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赏析丨海岸地貌

 恶猪王520 2018-06-16

浪淘沙

【唐】白居易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由波浪、潮汐、近岸流等海洋水动力作用所形成的独特地貌,它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左右,宽度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地带内。

波浪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外营力。

潮汐主要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在地球上分布的差异而引起,它也是塑造海岸地貌的重要因素。

近岸流主要是指与海岸平行的沿岸流和近岸的循环流。对海岸泥沙冲淤和海岸线变动有影响。



海岸:海洋与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带。

海岸线:平均高潮位的水边线。

海蚀地貌

海蚀地貌由海蚀作用(包括波浪冲击、岩石碎块的磨蚀及海水的溶蚀等)形成。相应的海蚀地貌主要有: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冲蚀:波浪愈高,冲击力度愈大;由于冲蚀,使基岩崩解、破坏。

溶蚀:碳酸盐岩石、玄武岩、正长岩、角闪石等都能被溶蚀。

海蚀穴:原始海岸斜坡上,在海面附近,直接受到海浪冲击,在这里形成凹刻的海蚀穴。


海蚀崖:海蚀穴不断扩大,致使其上的岩石发生坠落,形成呈陡斜或垂直的陡壁。

海蚀平台:海蚀崖的后退而变宽向海微倾斜的平坦台地。


海蚀拱桥:突出的海岬两岸如发育相向的海蚀洞被蚀穿而相互连通,则形成海蚀拱桥。

海蚀柱:海蚀拱桥进一步受蚀使拱桥顶板崩塌,外侧形成脱离海岸的海蚀柱。

海积地貌

海积地貌是指海岸带的松散物质随着海水流速减小,海滨沉积物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相应的海积地貌主要有:沙滩、沙坝、沙嘴等。

沙滩:由于沙子淤积形成的沿水边的陆地或水中高出水面的平地

沙坝:一端与陆地相连,一端伸入海中的长条形海底垄岗地形,沙坝主要由砂组成,沙坝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露出水面。


沙嘴:根部同陆地相连,尾端伸入海的狭长的堤坝状地貌,常形成于岬角和河口处。

潟湖(泻湖):是由沙坝、沙嘴、或滨岸堤与海洋隔离开的海滨或浅海湾。太湖、西湖等淡水湖是与海完全隔离的古潟湖。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