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父爱|恩情似海,厚德如山载。

 WENxinHANmo 2018-06-17

诗摘词选

带你品味诗意人生



父爱



如山


西江月·戊戌父亲节有怀

作者:幽幽清香

 

五十三年瞬息,春秋岁月飞梭。

生前荆棘任消磨,名利几曾问过。

 

寒夜枕多清梦,如山父爱长歌。

难承孝义奈情何,泪洒椿庭知么?

注释:词填写于2018.06.12.

 

丁酉父亲节感怀

作者:幽幽清香

 

严恩乘鹤已多年,毎顾椿庭泪落泉。

瘦影曾融钢水下,慈容已嵌树碑前。

助人不变功应记,处世无求名未传。

若许灵鸦忠孝事,再修父女一场缘。

 

怀念父亲

作者:孙晓廷

 

忆往梦牵魂,书箱抚旧痕。

挥戈襄国运,斩棘报天恩。

余暇宽严溢,多情爱恨存。

坦然留背影,清逸嘱儿孙。

 

西江月·致敬父亲

作者:张殿军

 

仗义扶危济困,乐施行善德高。

风霜雨雪一肩挑, 足下沧桑多少?

 

岁月无情荏苒,寒来暑往操劳。

园中小树细心雕,喜见结桃相报。

 

清平乐·父亲节感吟

作者:阿梅

 

恩情似海,厚德如山载。

善目慈眉藏大爱,更有淳淳教诫。

 

皆言天宇苍茫,我说父爱无疆。

畴昔操劳染病,艾年祈愿珍祥。

 


父亲节之憾

作者:刘瑞麟

 

父亲节到内心空,想后思前憾味丰。

为子无能酬爸爱,生儿未把路铺通。

 

父亲节感怀

作者:李庆林

 

家父仙游十四春,时今脑海笑容真。

莫谈节日如何过,无限追思是老亲。

 

记忆中的父亲

作者:胡先知

 

酷暑肩挑竹蔑箩,公粮一担步如梭。

汗流皱脸人非倦,饮碗凉皮又扮禾。

 

致父亲

作者:巫云根

 

一世清贫两袖风,平生独爱酒三盅。

洁身自好亲朋赞,苦度春秋志不穷。

 

为父(献给父亲节)

作者:肖汉斌

 

鬓霜齿豁步蹒跚,犹自心雄不畏难。

舐犊将雏常入梦,我当何日百忧宽。

 


父亲节感吟

作者:阿梅

 

一生劳碌倍艰辛,重担肩挑老父亲。

垄上诛锄披冷月,田间割麦伴星辰。

繁霜趁作新斑鬓,瘦面难为旧岁春。

历尽人间风雨事,安贫知足性情真。

 

父亲

作者:霍庆来

 

经风沐雨历沧桑,苦辣酸甜自品尝。

暑去寒来额生皱,星移斗转鬓添霜。

幽怀大爱心头暖,醉忆深恩梦里香。

乐度天年儿所愿,拳诚敬祝福绵长。

 

寄怀父亲节

作者:鸣山栗子(九江)

 

早想吟歌唱父亲,心头酿有报恩醇。

寒门养育都因苦,善事帮扶不惜贫。

青壮艺精传梓里,老年勤俭守鳏身。

福来但愿天长久,儿盼高堂百岁春。

 

我之仰敬—献给不一样的父亲节

作者:铁卷诗兄

 

诺守巅峰百望中,巍峨世代亦称雄。

云浮丽彩帔佳景,日照斜姿挽碧穹。

秀尽阳刚思盛举,削平朗峻隐骄崇。

凝神必得朝天势,再向辉煌故此隆。

 

父亲

作者:杨业光

 

贫寒半世不蹉跎,搏命凡尘苦乐多。

陌野扬鞭耘夕月,冰湖结网枕清波。

走乡画像餐风雪,击鼓登台赋楚歌。

赢得丹青名雅兴,梅兰菊竹耀襄河。

 

父亲节有寄

作者:吕万昌(北京)

 

莺啼柳绿百花红,父影萦怀忆不穷。

济世悬壶三县雨,惠民行善八旗风。

襟凝药典胸中慧,墨逞狼毫笔下雄。

欲遣心香通两界,诗涵孝感敬家翁。

 


