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是因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常围绕口、鼻腔分布的群集性疱疹。单纯疱疹可分为原发型和复发型两种。原发型是指带有病毒的病人初期感染。复发型是指几周或几年前病人曾获得潜伏或静止的感染。中医称“热疮”、“热气疮”、“火燎疱”等。 单纯疱疹主要临床表现为初起局部红斑,在红斑上发生丘疱疹或水疱,针头至绿豆大小,簇集成群,疱液清澄透明。发病2~3天后疱液混浊或形成稀薄脓液,4~5天后逐渐结痂脱落。愈后可有轻微色素沉着,病程约1周左右,反复发作者常常多年不愈。本病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腔周围、外生殖器等处。本病多见于感冒、猩红热、疟疾等发病过程中,常于月经来潮、妊娠、胃肠功能紊乱、劳累后发作。一般没有全身症状。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单纯疱疹是由内有湿热蕴结,外受毒邪侵袭,湿热毒邪搏结,发于肌肤所致。湿热毒邪搏结,上蒸于面部,则发于口唇、鼻腔周围、面颊等处。湿热毒邪搏结,下注于二阴,则发于包皮、龟/头、阴/唇等处。病情反复发作者,是因毒邪与内湿搏结,湿性缠绵粘腻,难于尽除,毒邪与内湿相恋,偶感其他致病因素而复发。久病热邪耗伤津液,易致阴虚内热。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病毒分两型,Ⅰ型主要感染腰以上部位(如头面部等),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疱疹。 Ⅱ型主要感染腰以下部位(如外生殖器、肛/门等),引起生殖器疱疹。 辨证论治: 1.单纯疱疹的内治法: (1)湿热毒邪搏结型: 临床表现:口周或面部出现水疱,分布在口角、鼻孔、两颊,伴有刺痛、灼热感,皮下以丘疹为主,伴有口干,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辛夷花12克,石膏(先煎)30克,生栀子12克,茯苓12克,桑叶12克,板蓝根18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黄芩10克,鲜芦根24克,甘草10克。 加减变化:发于眼部者,加菊花、石决明、谷精草。局部鲜红者,加生地、丹皮、败酱草。湿热重者,加土茯苓、马齿苋、泽泻。发热、咽干者,加重银花、连翘用量。 (2)湿热下注型: 临床表现:水疱常见于外生殖器处,发病数日后,水疱破溃、糜烂,有少量渗液,或出现脓疱,多无发热,体倦乏力,如有感染,可伴发热,便结,小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木通12克,泽泻10克,车前子(包煎)10克,生地12克,生大黄10克,板蓝根12克,大青叶10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加减变化:继发感染者,加紫花地丁、蒲公英、连翘。用药后糜烂面结痂者,加茯苓、白术、陈皮。湿热重者,加重龙胆草、黄柏用量。 (3)脾胃积热型: 临床表现:水疱多见于口唇、鼻腔周围及面颊等处,反复发作,伴胃纳差,大便干结,唇赤,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泻脾胃积热。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10克,石膏(先煎)30克,麦冬10克,人参10克,制半夏10克,粳米10克,甘草6克,板蓝根18克。 加减变化:胃脘痞满者,加陈皮、苡仁、苍术。大便秘结者,加玄参、厚朴。兼湿热者,加赤茯苓、苡仁。 (4)阴虚内热型: 临床表现:水疱反复发作,病程长,日久难愈,伴咽干,唇燥,口渴引饮,心烦,舌绛,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2克,黄柏12克,生地12克,泽泻12克,茯苓10克,败酱草12克,马齿苋1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2克,柴胡10克,甘草6克。 加减变化:虚热甚者,加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心悸眠差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百合。眼睛干涩者,加枸杞。 2.单纯疱疹的外治法: (1)湿敷:马齿苋、冰片煎水凉后在皮损湿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 (2)外搽:皮肤鲜红,水疱密集,尚无破溃者,金黄散或青黛散,麻油调外搽。水疱破溃,糜烂渗出者,先用生地榆30克,马齿苋30克,黄柏20克,柿蒂10克,水煎,凉后湿敷患处。20分钟,用金黄散60克,凡士林30克拌匀涂于患处,每日1~2次。 (3)外敷:鲜蒲公英、紫花地丁捣烂外敷或鲜海金沙嫩叶捣烂绞汁加食盐少许外敷患处,每次30~60分钟,每日1次。 单纯疱疹的西医治疗: 1.干扰素:100~3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9次为1个疗程。能缩短病程,减轻后遗症。 2.无环鸟苷:2.5~7.5毫克/千克,加入5%葡萄糖液内稀释为1~6毫克/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200毫克每4小时1次,口服。主要用于原发感染。 3.阿糖胞苷和阿糖腺苷: (1)阿糖胞苷,每日1~2毫克/千克加5%葡萄糖液250~300毫升静脉滴注,主要用于原发感染。 (2)阿糖腺苷,每日10~15毫克/千克,加5%葡萄糖液1000~1500毫升(浓度低于0.7毫克/毫升),于12小时左右滴完,用于重症型患者。 4.抗生素:青霉素80万~400万单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日2次,用于继发感染者。 5.左旋咪唑:每次50毫克,每日3次。每周连服6天,连续4周为1个疗程。 6.外用(1)13%无环鸟苷霜外搽。 (2)4%硫酸锌湿敷。 (3)脓疱形成的,用金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外搽。 (4)阿昔洛韦软膏外用。 (5)并发疱疹性角膜炎者,0.5%疱疹净眼药水滴眼,每日3~4次。 其他疗法: (1)复发性单纯疱疹,在皮损下用针平行透刺2~3次。 (2)疱疹在面部者针刺双合谷,在生殖器者针刺双三阴交。 预防和护理: (1)对反复发作者应去除诱发因素。 (2)局部保持清洁、干燥,预防继发感染。 (3)用牛痘疫苗接种预防单纯性疱疹。 (4)禁用类固醇激素软膏外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