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夏王国的形成

 广州玉 2018-06-16

公元九世纪末期,祖国的西北地区出现过一个夏州的地方政权,并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公开称帝,。为割据性的西夏王国。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内,西夏王国与辽、金先后成为与宋对峙的政权,屹立于方两万余里的广阔土地上,直到1227年始为新兴的蒙古所灭。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的多民族王国,本名大夏,宋人称西夏。党项羌是我国古代广布于西北地区的羌族中的较晚兴起的一支。党项羌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在党项羌中起着主要的领导作用。

629年,党项羌首领之一的细封步赖率领部落归附唐朝,大受优待。唐朝在其住区设立轨州,授步赖作刺史。另一个名叫拓跋赤辞的党项羌大首领,和吐谷浑王室通婚,互相有着极密切的关系。634年,唐朝大将李靖等率领军队进攻吐谷浑时,拓跋赤辞帮助浑主伏允作战,进行着最顽强的抵抗。拓跋赤辞兵败后投降,唐政府任命其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唐朝开国同期,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唐太宗死后,吐蕃势力日益向外扩张,北上吞并了吐谷浑。散居在甘肃南部和青海的许多党项羌部落内迁至唐陇西地区。八世纪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撤沿边军队入为长安,吐蕃乘机夺取河西、陇右数十州。唐代宗时期(763-779年)党项羌散居在灵、盐和庆州一带很多。居住在庆州一带的党项羌叫做东山部落;居住在夏州一带的党项羌叫做平夏部落。后来作为西夏统治者的拓跋氏就是平夏部落里面的最显赫的大族。

西夏王国的形成

765年后,一部分党项羌离开陕北黄土高原区东渡黄河,进入今山西省境内,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忍受不了官吏的压迫,重新回到黄河以西的陕西境内,这是党项羌迁徙过程中抵达最东边的一支。整个党项羌在内迁过程中,足迹遍布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 内迁的党项羌一方面依然保持着昔日的畜牧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和内陆的经济、文化相接触,其生产技术和劳动经验逐步在提高。其军事力量和财富在逐步积累中也越来越明显地增强,这使唐政府日益警惕。756年7月9日,灵州迎来了大唐太子李亨,3天后,灵州城南城门楼上,李亨宣告即位,把这里的行政级别从灵州郡升为灵州大都督府,并派人出使到西北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各部,联合讨伐安禄山。 距离灵州只有300多公里的静边州都督府,是参与兴唐平乱的武装力量中距离灵州最近的一支。党项大首领拓跋思太就出任过静边州都督,唐中宗曾发布诏书,追赠这位党项大都督为“右监门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使持节达等十二州军事,兼静边州都督充防御部落使”

拓跋思太死后,他的儿子拓跋守寂乘“安史之乱”带领党项羌参与平叛,因为所立的战功升为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后来获赠“灵州都督”。 唐朝建立后,最初以州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每个州设刺史为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实行军事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中,灵州却和全国其他地方不同,这里没设立刺史,而是设立了灵州总管。唐朝289年间,先后有4位皇帝到过这里,100多位将帅在这里度过或长或短的军旅生活。这里在“安史之乱”期间积聚了大唐帝国最能作战的军队,被平乱统帅郭子仪称为“兵精闻于天下”,也被唐代大诗人杜甫称为“神兵”。这些“镀金”将帅中,将相级别的有近30人。拓跋守寂被赠为灵州都督,是当时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中罕见的。

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党项羌作为大唐帝国的边民,守护在唐朝和突厥相邻的北部边界地区,他们的荣衰和大唐帝国的荣衰呼应着。拓跋守寂的孙子拓跋乾晖后来出任银州刺史,在银州守护着党项羌的势力范围。873年,拓跋乾晖的孙子拓跋思恭带领党项羌占据了宥州(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并自称刺史,开始在今内蒙古和陕北交界地区培育地方军事实力,他一方面讨好中原政权,一方面准备军事和行政的双重独立。 881年,拓跋思恭带领党项羌镇压黄巢起义,再次为党项羌获取了在黄土高原上立足、壮大的政治资本,也延续了党项羌拓跋氏在唐朝期间军人门第的黄金链条,不仅使黄土高原上的党项羌得到了大量和内陆军人作战的军事经验,也得到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俘虏。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唐朝政府的首肯和此后合理发展军事与行政力量的“许可证”。镇压黄巢起义后,拓跋思恭被唐僖宗任命为夏州节度使(核心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的白城子),不久晋封为夏国公,统领陕北大片土地。党项羌开始进入在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上军事力量储备和扩张的时期。 五代时期,中国大地上的各种分裂势力间的争斗,使党项羌有了更多休养生息的机会。

