“吹断”;想听《霓裳羽衣曲》,就命“重按”。半夜了也不休息,还要醉情明月。整日沉湎声色,不能自拔,温香软玉中放纵自己。

一个充满情感的词人,对于周围事物,都有一种异于常人的爱恋,对异性更有一种独到的眼光。一般男人欣赏女人,依次有四个重要部位:眼睛、头发、身段和足部。眼睛的美包括了五官搭配;头发的美连带着发型、饰物;身段的美包括丰乳、皓腕、纤腰、曲臀、肤色等;足部除了有形的美腿和纤脚之外,还须充分联想它隐而不显的特殊意义,只有充满灵性与感性的人,才能想像得到。窅娘就是以一双细嫩精巧的小脚、擅舞《霓裳羽衣曲》而得到李煜的宠幸。

窅娘为使足部更美,用锦帛缠裹双脚,屈作新月形状。窅娘不是女子缠足第一人,但由于南唐的宫廷生活为人艳羡,窅娘又是绝色美人,对缠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逐渐遍及全国,以“三寸金莲”为标准,愈缠愈小,小到根本无法站立,反而成为美的极致,对中华民族的健康、习性甚至兴衰影响深远。大家想,一个连站都站不稳的母亲,怎能教养出斗志昂扬、英武骠悍的儿女?蒙古人入主中原,明朝把蒙古人赶走,满族人又杀入关来,汉民族连连失势,未尝不与缠足有关。蒙古人和满族人鼓励汉人缠足,本族妇女却大脚蹁蹁,又是为何?

李煜的皇后周蔷通史书善歌舞,弹得一手好琵琶,史称大周后,曾得到一份《霓裳羽衣曲》的残谱。《霓裳羽衣曲》传说是唐玄宗梦游月宫,醒后所作,是唐朝最伟大的乐曲,后在乱世中失传。经过音乐家大周后的努力,终于恢复了原貌。

李煜用黄金凿成一座莲花,绕以珍宝缨络,光辉夺目,莲花中心又生出一朵瑞莲,放在皇宫正殿。玄宗的一大享受是听着《霓裳羽衣曲》,看着杨贵妃翩翩起舞,直至“安史之乱”发生;李煜的一大乐事是沉浸在《霓裳羽衣曲》中,欣赏窅娘在莲花上轻盈而舞,直至国家灭亡。

窅娘

周后有大小之分,小周后叫周薇,长得神采端静、仙姿绰约。大周后怀孕后,周薇来到内官服侍姐姐,和李煜一见钟情,便常秘密约会,大周后只能黯然神伤。大周后因病去世后,周薇当上皇后。从此,两人名正言顺地过着恣情贪欢的风流生活。

小周后喜欢焚香,自造的焚香器具就有数十种。每天垂帘焚香,她坐在其中,如神仙一般。小周后用鹅梨蒸沉香,放在帐中,既无烟熏之患,又沁人心脾,称为“帐中香”。此香遇人汗气,变成一种甜香,因而即使在夏天,两人的私生活也趣味无穷。

李煜让宫女每天收集露水,浸泡碧衣,颜色格外鲜明,称做“天水碧”;还用进贡的茶油花子制成花饼,或大或小,形状不一。令宫女淡汝素服,缕金于面,花饼点额,称为“百花妆”,远远望去,如仙子一般;小周后是个棋坛高手,李煜也是个棋迷。为了下个痛快,李煜常命卫士守住宫门,对前来奏事的大臣一律不见。

小周后

李煜礼佛极诚,和小周后经常头戴僧帽,身披袈裟,拜佛诵经。因长时跪拜,手脚生茧。与大臣见面就谈佛法,不理政事,搞得很多大臣也吃斋念佛。赵匡胤便设计派人给李煜讲佛,使他更加痴迷,而荒疏国家大事。李煜还广建寺庙,扩大僧人队伍。僧人不交税,由国家养活,加上不断给北宋进贡,导致国库空虚、财政困难。

李煜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痴迷佛法、向往归隐虽使他仁慈宽厚、好生戒杀,却又性情软弱、没有主见,从而威严不足、只图自保。身处国君之尊,偏怀赤子之情,向往真情出世;欲求一国偏安,却无保国之策,一味委曲求全。这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悲剧和南唐必然灭亡的结局。

对于李煜的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南唐大臣纷纷上书进谏,一些措辞极为尖刻。李煜虽宽容处之,但却搁置一旁,不听劝谏。大臣潘佑接连上书七次,李煜高度赞扬,却还是我行我素。潘佑的第八次上书,把所有大臣贬得一文不值。李煜震怒,下旨将潘佑和他的朋友李平投入大牢,导致二人自杀。李煜事后非常后悔,厚恤二人家属,但恶劣影响却难以挽回。

一些忠臣见李煜无可救药、南唐即将败亡,便以各自方式表达绝望。大臣廖居素上疏后,见李煜毫无反应,便在家中绝食。一日,家人发现他身穿官服,站着死在一口井里,遗书中说:“吾之死,不忍见国破,而主辱也”,我是不忍心见国家灭亡、国主受辱才去死的;大臣徐锴临终前说:“吾今得免为俘虏矣!”

970年春天,面对国势低落、宰相无能,李煜忧心如焚。他一直想任韩熙载为相,并露出一些风声,但韩熙载放荡糜烂的私生活惹得风言风语,使他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怎么办呢?李煜陷入沉思,突然大喊:“宣待诏画家顾闳中、周文矩。”

    两位画家上殿后,李煜命二人前去韩府赴宴,并交代:“去后须耳听目记,回宫后如实画下所见所闻,呈本主御览。”

见小周后一头雾水,李煜解释道:“现今国运不昌,宰相冯延巳无用至极。本主早想任韩熙载为相,力挽危局。”

小周后好奇地问:“韩熙载何许人也,值得如此看重?”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