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追求,正能量传播; 拿感情交友,用艺术论文; 愿真心切磋,求共同发展;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 端午节专集 第一卷 端午节雅集 (感谢赵玉平先生首唱并不辞辛苦收集和整理稿件) 端午节怀屈原 文/赵玉平 艾草榴花奈几多,秭归烟雨影婆娑。 千年幽恨思兰句,十里残垣吊汨罗。 天问九歌留百世,离骚一曲夢蹉砣。 潇湘自古埋忠骨,江水东流逐逝波。 和玉平《端午节怀屈原》 文/邓汉章 仰望星空泰斗多,灵均辞赋自婆娑。 问天本欲抒幽愤,怀瑾却甘沉汨罗。 节到端阳思粽米,舟闻锣鼓起锚砣。 几人能享千秋祭,江共民心万里波。 次韵玉平兄《端午节怀屈原》 文/高福林 自古贤良遗傲多,峨冠博带梦娑娑。 楚骚一抱骚终了,天问千枝问毕罗。 可恨湘灵蒙雾重,奈何山鬼得形跎。 龙舟竞渡风来好,知否能归逝去波? 步韵【端午节怀屈原】 文/王沁慧 欲动花枝插满多,初移艾叶柳婆娑。 香陈凤辇人声沸,粽队龙舟酒韵罗。 端午离骚归梦季,嘉辰风雅远思砣。 重还苍海催红雨,再度乾坤荡绿波。 次韵墨雨窗巜端午节怀屈原》 文/杨鸿韬 血染榴花入梦多,忠魂湘累舞婆娑。 千秋谁解忧时泪?万代相传吊汨罗。 滚滚长江奔浩荡,悠悠岁月潜蹉跎。 诗人自有英雄气,抛掷头颅挽逆波。 再步墨雨窗端午诗原玉 蒲酒雄黄故事多,龙舟竞渡旝娑娑。 世间自古多渔父,仕族终究少汨罗。 追梦长歌情缱绻,离骚痛饮恨蹉跎。 年来端午莫轻负,曲水流觞咒逝波。 依韵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文/朱振林 披发狂歌怨愤多,问天怀璧苦摩娑。 谣谗灭顶临汤镬,求索投躯赴汨罗。 九死弥坚听复魄,一心无悔任磨砣。 流香角黍龙舟竞,辟芷秋兰悼逝波。 依韵和玉平师兄巜端午节怀屈原》 文/李红彬 端午时逢思绪多,秭归江水泪婆娑。 怀沙绝笔洒华夏,谋国馀魂流汨罗。 忠骨大夫忧国志,清心贤者对庭歌。 千秋辞赋后人说,诗颂三闾掀浪波。 和玉平师兄《端午吊屈原》 文/韩耀 暮霭空能锁汩罗,先贤正气憾江波。 文才传世尊诗祖,节操历朝仰圣模。 三闾清明除弊政,怀王昏暗妒才多。 屈公今应销惆怅,听取中华起浩歌。 依韵玉平师兄《端午吊屈原》 贤士清明美誉多,频挥彩筆舞婆娑。 纵观历史惊心魄,遍布伤痕哀汩罗。 放眼星河无怪迹,浮生洞达有磋砣。 榴花亦解人间恨,岁岁端阳带血波。 依韵和玉平老师《端午节怀屈原》 文/雁森 端午悲思特别多,锦笺蘸血眼婆娑。 紫箫咽噎鸣离恨,香粽芳幽寄汨罗。 醉楫龙舟心苦涩,梦吟橘颂泪滂沱。 诗风辞韵流千古,求索天河踏碧波。 步韵师兄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文/武建东 不尽情怀所得多,美人香草两婆娑。 