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指导——课前预习的障碍与克服方法(2/2)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6-16


1.问题阅读法

新课前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提出一至二个恰当的问题(可在上课前或上课后),学生用3~5 分钟时间,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由此引入新课。如“对流”一课的问题如下:

(1)什么是对流?

(2)液体和气体为什么能流动起来?

回答正确与错误都不是主要问题,而在于脑海中能激起思维的涟漪,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再次感知教材,使热膨胀、密度、浮力三方面知识形成正迁移,从而愉快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2.程序作业法

对于实验课可课前布置程序性作业,进行复习,为课堂实验做好准备。如在“测金属块比热”实验中,课前布置如下预习题:

①测金属块比热的原理是____。

②计算比热的公式是____。

③实验中需要的主要器材有____。

④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是____。

3.结构提纲法

预习提纲有如下作用:

(1)使自学有了方向,做到合上书本能回忆起基本内容。

(2)使自学有头绪,有条不紊,能抓住重点、难点,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听课时会更专心,效果更好。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能避免满堂灌。

预习提纲客观上为教师精讲提供了基础,为学生多议多练争取了时间,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预习提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预习课文的成败。预习提纲的内容应包括三点:

①能使学生全面把握教材。

②指明本章、节重点讨论哪些问题。

③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既理顺教材,又留有悬念,以便讲新课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考虑问题。

如讲“力”前,提出如下预习题目:

①人类最初是怎样认识到力的存在?

②联系生产、生活举例说明力对物体有推、拉、提、压等作用。

③简述你是怎样认识力的。

④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是否也有力的作用?

⑤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为什么总是成对出现的?

在单元、章节复习时或一些讲课中,只要求能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知识,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简图,听课时有一个明朗的知识线索与教师授课发生共鸣。如复习“物态变化”一章时,归纳总结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预习中虽总结出各种各样的关系结构图,但在老师的复习授课中学生会体会到老师总结的结构关系(如图)更巧妙,在惊讶与赞叹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会驱使学生自觉地进行预习。

初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指导——课前预习的障碍与克服方法(2/2)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授课方法使学生灵活地选择最佳预习方法,配合教师授课,让预习成为培养自学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