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典添彩 让古籍生辉——喜读新书《〈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近年来,中华诗词创作队伍不断扩大,诗词作品海量涌现,很多作品虽然自称为格律诗词,但却经不起诗词格律标尺的验收。格律诗词的创作,对格律、音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要求极为严格。仅音韵一项就异常难于掌握。古人为了方便学习诗词韵律,编写了许多著作,尤其是清代康熙年间学者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和清代文学家李渔的《笠翁对韵》两书,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是学习对仗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读物。两书均采用平声三十韵编写,各韵部分别有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子对、七字对等,平仄交替,联联对仗,音韵和谐,节奏明快,音乐感很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同唱歌,多年来被列入国学系列儿童启蒙读物。这两本书同时也深受诗词爱好者和戏曲创作人员的青睐,被视为诗词写作参考的小型韵典。既然是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又不能太深奥,太深奥初学者不易理解。但又不能太浅显,太浅显则余味全无。优秀的读物一般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儿童读来不觉其深,教授读来不嫌其浅。车万育和李渔学识渊博,纵横古今,精通诗词歌赋,所著两书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其精美的语言多来源于古代典籍,或引用原话,或化用句意,可谓无一句无来历。读这样的书,那种诗乐般的语言,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着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以及山川景物、器用饮食、花木鸟兽等等。作者的神来之笔犹如一根奇妙无比的魔杖,引导着读者就像行走在山阴道上,处处可见异彩纷呈,移一步换一景,目不暇接地欣赏着沿途风光和品尝着美味特产。那份感觉,其清幽有如楼台赏月,其哀婉有如风摇柳丝,其惆怅有如见萋萋芳草,其流连有如闻马嘶声遥,还有那精致绮丽则如轻纱罗帐,伤感则如红烛含泪,凄艳时如子规啼花,幽患处如梦迷秋窗······读着读着,像是把人引进一座艺术宫殿,其中的各式各样的展厅星罗棋布,各种珍宝触目皆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仿佛其间隐藏着“参差十万人家”,个个在此大“竞豪奢”;随处都可看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是《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没有一个完整的主题,都是零金碎玉的堆积,不属于文学作品而属于工具书之类的韵书。它们像散落地上的一颗颗珍珠,不是用主题思想而是用音韵这根红线将其串联起来。尽管如此,作者仍能将其写得如此美妙,实属不易。但由于作者学识渊博,信手拈来,皆有依据,所以初学者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如果没有详细的注释,对书中的寓意若想真正理解,实在为难。 为此,新乡籍人士王润安和陈泓退休后本该在京赋闲,却自找“麻烦”,从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披沙拣金,剔伪存真,历时五载,反复揣摩遴选。他们说,好像穿越到三百五十年前,经常与两位先生良久对坐,聆听他们对汉语音韵格律及融会经典诗句的教诲。近日,他们编著的《〈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以下简称《探源精解》)已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夙愿。他们说, 车先生和李先生对他们二位这样执着地传承普及这两本音韵宝典,一定会在天堂颔首笑慰的。 《探源精解》不是简单地去解释各个词语的各个义项,而是重点放在探寻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去解密两位先生博采华夏经典诗文而融入自己韵书中的真正含义,展现的是其背后精深广博的文化内蕴。《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两书原文共一万多字,现在《探源精解》加上注释已多达三十三万五千字。作者呈献给社会的这部书,让读者读的不仅是韵书,而且是
“韵”外之优美的诗词和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为的是帮助读者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启发作者在诗词创作时的联想和想象。比如《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韵部中的“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两句,解释说,出句出自《南史·梁武帝本纪》,说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崇儒敬佛,在位时大兴寺庙,下令在皇宫旁修建同泰寺,并亲赴寺内,脱御服换法衣当和尚,举办佛教盛典,还连日讲经。对句“汉皇置酒未央宫”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说的是汉刘邦在未央宫建成后,曾置酒未央前殿,在大宴诸侯群臣时,捧玉杯借向其父敬酒说:以前大人说我是个无赖,置产业不如我哥刘仲,现在我取得的业绩与哥哥相比,谁的多?殿上群臣皆乎万岁,大笑为乐。读者了解了这些历史后,肯定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再如《声律启蒙》上平声五微韵部中的“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两句,不但解释了诗意,而且还举出有关诗句进一步说明这些句子是化用了何人作品。在对出句解释过“日落时的云彩像锦绣一样舒展在天空里”之后,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化用了明人李梦阳《平波寺》中
“西山万佛寺,灿若舒锦绣”的诗句。阐释对句时所用的方法与出句相同。在这里,读者不仅学习了诗词韵律,而且又扩展了自己的知识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