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的美,诗意的季节

 zqr928 2018-06-16

秋天无疑是美的,清晨,推开窗,阳光雀跃的跳进来,照到脸上,舒服的想闭上眼。极目远望,那高远的湛蓝的天空,一朵云,轻轻的飘过,犹如轻轻的羽毛拂过心头,痒痒的。不远处,那棵高大的梧桐树,叶子已经泛了金边,一把阳光撒在上面,脉络更加清晰起来,一阵风吹过,飞起一片金黄,不由想起“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秋天的美,是纯粹的,真挚的,热情的。


秋天的美,勿需感怀,只需静静欣赏就好。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选自唐刘禹锡《秋词二首》第一首开头就点名了秋光比春光更好,秋高气爽的日子,天空湛蓝一只鹤鸣叫着飞上云霄,一副欢快明亮的秋景图展现在眼前。


第二首,一江秋水流过树叶并不太茂盛的山间,树林浅黄中一抹深红点缀,色彩斑斓,登上高楼,极目远望,秋景清秋入骨,哪像春天叫人发狂啊。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选自唐杜牧的《山行》,这首经典描写秋景的诗我们早在课本上学过,简直就是一副天然水彩画:远处山上曲曲折折的石头小路蜿蜒向上时隐时现,在高山深处白云缭绕之处隐约看见一点茅草屋的轮廓,山下是如春花般艳丽的枫树林,尽管天已经晚了,但诗人被这美景深深吸引,停车驻足不前,仿佛一切都不存在,只有这美不胜收的秋景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选自【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本来有点烦恼,忽然听到一声雁的鸣叫,抬眼望去,天高云淡,一队大雁在秋风中排着长队在明净的空中慢慢飞过,天空那么寥廓,心里的烦闷一下无影无踪,又回复了以往的狂放洒脱,于是“对此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选自【唐】黄巢《不第后赋菊》黄巢后来能成为一个起义军首领,自然不缺乏霸气,这首杀气腾腾的借菊表志向的菊花诗就完全是一副唯我独尊的气势“我花开后百花杀”多霸气,“满城尽带黄金甲”一个明喻金黄的菊花开满长安,暗喻,以后总有一天自己会带着兵杀到长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选自唐.王维《山居秋暝》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兼陶渊明、谢灵运两家之长,又兼长音乐和绘画,善于融诗、画、乐、理趣为一体,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一个秋天的傍晚,刚下完一场秋雨,山中的空气格外清新,一轮明月升起,月光透过树的缝隙,静静的照在松林里,脚下淙淙的泉水在石头上缓缓流过。如此安静的环境,忽然远处传来女子的喧闹声,原来是洗衣服的女子归来了,小船在长满莲叶的水上穿行,多美的秋天啊,春天可以随意凋谢,但如此美的秋色,王孙自可留下来赏景。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选自唐.刘禹锡的《望洞庭》,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洗,洞庭湖风平如镜,水光相融。远望望去洞庭湖的苍翠青山,在这明亮的月光中仿佛一个大大的海螺放在白玉盘中一样。典型的秋水、秋月山水图,这次第岂一个美字了得。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选自唐.释皎然《寻陆鸿渐不遇》,释皎然(720-800?),字清昼,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俗姓谢,自称谢灵运裔孙,早年杂学旁收而入儒墨,放荡清狂,中年皈依佛门,在杭州灵隐寺出家。与陆羽、灵澈、颜真卿、韦应物交情颇有往来。这首诗就是寻找好友陆羽(茶圣)一路上看到的乡间秋景,篱笆边上几丛菊花生机勃勃,虽然还没完全开花,但秋意亦浓,朋友不在,问了邻居得知去山中了,得太阳下山的时候才能回来,通过诗人自己的眼睛,仿佛看到另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栽花弄草,怡然自乐


你看与不看,秋天的美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爱与不爱,秋天的美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