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害怕被赞美的人,心里都在想什么?

 那片海蓝蓝 2018-06-16


方云是职场上的新人,普通大学毕业,职位是初级行政专员,工作谈不上多么出色,但她一直勤勤恳恳,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前几日开会的时候,由她来给部门主任准备材料,她用各种不同颜色的标签分门别类准备好了交上去了。


其实没有人教过她,只不过她看《我的前半生》里面玲玲是这么做的,看起来很专业很有用的样子,她也学了一招。没想到,主任在晨会的时候专门就这件事情表扬了她:


方云给我的一份材料,做得特别细致,甚至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给我做了区分,这极大地节省了我的时间,全公司也没几个人这么认真。


迎着大家投来的目光,方云并没有感到欣喜,而是特别的不自然,甚至是一点点惶恐和不安。


尽管其他人没有谁真的在意这件事情,但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她突然认识到,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工作或者生活,有人表扬她,她非常地不习惯


“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方云仔细想了想,好像是高考失利之后,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希望自己在什么场合都是不被注意的那个人,这样让她最自在。有人夸她漂亮,她也会觉得别人只不过是客气话而已。


你会不会也和方云一样,面对他人的赞扬,内心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我哪里有那么好?你们只不过是客套话而已。”


“不不不,最好不要表扬我,不要关注我,让我安静呆着就好”。


为什么,面对赞美,一些人可以坦然接受,并化作继续前进的动力,而另外一些人,就不能,反而会有很多的不安和回避呢?




1

“我没有她们说的那么好”

 

前不久,花400万整容的美容店老板吴晓辰和天然剑桥美女王诺诺展开了一场对话,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吴晓辰因为大大方方承认整容,享受别人对她美貌的赞美,赢得了网友的力挺,而值得注意的是,一直排斥人赞美自己美貌的王诺诺却参加选美,希望摄影师拍自己好看的脸一侧。她在谈话中提到,自己并非一直如此,而是小时候的经历造就的。


因为聪明美丽,小时候很多人会给她赞誉,妈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点,让老师狠狠地批评打击她。


从那以后,她内心的感受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当有人赞美她的时候,她一方面很渴望别人的赞美,另一方面,却觉得自己没有她们说的那么好,非常的纠结不安。


具体在对待美貌的问题上,更是表现得纠结。明明喜欢美貌,享受美貌,面对别人的赞美,却很排斥和抵制,甚至会故意不洗头,打扮朴素去参加一些重要的场合。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王诺诺的这种经历。在童年的生活当中,如果长期接受负面评价,会极大地降低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让一个人自信心受到打击,甚至是被摧毁


面对表扬,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不配得到”,认为自己不值得赞扬。抗拒的,未必是赞美本身,而是,赞美,有可能激起了过往的挫折性体验的回忆。


这是一种带有理智化色彩的否认的心理防御,通过否认别人的赞赏来防御被表扬时的自恋满足。而之所以要防御自恋满足,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去体验自恋受挫的痛苦。


正如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拒绝对方真正地走进自己,因为过往的经历告诉他,“越是亲密,越是伤害”。


与之相应的,他们也不敢坦然接受表扬和赞美,很害怕会激起不美好的,不舒服的体验。




2

“你是有什么目的吗?”

 

对赞美的警惕和抗拒,还暗含着对赞美动机的怀疑。


由埃尔菲·艾恩所著的《奖励的惩罚》中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用到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来达到目的。而赞美,也是属于奖励的一种。


某些赞美,也暗含着操控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给出的赞美。


比方说,开头提到的部门主任对方云的这种赞美,虽然确实有赞美她事情做的漂亮的部分,但同时暗含着:


  • 你做的不错,希望你以后继续保持,做得更好。

  • 其他人,请向她学习。

 

当这种当众的赞美发出以后,有一些人,会坦然接受并感到骄傲,但对于敏感且有些自卑的人来说,就会对这种赞美怀有警惕,感觉是暗含着权力的表扬,对背后的目的非常敏感,感到警惕。


“他表扬我是要干嘛?想让我做得更好是吗?”


内心会自动地有一种防御产生:我要警惕权威对我的肯定,这是危险的,容易被控制。所以,有时候人们排斥的并不是赞美本身的内容,而是,抗拒了权威和控制。


即便是普普通通社交场合的赞美,也常常让敏感的人不舒服。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何让对方感到舒适地赞美一个人,也是值得研究的。




3

“我有可能一直做到这么好吗?”


孩子考了个A+的成绩回家,爸爸妈妈一看,非常高兴,表扬孩子说:


“这次考得真不错啊,希望能够再接再厉,保持下去。”


本来高高兴兴的孩子,突然觉得爸爸妈妈有些扫兴,不跟爸爸妈妈说话,转身就走了。


爸爸妈妈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怎么突然就生气了?


其实,孩子高昂的情绪之所以瞬间变得低落,是因为孩子从父母的表扬中听到了期待,他感受到的不是彻底的快乐和满足,而是暗含着对下次考试成绩的期待。


在他心中,很担心自己下次考不好让爸爸妈妈失望,所以瞬间找不到高兴的感觉了。


有研究表明,许多具有社交焦虑的人认为:被赞美或者表扬之后,会提高他人对自己社交表现的期待和标准,而自己的真实能力又不足以撑起这样的期待,这样,接受赞美的人就会有很强的压力感。


他们会担心:


“啊,他们以为我很勤奋,其实我真的很懒惰。”


“天啊,他们竟然以为我很正直,但其实我根本不是这样的人。我会让她们失望的。”


与其将来让你们失望,还不如你们干脆不要赞美我。 这种对赞美的回避和抗拒,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4

活得不要脸一点可好?

 

对他人赞美的不舒适感,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对他人眼中的“形象”颇为在乎。


适当地追求他人的肯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让他人的赞美或者是批评影响到了我们内在的和平,可能我们就需要警惕了。


因为,面对他人的赞美抑或是批评,我们都耗费了太多精力于此。这对于我们专注地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会形成很大的干扰。甚至是,因为要迎合他人的评价或者期待,我们不知道自己真心想要的是什么,渐渐地迷失掉自己。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人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是你自己做出这样那样的评判,但我们不能忘记的一点在于:我们自身的存在,就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我们的价值是完全不受他人评价影响的


我们努力生活、工作,都是为了活出那个最心仪的自己,与其他人关系并不大。


只有我们不那么在乎形象和脸面,不需要将内心的良好感受建立在他人的赞美之上,面对他人的赞美,我们就能坦然接受,然后说声谢谢,就忘记了。


正如庄子所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今天我想听你说说你的优点,

那些你身上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

什么?夸我?来者不拒



关注「三点一弯钩

回复【听见】即可听见更多文章

点击图片,为你推荐👇

明知道这样不对,但我就是想作


【三点一弯钩专栏作者】茗荷,心理咨询师、心乐土专栏作家。一个脑洞大开、对生命热爱和好奇的存在。我唯一的使命是让你记起你有多完美。公众号:茗荷心理在线(ID:mingheonlin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