觅诗有处流清韵,报国无门投汨罗。 万古潇湘空寂寞,千秋岁月一蹉跎。 骚魂昔日奔腾句,翻作至今新绿波。 和答师兄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骚魂已逝两千年,五日重尝角黍鲜。 争渡歌中雷鼓急,划揪声里浪花延。 于今不失美人韵,自古长留香草篇。 万顷投身悲故国,碧波依旧荡龙船。 再答师兄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楚乡遗俗竞龙舟,鸣鼓声中逐碧流。 悲叹冤魂终作古,浪传骚体任消忧。 每逢重五粽香溢,更惜当时吟兴稠。 何处相寻独醒处,汨罗江上复悠悠。 三答师兄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沉死汨罗何处逢?骚魂有寄独从容。 楚臣千古恋家国,诗意满腔成雅宗。 绣口流香因解粽,轻舟竞渡似游龙。 并非都是先贤事,欲效孤忠报九重。 四答师兄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风物依然荆楚乡,两千年史那堪忘。 忧怀屈子无从寄,浪漫篇章亦自伤。 直到飘摇独遗恨,平添寸断是衷肠。 自沉于水何悲壮,长使英雄泪满裳。 和答玉平师兄《端午节怀屈原》有感并寄福林、玉平二师兄 格调雅深知不同,只缘立意各成风。 复吟端午老诗里,五和书窗新月中。 已逝青春多酒梦,即将白发共诗翁。 奈何有句人千里,弟欲寄怀兄更雄。 再步师兄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韵 毕竟当时遗恨多,壮怀无那自摩娑。 酒浇思梦刨鱼腹,诗赠冤魂投汨罗。 以往狂歌多自在,向来兴会共磨跎。 不挠屈子流传久,从此心生万丈波。 次韵玉平君端午弔屈 文/张贻琏 汨水千秋抱憾多,艾蒲酬节郁婆娑。 未将冤魄洗清净,致使斓斑遭网罗。 舍命忠君缘幻想,抛钱役鬼自蹉跎。 湘灵鼓瑟冯夷舞,融入潮头叠叠波。 依韵和赵玉平老师《端午节怀屈原》 文/陈港贤 上苍五月泪滂沱,忍看人间浊浪多。 几代忠贞家国璧,千秋悲怆汩罗河。 离骚不见臣清醒,天问岂闻君放歌。 一曲怀沙空震憾,孔方依旧是哥哥。 依韵赵玉平《端午节怀屈原》 文/王龙生 绿水青山恁是多,风临溪涧柳婆娑。 龙舟竞赛划轻桨,米粽沉江祭汨罗。 天问声声叹国耻,招魂字字泪滂沱。 九歌忧愤传千古,唯有离骚逐逝波。 步韵和玉平兄《端午节怀屈原》 文/詹强 出国谋生三十多,龙舟难见泪婆娑。 忠臣刻恨留幽梦,游子含情寄汨罗。 一部离骚韵遥远,千年华夏步蹉跎。 祖传自有雄黄酒,防腐驱魔推绿波。 端午(步韵玉平老师) 文/潄玉 沉水香销抱恨多,荆江楚柳自婆娑。 遗芳九畹啼湘竹,彤史千篇话汨罗。 夜黑芝兰凭蹂躏,巢空稼穑任蹉跎。 