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人参汤

 刘建湘 2018-06-16

方歌: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后煎痞利尝,桂草方中皆四两,同行三两术参姜。

相关条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方组: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煎服方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桂枝人参汤应用案例23


1、浙江省薛晶医生案例:

患者:潘金梁

性别:男

年龄:49岁

初诊:9月7日

胃痛,疼痛时会牵扯左腋下,7月余。胃部拒按,喜热饮,冷饮喝过后则诱发胃痛加剧,咽部有多痰感。饥饿时更甚,人疲劳,提不起精神。胃纳好,二便正常,舌瘀紫,淡胖有齿痕,边尖均有齿痕。

处方:桂枝人参汤原方

方组:桂枝60g 炙甘草60g 白术45g 党参45g 干姜45g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剂量:五剂

复诊:9月12日,胃痛及牵扯痛已基本感觉不到,人也有力气了。

原方再进五剂

治疗效果:痊愈


2、河南省陈晓艳医生案例:

患者:夏某

性别:女

年龄:36岁

初诊日期:2015年10月11日

诉已连续两个月未来月经,当时给予中药加黄体酮治疗,后十余天未见效果,遂到专科医院彩超检查,示内膜太薄,医生说近期不会来月经。

二诊:10月30日,脉细,舌红,苔少,因为刚从南阳学习回来,让我想起了仲景先师的桂枝人参汤。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桂枝60g 炙甘草60g 白术45g 党参45g 干姜45g 制附片15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11月2日诉:三剂药喝了两剂月经就来了。

医者按:这让我想起涂老师说的看人不看病,人自身的机能调好了疾病自然就没有了。


3、湖南省沈俊医生案例:

患者:何某

性别:男

年龄:13岁

初诊日期:2015年8月10日

喜欢吐痰;舌质淡,苔薄白,滑腻,边齿痕,形体较瘦,挑食,喜欢吐痰已经七个月左右,加重有十几天,近段时间喜欢带甜味儿的饮料,感觉口无味,大便稍溏。

辨:脾阳不振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桂枝3包 党参1包 炙甘草4包干姜2包 砂仁1包 白术1包(由于使用的是超微中药,按照含量使用原方原量)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

服用方法:冷水调匀上述药粉,沸水冲泡,半小时后温服。

辅助治疗:三棱针挑刺四缝穴,挤出少量血液

二诊:8月17日,自述已好八成,

调整处方:上方加附子1包

效果:五剂后电话回访,已完全恢复,不再喜吐痰。


4、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甘某 南阳市人

性别:女

年龄:49岁

初诊日期:2015年4月11日

多年来苦于腹胀,大便溏,打嗝,其打嗝声,接连不断,声音沉闷,间亦有响亮者。不欲饮食,睡眠一般,小便可,舌淡白,苔白腻,脉沉微细。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制附片

方组: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45克白术45克 干姜45克 制附片15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嘱忌食绿豆类制品。

二诊:4月24日,诸证均有明显减轻,但在诊察舌脉时,仍闻及数次嗝声,心下按之略显不适。

调整处方:上方加枳实30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后来约两周后,带其孙女来诊,特询知已不再打嗝,并云所有症状全部消失。

相关条文:《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5、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刘某 唐河县人

性别:女

年龄:58岁

初诊日期:2015年2月9日

数日前吃辣椒后,舌体疼痛难忍,治疗无效,淡红舌,苔剥脱,脉缓。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制附片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党参45克 白术45克 干姜45克生姜45克(切片)

剂量:二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嘱忌食绿豆类制品,停服清热解毒类药物。

二诊,舌体已不疼痛,舌苔略微长出一些。

原方两剂

相关条文:“《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6、安徽省苏昌富医生案例:

患者:严某

性别:女

年龄:36岁

初诊日期:2015年5月11日

体重41kg,身高165cm,胃病反复发作,纳差,眠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大便秘结,数日一行,小便可。

诊断:脾胃虚寒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30克 桂枝60克炙甘草60克 白术45克 党参45克 干姜45克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3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所有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


7、安徽省苏昌富医生案例:

