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与“福禄”谐音,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一直备受人们所喜爱,而在众多葫芦工艺品中,有一种工艺叫砑花葫芦,它如同传统的阴阳刻,虽不施水墨,却能表现出传统中国画的意境。 砑花葫芦也叫作押花、掐花,据说这个工艺源于明清时期,它是用特殊的押花刀具,挤压花纹周围的部分,使花纹凸现出来,从而形成美伦美幻的浮雕效果。 而与传统雕刻不同的是,砑花不是将葫芦表面的皮质挖去,而是用硬物将表皮压得凹下去,它不会破坏葫芦表面的一层硬皮,从而使其可以历经百年长久保存。 在天津也有位砑花大师,他虽为半路出家,但他的砑花葫芦却是工艺精湛、形象逼真,被众多玩家竞相收藏,他便是张福来。 张福来,天津人,津派砑花葫芦第四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亚州经济发展协会委员会非遗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 张老师的葫芦砑花技艺并非祖传的,十几年张老师还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虽然平时喜欢写写画画,但从未想过走艺术这条道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老师从朋友那看到一只砑花葫芦,一下就被其特殊的工艺所吸引,那时候张老师正待业在家,心里闷得发慌,而与砑花葫芦的结缘,亦使他重新找到了生活中的乐趣。 为了尽快学会这项工艺,张老师天天到各个砑花葫芦的摊位上去学艺,二十余年的美术功底再加上自身的勤奋与坚持,他很快掌握了这项技艺,在他的刻刀下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鱼虫都被刻画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随着对砑花技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他更是独创了一套六层砑花技法,即所砑的图案,在薄薄的葫芦皮上按层次分六层砑花,一层压一层,层次清晰,通过这种工序做出的砑花葫芦透视感和立体感极强,这不仅是对传统版画技法的超越,也是以往砑花葫芦创作中难以突破的技术。 |
|
来自: 天童老僧 > 《薄壳类(葫芦/蛋壳/树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