怕闻屈子歌山鬼,愁入洞庭第几波。 依玉平师兄韵吊屈原 文/傅祖民 重五将临风雨多,青蒲香草泪婆娑。 离骚壮曲明贞节,天问悲声泣汨罗。 正气凛然引知己,高标钦敬莫嗟跎。 缅怀屈子遥凭吊,觞酹楚魂千顷波。 次韵和赵玉平老师《端午节怀屈原》 文/赵莉勤 碧艾昌蒲处处多,浴兰曲糵醉婆娑。 九章哀郢悲荆楚,天问昆仑吊汨罗。 何处招魂香草地,当年呵壁怪石砣。 楚江遥祭贤忠烈,舟楫成诗斡韵波。 戊戌端阳怀屈子步韵赵玉平老师 文/无解 再读离骚愤慨多,菖蒲艾叶泪婆娑。 忠君有道含余恨,报国无门坠汨罗。 当惜江山存迤逦,难留日月叹蹉跎。 满朝皆醉唯卿醒,宁作清流伴碧波。 和赵玉平先生《端午节吊屈原》 文/宋力 每逢仲夏思忠骨,九域纷纷忆屈公。 楚粽投江千载念,龙舟竞水万年风。 常怀贤士捐躯死,但恨奸臣惑主隆。 萧艾秋风枯萎尽,高山翠柏郁葱葱。 步赵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原玉 文/石友明 每到端阳祭吊多,缅怀三闾泪婆娑。 心关国运推山石,世有离骚恨汨罗。 仰古贤情怀浪漫,嗟纨绔岁月蹉跎。 吴头楚尾闻鼙鼓,竞发龙舟射碧波。 次韵和赵玉平师弟端午节怀屈原 文/王峰 自古忠臣进谏多,小人得势舞婆娑。 离骚悲愤留遗恨,绝命问天投汨罗。 留下楚辞深厚爱,谁知华夏步蹉跎。 神州终有英雄出,打虎拍蝇兴巨波。 依韵赵玉平老师巜端午节怀屈原》 文/伍乃博 端午追思祭奠多,节操碧血醉婆娑。 离骚倡义成传唱,天问遗冤涅汨罗。 忠侫由来分泾渭,毁誉自此化蹉跎。 一挥清袖了无影,浩浩人间踏浪波。 依韵赵玉平老师《端午节怀屈原》 文/傅瑜 暑月秭归风雨多,仰天一问泪婆娑。 菖蒲倒挂思平子,米粽沉江祭汨罗。 堪叹怀襄危社稷,忍教岁月枉蹉跎。 长江滚滚东流去,义愤难平万劫波。 注:平子,屈原名平字原。怀襄,系指楚国怀王襄王。 步韵赵玉平老师《端午节怀屈原》 文/冯庆亮 楚地从来名士多,梅枝竹影自婆娑。 感时常恨遇昏主,持节不移投汨罗。 兰芷辛荑应自许,九歌天问莫蹉跎。 忠魂虽伴怀沙去,长使骚人吊逝波。 步韵赵玉平先生《端午怀屈原》 文/高之广 艾碧榴红知几多,诗花词朵舞婆娑。 千秋忠烈赢端午,一袭青衫祭汩罗。 圆梦今朝生感喟,问天华岁不蹉跎。 骚魂惊望吟旌展,与唱龙舟醒世波。 步韵赵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文/刘书林 每忆前贤感慨多,菖蒲艾草舞婆娑。 一江泪水哀忠骨,百代龙人祭汨罗。 可恨昏君凭做乐,惋惜骚客现蹉跎。 中华又到舟楫赛,锣鼓催征划浩波。 端午感怀,步赵玉平先生韵 文/叶鹏飞 端午诗人思更多,且将文字舞婆娑。 湘君早已离中土,山鬼何须认汨罗。 不识离骚留感叹,哪知香草慰蹉跎。 楚江潇水埋天问,自愛龙舟抢锦波。 步赵玉平师兄《端午感怀》 文/叶爱莲 重五时逢苦雨多,湘江挽柳泪婆娑。 