患者:兰某

性别:女

年龄:36岁

初诊日期:2015年3月24日

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十天效果不佳,因不想做手术,故来我处求诊。

查:面白,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非常明显。

辨:寒湿型阑尾炎

第一次经方讲座的时候涂老师讲到过,寒湿型阑尾炎用桂枝人参汤,湿热型阑尾炎用大黄牡丹皮汤。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白术45克党参45克 干姜45克 制附片15克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所有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


8、湖北省汪保方医生案例:

患者:余某 湖北石村人

性别:女

年龄:56岁

初诊日期:2015年3月

苦于严重失眠两年,每晚辗转反侧不得入眠,多方求治无效,心情烦躁,纳一般,二便可,舌淡红,苔花剥,局部厚腻,脉沉细。

按脾虚论治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党参45克 白术45克 干姜45克寇仁15克 砂仁15克 合欢皮1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效果:一剂后,症状大为减轻,家属形容为“睡的如死狗一般”

前后共进十剂,失眠症状完全消除,至今未再复发。

编辑者愚按:以桂枝人参汤加合欢皮治疗此例失眠,说明经方即辨病亦又辨证,如《伤寒论》正文题目“辨…………病脉证并治”,即是明证。


9、安徽省苏昌富医生案例:

患者:李某

性别:男

年龄:82岁

初诊日期:2015年2月17日

某三甲医院诊断为肺癌中晚期,前列腺癌;舌红,脉细,便秘,纳差,眠差,双下肢疼痛不能自立。

治疗思路:以调理脾胃为主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60 炙甘草60 党参45 白术45 干姜45

剂量:十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二诊:双下肢不疼,能直立行走50米左右,其他症状均不同程度好转

效不更方,上方十剂。

三诊:所有临床症状都非常好,能在自家转着玩儿了

原方再进二十剂


10、湖南省符林俊医生案例:

患者:符某

性别:女

年龄:56岁

初诊日期:2015年3月19日

自诉:白天稍微劳动一下大汗淋漓,晚上醒来后汗流浃背;稍微干一下重一点的体力活就流汗,全身无力。

查: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舌体偏胖,纳可,大便正常,小便频数,汗多,夜梦多,左右寸脉独高,有结代脉象,医院诊断左心室肥大。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附子2包 肉桂6包 白术4包 炙甘草60克 人参4包 干姜4包(部分中药使用超微粉,按照含量用原方比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两碗半水与炙甘草煎成一碗半,然后冲超微颗粒,盖上十分钟左右,分两次温服。

效果:3月25日复诊,出汗问题已解决,上山上干农活也有力气了。


11、贵州省周东升医生案例:

患者:周某 贵州水城人

性别:女

年龄:43岁

初诊日期:2015年3月18日

自诉:身软乏困,一月余,春季期间饮凉茶一件后,出现身软乏力,腰痛,双下肢如灌铅,提不起腿,全身怕冷,中午晚上饭后特困,必须上床躺俩小时才能起床活动,自觉生活非常痛苦,纳差,二便可。

查:舌质淡,苔厚腻,脉沉细。

处方:桂枝人参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

方组:桂枝30克 炙甘草30克 干姜20克生白术20克 党参20克 制附片15克 麻黄15克 细辛15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三十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忌:生冷之物,绿豆及绿豆芽。

二诊:身软乏力,纳差,明显改善;腰仍冷痛伴下坠感,晚饭后仍困,但能坚持住,可以不上床躺,服药期间出现手足心冒冷汗,身上皮肤出现疹子,似水泡,时起时消,但不痒。

调整处方:桂枝人参汤加茯苓附片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30克 炙甘草30克干姜20克 生白术20克 党参20克 茯苓40克(后来考虑这里茯苓用30克更为合理些,但当时用得就是40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二十分钟,分三次温服。

三诊:纳差,腰冷痛消失,日常生活无困倦,但晨间登山运动体力不支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附片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30克 炙甘草30克干姜20克 生白术20克 党参20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二十分钟,分三次温服。

效果:五剂药后患者专程前来告知,生活一切正常,比生病前精神更佳,登山晨练已无任何不适。


12、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刘某 唐河县人

性别:女

年龄:67岁

初诊日期:2015年1月21日

症状:久患大便溏泄,每日数次,治疗乏效,眠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

处方:桂枝人参汤(一半量)加制附片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30克 炙甘草30克 党参20克 白术20克干姜20克 白蔻仁15克 砂仁15克 生姜45克(切片)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 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1月28日再诊:由其老伴前来代述,‘惊呼此方神效’,腹泻止,大便每日两次,已成形。