又见父亲

作者:罗江冰

 

古壑幽深兽啸天,大军挺进起炊烟。

雨中砍树搭茅舍,月下耕犁绘麦田。

兴建学堂十载苦,点燃希望百童欢。

满园桃李争春色,烈骨忠魂也戍边。

注:2018年330日,《界江之都 萝北历史文化》采编人员,到名山农场收集素材,场史馆陈列着农场教育奠基人罗爱民事迹,感怀。写于次日晨0548

 

父亲节哀思并序

作者:柏舟

 

去年6月19日“父亲节”,我去医院看父亲,625日,父亲病逝于杭钢医院。今年的父亲节又要到了,一周后就是父亲的周年忌日,我将回杭州祭奠,赋诗以表达我的哀思。

 

适逢忌日缅追思,又是一年霪雨时。

春去江南花落尽,魂归梦里月来迟。

余音爽朗冰心彻,遗貌朦胧泪眼弥。

窗外今宵闻滴沥,声声诉与故人知。

 

贺新郎·父亲节追思抗日家史感赋并序

作者:柏舟

 

清明期间在杭州读到族侄柏立勤所撰记述我的祖父、伯父和父亲抗日事迹的文章(“一门三父子,同谱抗日曲”登载于《今日泗州》2015124日副刊),大为感动。以前只知道父亲早年参加革命,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立过功,成了国家干部。但对祖父和伯父的事迹却并不知晓,父亲也从未提起过。对抗日家史的了解,使我心中难以平静,数月挥之不去。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又父亲节将至,填此曲以述怀念。

 

淮泗流经地。

莽平川、泽皋万顷,沃田千里。

勤俭渔耕齐望岁,①故国狼烟又起。

祖携父、壮怀明志。

宁与倭儿拼玉碎,斗敌顽、慷慨真名士。

孙侄子,是吾辈。

 

尘蒙七十年前事。

漫追思、悠悠累世,②毓秀云绮。③

忠义家风长铭记,热血于今犹沸。

后来者、自当鞭励。

柏浦荷风乡景在,④碧山堂、⑤祠庙增煌炜。

奋击楫,中流誓。

 

①望岁:盼望丰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杨伯峻注:“岁谓丰收。”唐褚亮《享先农乐章·舒和》诗:“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②累世:数代;接连几代。《荀子·荣辱》:“又欲夫餘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后汉书·孔融传》:“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③毓秀:祖父名“毓峦”,伯父名“锦秀”。我柏氏族谱所用字辈排行至我祖父辈、父辈二代正当“毓”字辈、“秀”字辈。

④柏浦荷风:泗州八景之一。在泗州北五十里的“柏家湖”,每当荷花开放季节,清香馥郁,别具一番情趣。宋代就有文人雅士于湖上划船,赋诗颂之。久经沙淤,尽为农田、村舍所占。

⑤碧山堂:柏姓一族的宗祠堂号,出自唐朝柏贞节(一名柏茂琳)的典故。唐朝大历年间,四川夔州节度使(都尉)柏贞节,年轻睿智,聪敏好学,多次立下战功,受到皇帝的嘉奖受封,守卫夔州要塞,后隐居碧山,人称“碧山学士”。大诗人杜甫流落四川夔州,节度使热情款待,结为义兄,多次赠诗留墨以表寸心。如“碧山学士”、“柏学士茅屋”等。杜甫《送柏大世兄》诗云:“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后人为纪念,即以“碧山堂”为祠堂号,传衍至今。现在安徽、江苏,四川、河南、山西等柏氏族人多用此堂号,红白喜事,或有家族大的活动都会标明“碧山堂”的封贴。各地所建碧山堂风格不同,字辈排行也有分别。安徽泗县碧山堂,由柏法宝于明朝洪武间从山西临汾府曲沃县迁至安徽宿州泗县赤山里建村,即今之泗县山头镇大柏街。在清朝建宗祠,创柏氏学堂,民国期间重修,在文革时期被拆除。后人在1990年代又集资重建“碧山堂”。


图片源于网络,格律自行审核

诗词格律(诗词常识名家谈)

作者:王力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