一腔悲愤凌霄汉,满腹经纶付汩罗。 凄凉文思甘放荡,雍容气度岂蹉跎。 含情荆楚埋忠骨,化作清泉共碧波。 端午节怀屈原,步韵赵玉平老师 文/李华 五月端阳习俗多,龙舟竞渡泪婆娑。 离骚留世缠墨客,梦影怀沙痛汨罗。 艾草粽香连落魄,湘江荻叶竟蹉跎。 前人报国孤忠处,两袖清风化白波。 戊戌端午有怀,步韵赵玉平先生 文/汪守先 一 抱石沉江憾恨多,千秋蒲艾泪婆娑。 大狐当道无雄剑,倦鸟归林有罻罗。 吐玉芝兰频蹈藉,怀忧文士正磨跎。 云稠雨暗煎湘楚,山鬼愁生百丈波。 二 幽客行藏哭笑多,迷天雾暗自婆娑。 愁边抆泪怀前哲,梦里投诗弔汨罗。 雨打蟠胸频砥砺,纸糊盛代苦蹉跎。 衔杯散髮长吟啸,不见神州起大波。 注:罻(wèi)罗,捕鸟的网。屈原《九章惜诵》:“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依韵和赵玉平老师《端午节怀屈原》 文/陈港贤 上苍五月泪滂沱,忍看人间浊浪多。 几代忠贞家国璧,孤身悲怆汩罗河。 离骚不见臣清醒,天问岂闻君放歌。 一曲怀沙空震憾,孔兄依旧误群娥。 依韵答玉平君端午弔屈子 文/柳芸 五月榴花红胜火,乾坤莽荡念蹉跎。 万山待月听湔雪,千水惊湍话汨罗。 角黍涵情思陨魄,龙舟竞渡舞娑婆。 洒行诗祖屈平怨,岁月留声洗劫波。 和赵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文/杨俊平 祭祀端阳寄韵多,香囊艾草影婆娑。 子规啼血经年似,诗颂怀沙几卷罗。 主睿何容臣佞幸,风清岂许日蹉跎, 无如浩唱强国梦,万舰齐发荡潏波。 依韵和玉平先生端午节怀屈原 文/张柏年 又到端阳遗恨多,为怀屈子泪婆娑。 龙舟载意流清韵,楚粽牵心寄汨罗。 叹得一声情未了,思来万古梦蹉跎。 诗吟不尽朝天问,求索还须逐浪波。 步韵赵玉平师兄《端午节怀屈原》 文/姜超英 自古良臣抱恨多,离骚一曲泪婆娑。 怀沙绝笔诠忠骨,天问奇文祭汨罗。 奸佞谗言遭国破,贤才进谏远蹉跎。 千年湘水龙舟竞,角黍留香华夏波。
第二卷 端午节特集 祭屈原 文/李红彬 端午年年祭屈原,汨罗江水挽歌喧。 奇才一代千般叹,浩气超然万古存。 端午祭屈原 文/李红彬 汩罗江水流,凭望忆难休。 挥笔朝天问,吹笙化月愁。 怀沙长叹志,橘颂独存留。 投粽祭诗祖,廉风振九州。 端午节怀屈原(新韵) 文/汪继桥 蒲艾悬门角黍香,龙舟竞渡又端阳。 涵闸河畔人声沸,屈子祠中诗韵长。 独效孤忠空饮恨,痴情浩气永流芳。 英魂垂范后昆志,追梦扬帆华厦強。 端午竞舟思屈原(新韵) 文/汪继桥 重五竞舟兴未央,招魂屈子悼国殇。 怀沙绝笔沉石恨,一卷离骚万载光。 双排短槳浪飞扬,望远思屈云海茫。 谏士文心千古颂,魂飞梦绕汩罗江。 端午有吟 文/吴兰卿 离骚一曲咏千年,昆裔痴迷世代传。 漫道屈公含恨去,怀沙自有后来贤。 端午 文/吴兰卿 年年端午灵均祭,万木葱茏百卉香。 