处方:原方三剂。


13、福建省冉小春医生案例:

患者:谢某 晋江某地城管大队长

性别:男

年龄:52岁

初诊日期:2014年11月21日

症状:患糖尿病十余年,失眠,烦躁,纳差,口干,形体消瘦,面色暗黄,精神萎靡不振,几乎不能正常上班,小便频数,大便溏薄,一直在服降糖药,但血糖仍高居23、1左右。舌体胖大,有淤斑,边齿痕,苔白腻,脉迟缓无力,尺部尤甚。辨为脾肾两虚

处方:桂枝人参汤合真武汤

组方:制附片30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党参45克 白术45克 干姜45克白芍45克 茯苓45克 生姜45克(切片)

剂量:十剂 (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每付药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再诊:十剂后,自觉不适症状有所减轻,嘱停服降糖药,再进原方十剂
三诊:血糖降至7、6,体重有所增加,失眠,烦躁,纳差,便溏等不适症状基本消除。现血糖稳定,所有不适症状得除

嘱:服金匮肾气丸,避免过多熬夜。


14、福建省刘德胜医生案例:

患者:苏某

性别:女

年龄:15岁

初诊日期:2014年8月

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已两天,患者素无他病,考虑当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惧怕手术。刻下,淡红舌,薄白苔,脉略紧,二便,眠纳无异常。

处方:桂枝人参汤

组方:制附片15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党参45克 白术45克 干姜4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二诊:自觉所有腹部症状消除,但触诊以重按时则仍有不适感觉,原方再进三剂

注:结果检查未再发现异常。

嘱:以附子理中丸巩固疗效,平时忌生冷凉物。


15、福建省刘德胜医生案例:

患者:熊某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康美镇人

性别:女

年龄:2岁

初诊日期:2014年9月

症状:腹泻一年多,每日腹泻三次,有时饭后即泄,久治无效。刻下面黄,消瘦,淡红舌,苔薄,指纹因患儿不配合,未能详查。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此处用原方一半量)

组方:制附片15克 桂枝30克 炙甘草30克党参20克 白术20克 干姜20克白寇仁15克 砂仁15克 生姜5片

剂量:三剂 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 少量多次分温服用

效果:服完第一剂后患儿大便即恢复每日一次,质稠。第二剂服完患儿大便恢复正常。

后为巩固疗效共服十五剂,至今未再腹泻。


16、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潘某

性别:女

年龄:38岁

初诊日期:2014年12月1日

症状:主诉口臭多年,杂治无效,甚为苦恼,近来月经量少,右侧腰部不舒,小便频,舌淡红,边齿痕,脉缓。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15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45克 白术45克干姜45克 白寇仁15克 砂仁15克 生姜45克(切片)

嘱:忌食绿豆类制品苦寒类药物 患者疑惧要热,恐加重口臭,嘱放心服用。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分钟 分三次温服

再诊:12月15日 口臭大减,小便频亦减,腰仍不舒

处方:原方七剂

效果:口臭得除


17、山东省吕滨愉医生案例:

患者:茯某

性别:女

年龄:1周岁7个月

就诊日期:2015年9月8日

患儿家人代述,患儿一周岁断奶,断奶后患儿一直没有长身高和体重,平时患儿只吃肉,胃口不好,经常感冒,感冒后都要输液一周。

查:舌淡红,苔白腻,指络青,口气重。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1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白术20g 党参20g 干姜20g 砂仁15g 蔻仁15g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口服并予以直肠注入)

