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9—01—20 作者简介:王擎宇(1961-),男,山西运城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通讯设备维护方面研究.【应用研究】 基于T L494的逆变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王擎宇 (辽宁省朝阳微波站,辽宁朝阳122000) 摘 要:介绍以电压驱动脉冲宽度控制芯片T L494为核心的逆变电路,该电路可以将12V 的直流电压转变为220V 、50H z 的交流电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不间断供电场合. 关键词:T L494;PW M;逆变 中图分类号:T M91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88(2009)02-0081-02 T L494为PW M (脉冲宽度控制)芯片,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在开关电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该芯片为核心,设计出一种逆变电源 . 1 T L494引脚功能简介 T L494为双列直插式结构,如图1[1] :其中1,2,15,16脚分别为 内部两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3脚为补偿端,4脚为死区电压控制 端,5、6脚外接振荡定时元件,7脚为地,8、9、10、11脚分别为内 部一个启动管的c 、e 极,12脚为供电端,13脚为输出方式控制,接 低电平时内部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与截止,接高电平时内部两个三极 管轮流导通与截止,14脚为基准电压输出端,输出5V 基准电压,可 输出10mA 的驱动电流[2]. 2 整机工作过程整机电路如图2所示,工作过程如下 : 接通12电源时,整机不能进 入工作状态,当合上启动开关S 时T L494开始工作,内部12脚稳 压电路开始工作,并为内部电路 供电,5、6脚外接元件与内部电 路共同构成振荡器,振荡频率 为[3]: f =1C 3・1R 5 合理选择两个元件参数,即可使 输出信号频率满足设计要求,本 电路中选f =100H z ,振荡器输出 的信号经内部电路进行二分频后 控制内部驱动管轮流导通,即由 9、10脚轮流输出高电平,分别 经VD 1、VD 2加于功率输出管 VT 3、VT 5及VT 2,VT 4的G 极, 使VT 3、VT 5及VT 2、VT 4轮流导 通,输出变压器初级 绕组上下两部分轮流工作,在次级绕组中便可以得到220V 、50H z 的交流电压,向负载供电. T 1的次级绕组L 3为反馈绕组,当输出电压上升时,此绕组中的感应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形成的取样电压随之上升,使T L494的1脚电位上升,经内部电路控制9、10脚输出的脉冲宽度变窄,最终使输出电压下降,达到稳压的目的.3 部分元件作用 C 3、R 5为定时元件;R 3、C 1引入高频负反馈,抗高频干扰;R 1、R 2为反馈取样元件,用于调整输出电压;VT 1、VT 2在电路中为放电元件,为功率输出管提供截止时的放电回路,使功率输出管可靠截止;L 0、C 5为退耦元件;V D5防止输入电压接反;R 6、R 4为4脚提供偏置电压,用于控制死区时间;R 7、C 4为2脚内部比较器提供基准[4]. 4 元件参数表 图2中各元件参数见表1(见82页). 5 电路调节 电路焊接完成后,接通12V 电源,并接通启动开关S ,此时,输出端应有电压输出,调节R 1,使其值为220V ;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频率,并微调R 5,使频率为50±1H z ,即完成调节工作.6 结语 通过实验,该电路工作稳定可靠,可调性强, 表1元件符号参数元件符号参数元件符号 参数 R 1500k ΩR 11~R 14100ΩVT 1、VT 2A1266R 2118k ΩC 12200pF VT 3~VT 6 P30NOS R 318k ΩC 2103VD 4 1N5401R 410k ΩC 3103L 0 22μH z R 551k ΩC 41μΠ50V T 1220V Π12V 、500W R 61M ΩC 51000μΠ50V IC 1T L494R 7212k ΩC 6 10μΠ50V S 1A 开关 R 8 10k ΩFU 1 30A R 9、R 101k ΩVD 1、VD 2 1N4148 当输入电压在10~14V 、输出电流5A 时,输出电压稳定在220V ,可以广泛用于不间断供电或经常断电的场合.参考文献:[1]谢青林.电压驱动型脉宽调制器[J ].国外电子元件,2001,(2):66-67.[2]叶慧贞.开关稳压电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38-39. [3]李成章,李波.微机及外设电源原理与维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108-109.[4]史平君. 实用电源技术手册———电源器件分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20. (责任编辑 胡 坤,王 巍) (上接47页) (3)作业管理模块:此模块中存放有针对教材内容、供课后巩固练习的相关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选择地下载相关的作业,但无权更改其内容. (4)考试管理模块:此模块中存放有用于测试使用的问题、选项、正确答案、得分点和输出结果,以及用于进行各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下载,但无权更改其内容. (5)交流管理模块:此模块中存放有教师用于对课件进行必要修改所需的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像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等五大类.对于资源库的相关内容,教师使用过程中若有更优的内容和办法时,可将其修改后的文件上传,同时要附上修改意见,待相关教师审阅一致同意后,才能经专业管理员上传相关的模块进行修改. (6)管理员管理模块:此模块的功能是向教师发放通用账号和密码,对教师注册后所获得的用户账号和密码进行统一管理,另外,可对课件管理模块、作业管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和修改.114 开发教学资源库的主要技术 本方案应用了ASP 技术进行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了Web 上传功能和检索等功能;采用Windows Media 和Real Media 两种流媒体技术,为资源库平台提供了很好的视音频点播下载的解决方案[2] . (1)网页制作.构建资源库平台通常选择的网页制作工具是Frontpage 和Dream wezver.Frontpage 支持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在站点的管理方面很出色,无需掌握很深的网页制作技术知识,甚至无需了解它的基本语法.Dream wezver 和Frontpage 的功能类似,也是图形化的网页制作工具,还支持层的操作,并且可以避免生成冗余代码. (2)图形和动画的制作.在构建资源库平台时用到了Photoshop 和Firew orks 图形工具,用Flash 制作交互动画和小游戏等. (3)课件开发与更新技术.普遍使用的电子课件是PPT 幻灯片和电子教案文本播放器来实现.2 教学资源库的管理 211 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数字化处理 高校的电教中心都有着丰富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资源积累,比如早期的录像教学片、视频教学光盘、课件等.将适合本校特色的视频剪辑、动画、图形图像及文字材料等搜集起来,将这些信息经过转换器抽样量化,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建立视频剪辑数据库,可为信息化、多媒体化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料.212 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并整合 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3] 要求,把教育资源分为媒体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试卷素材、文献素材、常见问题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等.结合实际情况,将资源分为视频、图片、文献及案例、课件、试题几部分.其中,视频和课件部分是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案例部分则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给予指导.通常采用Web 和数据库技术开发课件的资源平台,信息资源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能为多数人共享,使网络资源互为共享.213 资源库的日常管理 对教学资源库应该加强管理,否则,资源很容易流失和毁坏,满足不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常可采用开放式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将资源库的各项教学资源,如文字、声像资料、教学软件和硬件等完全敞开,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资源库内任意选取和利用,并可以根据需求办理相关手续,借出使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3 结语 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是终身教育的一项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学习过程中的多层次性、实时性和实用性.随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不断深入,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不断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学习理念加以完善.参考文献: [1]马德民,论教育资源的建设问题[J ].管理信息系统,2002,(2):29-31.[2]周桂清.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J ].河南教育,2004,(4):38.[3]CE LTS -3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