粽露尖尖双髻鬓,艾依窄窄独门墙。 龙船竞赛争驰快,岸客呼声叫喊狂。 不见离骚诗主在,兮风兮雅永推扬。 游三闾大夫祠感怀 文/王峰 痛哀国难发悲吟,血写离骚泪雨淋。 三闾大夫神不灭,九章字句意涵深。 国王令尹已成古,屈子楚辞传至今。 法定假期端午节,忠魂永活在民心。 端午祭 文/王龙生 又临端午箬棕香,近祭胥门远汩湘。 屈子怀才投弱水,伍员挖眼挂城墙。 忠魂柳下横眉指,烈士昂头怒目张。 百姓国家齐飨奠,留芳千古美名扬。 端午怀屈原 文/赵英杭 虚空一问两千年,肝胆高标日月悬。 溘死流亡三极渺,顾难图后九思牵。 哲王不寤徒伤感,岐路回车敢息肩。 泽畔行吟长抱恨,缤纷变易亦潸然。 端午悼屈原(两首) 文/周瑞金 一 众醉何堪尔独醒,江边湖畔寄忠贞。 王心不悟臣心苦,汨水千秋泻恨因。 二 汨罗河上悼灵均,哀尽江南伤客人。 一赋离骚千古恨,三吟芳草万般珍。 家安国泰兴民族,城固军強慑鬼神。 极目城乡皆盛况,诗坛崛起继斯仁。 过端阳 文/武建东 年年有佳节,复又到端阳。 角粽缘屈子,离骚因楚乡。 美人与香草,酒梦共诗肠。 何处寻闲趣,当时喜野觞。 人间好传统,天下正弘扬。 虽未龙舟赛,却多云锦章。 异同于塞上,别样自西凉。 节不分老少,每过都激昂。 浣溪沙·端午节二首 文/王沁慧 一 密叶云丝绕果长,飞花山色绣衣裳。门前插艾粽飘香。 黍角玲珑情缱绻,龙舟浩荡意文章。屈原河上祭阴阳。 二 艾叶青青插万家,兰香淡淡迎千花。摘桃剥豆扯枝丫。 游子归来知劲节,高堂好句送新霞。斟杯敬酒满庭誇。 临江仙·端午抒怀 文/高文 又是一年新艾舞,离骚韵送空灵。九歌深切唱光明。浪涛流百世,风劲促前行。 气宇轩昂新时代,中华追梦长虹。谁持彩练海空腾?翼扬天问远,万里起鲲鹏。 端午时节祭屈子 文/王德禄 汨罗泪 汨罗五月梦徘徊,屈子缘何魂不来? 香粽投江为圣士,艾蒿悬户绝妖灾。 有归天问沉沙恨,无俗离骚大浪摧。 竞渡龙舟分碧水,谁于端午奉新醅。 端午 粽香难却忠魂恨,艾草安知屈子冤。 龙舞逐波端午日,泪飞江水诉千言。 满江红·屈子吟 端午时分,汨罗畔,悲风恨雨。屈子泪。九歌天问,山河无语。六十二年思怨曲,纵身玉碎神人诉。隽《离骚》,看墨韵情殇,鸾凤舞。 家国难,龙舟渡,君臣患,江涛怒。恨几多奸佞,疆裂君误。汉水苍茫归路阻,巴山遥远长川布。叹烈士,竟少力回天,飞流赋。 临江仙·屈原 恨恨楚江凄惨泪,忠魂何日回归?年年端午粽香飞,艾蒿庭院挂,龙舞浪中追。 一跃水中成玉碎,谁知含恨心扉?楚辞一部万年垂,《离骚》方问卷,世上几轮回。 鹧鸪天·端午祭屈原 文/赵玉平 汨水龙舟竞渡时,菖蒲艾草寄情思。 离骚赋就惊人句,天问吟成颂楚辞。 怀伟岸,忆崔嵬。怀沙抱恨正威仪。 潇湘傲骨千秋在,一代诗宗万世师。 题屈原(联) 文/李艳霞 太白少陵何足论之,孤忠伤去国,浪漫驾龙车,溯源子是诗骚鼻祖; 醉醒清浊唯在择耳,抱石投江流,纫兰远萧艾,启后魂为华夏脊梁。 