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奖互动】没陪我过儿童节,我凭什么要给你过父亲节?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6-16

归家

公众号ID:sandplay

关注

表姐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幼儿园小班30个小朋友的教育职责。


周末刚好是父亲节,幼儿园里就掀起了一股“感恩父亲”的热潮,表姐的班级也被要求需要小朋友们一起做父亲节画报,还要在放假之前做一个贺卡,上面写满对父亲的感谢和爱意,在节日的时候送给爸爸并给他一个吻。


在执行这份工作的过程中,表姐发现班上有一个小男孩迟迟不肯动笔,就问他是不是害羞,不好意思表达?


小男孩撇撇嘴说:“我爸天天工作忙都没有陪过我,连生日都不花时间陪我,我为什么要给他过父亲节?”


听起来很像是个单亲家庭,对吗?实际上不是的,表姐在好几次家长会的时候见过小男孩的爸爸。


表姐就试着劝导他:“你平时见不到爸爸,是因为他工作在忙,你看你上学的费用,还有你喜欢的小飞机,都是爸爸努力工作给你买回来的呢!”


小男孩更生气了,眉头紧皱,声音提高了分贝:“我不要小飞机,我就要爸爸陪我!”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的是:


为什么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长得像爸爸,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长得像妈妈?


因为宝宝出生的时候以自己的长相告诉爸爸:我是你的孩子,请做到父亲的责任。后来发现爸爸根本指望不上,还是妈妈靠谱……



父爱缺失的时刻,你有吗?


坐月子期间

公司对孕期的女性有特殊照顾:带薪休假。生完孩子不用上班,只要在家照顾小孩就可以了。男性就苦逼了,最多就十几天的陪产假,时间一到还要上班还要回家照顾孩子。尤其是不满月的小孩,白天睡觉晚上哭闹,第二天还要顶着疲惫的身躯工作。因此有部分男性提出分床睡,孩子作息时间正常了再搬回来住。

听起来是个不影响工作的好办法,但往往会造成男性的家庭责任感缺失。


孩子幼儿依恋期

当母亲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了大多数的角色,孩子是判断不出除了母亲之外的任何人。所以一旦离开了妈妈,孩子就容易处于焦虑和不安全感的状态下。这种依恋关系需要父亲的参与来慢慢淡化,和孩子探索世界,培养外向的性格。如果父亲很少陪伴孩子,孩子会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很容易变得自卑、缺乏安全感。


规则感培养期

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妈妈批评都没有效果,爸爸一来,孩子立马乖乖听话。因为一般情况下在孩子的心中,妈妈代表着温柔、安全感;爸爸代表着规则和制度,是权威的象征。孩子在7~12岁之间是个性和品德的形成时期,也很容易将爸爸作为自模仿的对象,举个栗子~爸爸的脾气暴躁,孩子就容易形成易怒体质;爸爸乐观开朗,孩子就愿意和别人交朋友;爸爸意志消沉,孩子就没有信心不敢社交。


性意识萌芽期

父亲对待家庭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两性关系、家庭的态度。母亲“守寡式”带娃,孩子很难分辨出男性在家庭关系中的作用,这也会令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自己父亲对待家庭的态度。男孩可能会表现出:心理与母亲过于亲密、长不大;大男子主义。女孩可能会表现出:对男性不信任;渣男体质。


中国的教育中,父性缺失其实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老祖宗都说过:“男主外,女主内”。带孩子、洗衣做饭、照顾家庭似乎成为了历代以来女性的职责,男人嘛,出去拼事业赚钱就行了啊!

 

大清都灭亡了,为什么大多数的中国家庭还停留在狭隘的思想格局中?新好男人的标准已经改了,爱家庭才是好男人、好丈夫的标配!

 

也有很多好男人、好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略显羞涩。明明自己很爱孩子,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干脆就做一个将爱埋在心底的父亲。有的父亲,看到孩子不与自己亲近,甚至反对和父亲独处一室,非暴力不沟通,就和孩子产生了莫大的隔阂。其实,这个世界90%的矛盾来源于,不会沟通。都是自家孩子,有什么好害羞的,暴力解决不了的问题,沟通都能解决!

 

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少了任何一个人的陪伴,这个家庭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强烈建议各位父亲,不论工作多忙,不管生活多累,都要抽出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孩子需要你,家庭需要你,你的爱是独一无二的!

等到孩子说出“你没陪我过儿童节,我凭什么跟你过父亲节”的时候,就为时太晚了!


互动话题


有个很疼爱你的爸爸是什么体验?


例:我爸说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就不要将就了,我养你!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截止到下周六,我们将挑选出优质回答的三位用户,送出由归家教育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