西夏王国的形成

10世纪的北方草原,契丹和党项先后崛起。辽国共有13名萧氏皇后,最有名的就是辽景宗的皇后萧燕燕,也就是评书《杨家将》中的萧太后。她带领的契丹军队南下攻宋势如破竹,却遭遇了来自大宋的一支铁旅—杨家将的阻拦,而杨家将的灵魂人物佘太君,是一位掩藏在党项羌历史中的女性。 从10世纪初开始,党项羌中的拓跋部逐渐开始在无定河边生活、繁衍、扩张。901年,党项羌首领拓跋思恭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被唐朝政府赐封为“李”姓,所以,这一带的党项羌上层拓跋氏就改姓为“李”。他们循着无定河水的脚步往外走,寻求着一次次的扩张机会。无定河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边缘掠过,给黄沙起伏的沙漠滋润出一条绿色河川,越来越多的党项羌在这条绿川上生活、繁衍。 963年,在无定河边的一个小村庄(今陕西省横山县殿市乡李继迁寨村),一个谱写党项历史的人出生了,这个后来奠基西夏王国霸业前期基础的党项人叫李继迁(拓跋氏改为李姓后,自李继迁及其子孙,正式载入汉籍史册的党项羌高层领袖都以李姓代替拓跋氏,本文此后的党项羌领袖都称其姓氏为李)。李继迁11岁时就为时任定难军节度使的李光睿所看重,授为管内都知蕃落使,这也是党项羌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年轻的军事将领,这个职务他一直担任到20岁。

960年,宋朝建立,夏州节度使李彝殷当即派人到开封进贡,表示臣服宋朝。22年后,身为宋朝定难军节度使的李继捧亲自到开封朝谒,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管辖的所有地盘,归顺宋王朝,这是党项羌历史上第二个走进汉族皇室的高层首领。宋太宗欣然接受了这份主动送来的礼物,不仅授予李继捧彰德军节度使,而且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党项高层人物,提出把李氏家族迁到开封。这一表面是让李氏家族进京享福,本质上却是钳制党项羌的举措,很快在党项羌内部激起了风暴。991年,宋朝皇廷赐封党项拓跋部最高统领李姓为赵,宋朝在此后的政府公文来往中,称李继迁为赵继迁,李德明为赵德明,李元昊为赵元昊(本书遵循约定俗成的叫法,依旧称为李继迁、李德明和李元昊)。1001年,李继迁带领他的精锐之军向西挥师,攻占了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灵武一带),这是党项羌军事力量第一次大规模进军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李继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经济上连年征战的压力,同时加强了军事和政权建设,成立了具有高度自治色彩的西平府,完成了一个处于游击状态的军事力量向自立的地方割据政权的转化。

西夏王国的形成

党项羌在黄土高原崛起时,整个中国北方被宋朝和辽国两大军事势力控制。党项部落在这两大军事王国之间寻找着自己的生存空间。有像投顺宋朝的党项折氏那样为宋朝效力,攻打辽国;也有和河西一带的党项及西北其他少数民族周旋;更有夏州党项拓跋氏在不同时期寻找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战略伙伴;尤其是到了李继迁时代,他审时度势,以婚姻的方式架起了党项和契丹之间的新桥梁。这为10世纪末期中国北方的两大新兴力量串起了一条复杂的线索。986年,李继迁派遣使者向辽国请婚,辽圣宗以宗室女为义成公主下嫁,拉开党项和契丹上层之间的通婚序幕。辽圣宗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 1004年,李继迁带领党项军队渡过黄河,穿越腾格里沙漠,一举攻下河西走廊第一重镇凉州,使党项羌军威大振。守卫这里的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在逃走后召集六谷部落的诸多首领以及勇猛善战的龙族军队数万人,集聚到凉州,派人对李继迁说这是全部来投降党项羌的,请李继迁检阅训示。第二天清晨,凉州城四处弥漫的清寒并没有让李继迁感到阴谋与不安的气息,他带着胜利者的笑容,来到凉州北城楼,站在高大威武的城楼上,看着那些穿着各种服饰的番兵负弩携箭缓缓步进凉州城,猛然间从正方入城的番兵中射出一箭,射中了李继迁的左目。在众将领的拼命保护下,李继迁才冲出吐蕃人的包围圈。3天后,这位党项羌的一代枭雄撒手西归。

9年后,他的儿子李德明追尊他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光孝皇帝”,这是党项羌历史上的始皇帝。李元昊称帝后,追认李继迁谥号“神武”,庙号“太祖”,并将他的遗骨移葬于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墓群中。李德明的左手军事、右手贸易 如果说李继迁用22年通过武力完成党项羌在黄土高原上的崛起以及党项羌建国前的军事准备,那么,李德明则花了38年完成建国前的外交、经济实力的积淀,包括新国都的前期建设。1004年,23岁的李德明从父亲李继迁手中接过党项羌的军政大权,相对父亲李继迁和建立西夏王朝的儿子元昊来说,他的许多政绩被父亲和儿子身上巨大的光芒所遮蔽。

西夏王国的形成

1005年,李德明得到了辽朝“西平王”的封号;1010年,又得到了“夏国王”的封号。两个不同名称的后面,蕴含了他的党项羌建国梦想,同时也体现出了辽国对他逐步立国追求的默许。 11世纪,李德明开始了建造一个帝国的试验,他模仿宋朝的经验改革一些官制。首先追认自己的父亲李继迁为“应运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其次,将灵州城中自己的住所按照宫室标准进行修建。最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营建新都,取名兴州,这里后来成了西夏王朝的国都兴庆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