题屈原 文/李艳霞 几回雪涕泪沾巾,楚客不堪遥望频。 兰芷含愁伤去国,烟云布障阻归人。 难为浊世从流俗,叵奈家山属暴秦。 悲莫悲兮汨罗水,招魂亘古大江滨。 浪淘沙·题屈原 文/李艳霞 烟雨楚江头,兰芷含愁,美人如隔下帘钩。别是春来春复去,难话绸缪。 鼓枻去渔舟,醒醉何求?最难本色不随流。谁解孤忠魂一片,亘古悠悠。 端午吟二首 文/丁书升 一 每逢端午祭忠贤,离骚九歌千古传。 屈原饮恨投汨罗,江水滔天又一年。 二 又闻端午粽米香,汨罗江水思念长。 重五国设法定日,爱国诗风华夏扬。 注:重五系指农历五月初五。 南京第十一届鸡鸣端午诗会 文/吴兰卿 六月江花漾碧涟,鸡鸣寺外咏声旋。 金陵一贯文为首,骚客从来德在先。 慨慨动容华夏梦,洋洋盈耳凯歌篇。 谁还盛世吟陈调,自有新词越古贤。 端午节感怀 文/李友华 青春年少去当兵,思念家乡粽叶情。 欣看湖舟千楫赛,且望锦标一心赢。 从军岁岁添银发,入警时时保国平; 祈愿崦嵫而莫迫,恐惶鹈鴂已先鸣。 缠粽 文/柳芸 彩线轻缠意蕴长,倏忽块垒堵胸膛。 乱丝抛向青苍去,秉笔尤由话国殇。 菩萨蛮·武昌行吟阁瞻屈子像 文/柳芸 东湖西岸烟波碧,四围秀水涛声急。斑竹泪潇潇,扫弦驱魍魈。 清癯飘逸魄,翘首呼天啧!千古一丰标,九歌舒九霄。 午日节抒怀 文/杨俊平 何日龙旗遍域插,朝朝暮暮眼巴巴。 行吟屈子离骚赋,不惦长沙惦四沙。 注:四沙指南海西、南、中、东诸沙群岛。 端午祭诗魂 文/雁森 其一 龙舟汨水寻仙迹,香粽多情绕楚湘。 恍见诗魂携鹤去,再吟天问断肝肠。 其二 荆湘灵毓藏诗骨,汨水多情葬楚魂。 千古离骚成绝唱,怀沙太息泪倾盆。 其三 求真探索关山险,遭贬犹思报国恩。 痛失荆湘心沥血,惟祈汨水濯清魂。 端午祭诗魂(中华新韵) 文/雁森 粽香何日醉龙门,汨水端阳祭楚魂。 殉道凌波惊乱世,问天求索唤昏君。 宁抛碧血濡青史,莫使丹心染垢尘。 辞韵诗风流千古,忠肝义胆照蟾轮。 端午有感 文/杨学军 残阳一抹漫江东,浪里龙舟祭屈翁。 渴饮诗泉心不老,千年天问续时中。 端午有吟 文/周恒旗 于江挥手握蝉嗡,再以蒹葭与粽融。 举目龙舟扬雪白,凌波汉子舞旗红。 狂风阵阵惊星斗,大鼓通通骇鬼雄。 此刻吟诗思屈赋,心情不与四时同。 忆端阳 文/武建东 端阳之日忆端阳,与共忠魂寄寸肠。 吟兴浓时怜楚客,汨罗深处怨怀王。 郢歌莫负于千古,奉祭原来在五凉。 几许楚骚缘去国,曾经悲泪洒沅湘。 端午有吟 文/石友明 年年午节赛龙舟,击鼓摧铙破浪搜。 遍有菖蒲当户插,穷将粽子汨罗投。 离骚天问满腔恨,楚舞吴歌到处羞。 信是穹苍怜浩魄,也教弦月下银钩! 门前风景雨来佳 总 顾 问:蓝 天 主 编:高福林 责任编辑:王亚梅 |
|
来自: WENxinHANmo > 《百卉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