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太干净更容易得白血病?真相是…...

 九龙山书院 2018-06-15


啊啊啊啊啊?这是真的吗?


要知道很多新手妈妈,对于孩子卫生要求是相当的高,娃吃的穿的一定消毒再消毒,就怕孩子生病,难道爱干净也不对么?


点进去一看,发现文章解读了一项来自伦敦癌症研究所的新发现,研究称:「在无菌环境成长中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图片来源:https://www./


这个研究说,这样长大的孩子免疫功能会有所缺失,容易在感冒或流感的侵害下,发生基因突变,引发白血病。


听起来,还真有些吓人。不过,丁香妈妈编辑部好好解读了一下文章,发现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有得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风险。


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形成需要两次基因突变。第一次突变来自娘胎,没法控制,是个随机事件。


第二次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孩子接触某种感染时,比如在流感下,身体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罹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次研究结论,针对的是预防第二次突变。经过过一系列的实验和人口样本分析,研究者发现:


让孩子多暴露在有微生物的环境中,接触一些无害的病菌,可能预防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换句话说,就是适当地让孩子和微生物共处,就可能避免可怕的第二次基因突变,预防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对于研究结果,爱干净的妈妈们不必太担心,孩子罹患病的概率其实很小;并且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佐证,并不代表业界的统一定论。


但适当接触细菌更有益孩子的健康这一点,丁香妈妈是绝对认同的。过度干净,对孩子真不是什么好事。


「不干不净少生病」

有一定道理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不干不净吃了不病」,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虽然有点段子的感觉,但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名鼎鼎的「卫生假说」,其中的一些观点和上述的研究类似。


经过对 17000 多名英国孩子的研究,英国流行病学家 Strachan 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兄弟姐妹人数越多的家里,孩子们发生过敏的概率越低。因为人数多的家庭中,发生交叉感染发生的几率很大,让孩子接触了更多的微生物。


卫生假说称,孩子在小时候缺少接触传染源、微生物的机会,会抑制了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长大后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的风险更高。


这也从一方面说明,爱干净讲卫生没问题,但太干净,反而会对孩子免疫力造成「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健康。


那怎样才算是「太爱干净」呢?


妈妈们可以对比看看,有这几种「强迫症」,就是带娃太干净啦。


误区一:孩子全身

每一个部位都要干净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自从披上了老母亲的战衣,即使是多年邋遢的女人,带起娃来瞬间化身成洁癖狂人。


看到宝宝身上的「屎」多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双手了,左掏掏耳屎,右扣扣鼻屎,弄得一干二净,不亦乐乎。


实际上,鼻屎、耳屎,对宝宝来说都没什么坏处,还有保护宝宝鼻腔、耳道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不必刻意清理。


有些妈妈可能会发现女宝宝的私处有分泌物,很想弄干净。这些白白的分泌物并非什么脏东西,其中含有杀菌、抑菌的物质,不仅无害,还能保护宝宝免受细菌的侵扰。


不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私处都只需用清水冲洗,不必要用特殊的清洁剂或棉签。


孩子的身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真的不必花力气过度清洁。


误区二:什么都要

消毒消毒再消毒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一些洁癖妈妈,给娃吃奶要乳头消毒,奶瓶用品要放消毒柜,洗衣服要倒半瓶消毒液,全家边边角角也要全部消毒。


走进这样的房间,感觉进入了一个「无菌环境」;甚至有些家庭要求大人回家必须换全套衣服才能坐下。


不论是奶粉喂养还是母乳喂养的过程,都是在帮助宝宝建立肠道菌群,来获得自身的免疫力。孩子的奶瓶,用简单的水煮消毒,就已经足够。


至于居家的日常,孩子的衣物只需要正常洗涤即可,家中的桌椅、地板也没必要专门用消毒水擦拭。


养孩子不必那么神经紧绷,适当的细菌刺激,不会让宝宝生病,反而还能让孩子获得抵抗力呢。


再说了,并非所有细菌都是有害的,要相信宝宝和这些微生物共处的能力。


误区三:不许孩子

玩沙玩土玩所有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