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海丝”有梦到宁波

 沪学 2018-06-15

1917-1919年间,宁波玉雕老师傅。西德尼-戴维-甘博摄

 

中国民协与浙江省民协联合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的压轴大戏在宁波。

早在七千年前,宁波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属百越地,宁波的名称为“鄞”(yín),春秋时为属越,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领鄮、慈溪、奉化、翁山4县;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迁至三江口(今宁波海曙区),并建子城。宋属两浙路,元设浙东道都元帅府,属江浙行省。明为避国号讳,朱元璋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如今的宁波,简称甬,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也是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

我一直做上海民俗研究,说起宁波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宁波帮不仅影响了上海的工商业与金融业,甚至影响了中国工商业、金融业的进程。唐宋以来,假舟楫之利的宁波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与日本、高丽、东南亚沿海国家做生意,而与宁波毗邻的上海,则是他们最初的选择,到鸦片战争前夕,已经有很多宁波商人离开故土四明山,来到隔海相望的上海,上海第一个同乡团体“四明公所”成立于1797年,1819年,宁波籍的号商和船主在上海建立了“浙宁会馆”,而在上海干手艺活的宁波籍的匠人,则更是本着“亲帮亲,邻帮邻”的互助精神,于1831年建立了“水木业公所”,一种很有特色的同乡性行业出现在了宁波人聚居的上海滩,这就是成衣的裁缝,他们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红帮裁缝”,宁波裁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垄断了各地的西服制作业,日后上海南京路上涌现的最有名的西服号,大抵都是由宁波人开业经营。

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宁波人把目光投向金融业,他们办起了钱庄,首创上海金融业,在老上海早期的资本家族集团中,宁波商人占了一半以上。1897年,中国第一家华人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宣告诞生,这是中国旧式钱庄向现代金融业转型的信号。第一个城市为标志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四明商业储蓄银行,1908年成立的时候,董事会、总经理,全部都是宁波人。以宁波金融家为主体的上海银行家队伍,一时被誉为“江浙财团”。旧上海租界只有两条马路是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而那两个人又都是宁波人,一条叫朱葆三路(现名溪口路)和虞洽卿路(今西藏路)。

而旧上海闻名遐迩的“大世界”,其创办人黄楚九就是一个宁波商人,此公脑子特别好使,最早是从中药行业起家的,后又介入西药业。广告做得铺天盖地的“艾罗补脑汁”轰动了上海滩。黄楚九在药业上获利后,就大举进军娱乐市场,1912年创办“新新舞台”,1913年又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屋顶花园”,直到1917年,黄楚九出资80万元,建成了“大世界”游艺场,一时震动大上海。当时,宁波人成了引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第一家灯泡制作厂,最早的民营仪表专业厂,甚至最早的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证券交易所,都在宁波人的手里诞生了。

宁波人商人群体成为构成上海企业家群体的重要力量,这也许与宁波人早期的教育体制有关,宁波人当然也信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理念,但官宦仕途是高危职业,伴君如伴虎,且通过读书走入仕途成本太高,投入太多而成功率很低,于是在孩子开蒙阶段,老一辈人就要求学童最重要的不是八股策论一类的迂腐阔论,而是实实在在学一点经商之术,诸如书法、尺牍和珠算均是成功的实用技巧。他们认为一个学生,从青年时代起,能写一手好字,会写一篇实际的应用文字,能打一手好算盘。即使到头来走不了仕途,当不上官僚,也足以当一个安身立命的好商人。可以说,这种民风习俗可以为商人群体的诞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有意思的是,1793年,英国人马戛尔尼来访,为乾隆皇帝带来了一张地图,上面标明上海和宁波两个港口,试图租借这两个地方,当即被乾隆帝所拒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波与上海特殊的渊源关系,即使发展到今天,宁波人更愿意把自己和上海联系在一起,接受这一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并与上海展开经济伙伴的竞争。老百姓讲述宁波商人在上海的故事,许多上海家庭都有宁波亲戚,关系密切就会经常走动,以至于2008年,浙江省媒体上还有这样的声音:“浙江的宁波还是上海的宁波?”

为时一周的浙江“海丝”之路探源工程已经结束,过去常听一句话“无梦到徽州”,我看,此处该叫“有梦到宁波”,因为宁波连接着大海,是中国梦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发地。这次考察一路上学到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只有日后慢慢消化、传播。我感谢宁波鄞州区文联党组书记邵斌主席和有关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在那次总结的论坛上宁波市鄞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方飞龙一直耐心地聆听考察组每个成员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大的激励。因为现在的论坛,说是论坛,只是学者之间的交流,领导一般是没有时间聆听的,而理论的可贵应该是让决策者有所耳闻。

本期图典为宁波风貌专辑,发几张宁波的老照片以飨读者。

 

英国人所绘大清帝国时期的城市印象——宁波

清朝晚期 宁波一条船上的水手

1870年代的宁波码头

1877年的宁波童寺,位于宁波市东25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佛教禅宗五大名刹之一,号称“东南佛国”

民国时期宁波天后宫旧影

宁波 1930年代 中山西路上的天宁寺唐塔

宁波 1930年代 七塔寺

浙江宁波在往昔年代的浮桥

宁波 1980年代 的江厦街

 

 

      2018614日于上海五角场凝风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