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的关口和隘口

 高山之巅图书馆 2018-06-15

 

天门关

    太原通往晋西北各县及陕甘以远的古驿道咽喉。位于今太原北郊关口村北500米许。清道光《阳曲县志》:二山回合如门,在县之乾方,故曰天门。该关凭涧设阻,依山筑障,雄险非常。其始建何年,未见旧志记载。关东半部原有内外关垣两道,外关垣东段(石筑)遗迹,1965年开山炸毁。内关垣及西部关垣(版筑)今仍残存,并可概显其初轮廓。关门础石于60年代因公路改线挖除。关上原有杨六郎庙,民国36(1947)被拆毁。现存东部关垣长83米,高0米~65米;西部关垣长130米,高0米~5米,版筑段长14米~23米不等,层厚10厘米~12厘米。

关之西山岭蜿蜒,六峦跌宕,俚称六圪峁山。山之东端,现存土丘6个,每个直径约7米,高12米~22米,周有砌石,居中4丘相距各11米,两端各13米。俚传丘系杨延昭插6杆军旗之旗墩。关之西南山麓坳地,传为杨家军练武场,现为耕田。

天门关东南1公里许有山,海拔1012米,上建青龙堡,占地2900余平方米。该堡呈八边形状,边长约23米,周长194米,高3米~6米,顶厚1米许。其烽燧望台设在南面,存迹长10米,宽4米~5米,高9米。堡门北开,距东关口村投影距300米许。关南800米许有山,海拔1049米,上建平天堡,占地2400余平方米。其堡平面呈椭圆状,内长半径27米,短半径16米。现存版筑堡垣周1725米,高7米~11米,顶厚约15(外为敌墙,高1米许;内为行道)。堡门东开,石券门洞长515米,宽18米,口宽15米。西南垣中段设烽燧望台,存迹长8米,宽5米,高与残垣齐。堡之北垣中段,设版筑人行梯道。堡之南垣外边,有版筑墙围大小两片空地,现因开山采石,围垣大段破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