忌:食绿豆类制品、清热解毒类药物。

治疗效果:吃完三剂家人前来告知,患儿胃口好转,开始主动要东西吃。七剂后,告知,患儿蔬菜、水果、馒头等均吃,胃口良好。




18、江西省曾志俊医生案例:桂枝人参汤加砂仁治疗严重腹泻

患者:万某

性别:女

年龄:46岁

诊断日期:2015年 12 月14日初诊

自诉昨天回家受寒,又吃葛粉肉丸后出现剧烈腹泻,无呕吐。测体温正常,現仍腹泻几次,水样便,少苔,舌质暗,脉沉细 , 心下悸,余无异常。

用方思路:无热恶寒病发于阴,下利则为太阴病。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砂仁

方组:党参45克 苍术45克 干姜45克  桂枝、炙甘草各60克  生姜切45克 砂仁20克       

煎煮方法:以水1300毫升,先泡15分钟,水开后35分钟,去滓,分温三服。

治疗效果:一剂则愈

 

19、浙江省薛晶医生案例:桂枝人参汤治疗胃痛

患者:潘某

性别:男

年龄:49岁

初诊:2015年9月7日

胃痛,疼痛时会牵扯左腋下,7月余。胃部拒按,喜热饮,冷饮喝过后则诱发胃痛加剧,咽部有多痰感,饥饿时则胃痛更甚。人疲劳,提不起精神。胃纳好,二便正常,舌瘀紫,淡胖有齿痕,边尖均有齿痕。

处方:桂枝人参汤

方组:桂枝60g 炙甘草60g 白术45g 党参45g 干姜45g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复诊:9月12日,胃痛及牵扯痛已基本感觉不到,人也有力气了。

原方再进五剂。

治疗效果:症状消失,痊愈。

相关条文:“《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20、湖北省舒兴国医生医案:桂枝人参汤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患者:张某 襄阳人

性别:男

年龄:32岁

初诊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主诉:胃胀,怕冷,大便每天少则五到六次,多则十余次,不稀,此病已四年。在医院做过胃镜和肠镜检查没有器质性问题。

查:舌苔白,舌胖,舌质淡。脉弱、缓。

辩证:脾胃虚寒。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组方:制附片15g 桂枝60g 党参45g 炙甘草60g 白术45g 干姜45g

剂量:5剂(每日1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冷水泡30分钟,水开后再煮30分钟,去渣分三次温服。二诊:2016年4月2日,述:大便每天两次,成型,就是屁太多。效不更方,再开五剂。

十天后来述,大便次数现已完全正常(每日1一2次),胃也不胀了,屁也少了。

 


21、江西左文锋医生:桂枝人参汤加味治疗腹泻

患者:刘某

性别:男

年龄:13个月

初诊日期:2016329

腹泻5天,加重2天,三天前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输液,而后腹泻加重,日解8-12次,质稀,味酸臭,泡沫样,流清涕,纳食差,腹部稍鼓,触及偏软,肛周不红不肿,舌淡苔白腻,指络淡红,浮,现过风关

辨六经:太阳太阴合病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药:桂枝30g  炙甘草30g 白术20g  炮姜20g 党参20g 砂仁15g 白蔻仁15g 制附片15g 生姜50g 苍术15g 神曲15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疗效:药服一剂,腹泻减,日解三次,质稀,纳食增,药尽剂则病愈,二诊予补脾七号七剂调理脾胃。


22、河南单团结医生医案:桂枝人参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

患者:王某

性别:女

年龄:46岁 鹿邑县人士

初诊日期:20161118

慢性胃炎,胃胀,胃隐痛,纳差,大便干,23日一行,睡眠差,走路气喘,双下肢无水肿,脉沉弱无力,舌淡红,苔白薄,月经可,浑身没劲6月余,在其它地方治疗疗效不佳。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肉桂60克 炙甘草60克 人参45克 生白术45克 干姜45克 大麦芽30克 生黄芪30

剂量:十五剂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2016127号电话随访以前病症痊愈,患者十分满意。


23、河南单团结医生:经方治疗腹胀满有奇效!

患者:吴某

性别:男

年龄:80

初诊日期:201761

鹿邑县马铺镇人士,腰部损伤引起腹胀满,在医院住院数天,下胃管排气有好转,拨掉胃管腹胀满加重,卧床不能动,后经别人介绍前来本诊所就治。痛苦面容,大小便可,眠差。脉沉弱,舌苔薄淡红,有裂纹。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处方: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45克  生白术45克  干姜45克  制附片15克  大麦芽30克  黄芪45克  生姜45克  

效果:服药第二天症状大减,第五天痊愈,患者连声说“中药真神奇!”为表心意特送锦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