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继颖 | 田畴夏花

  清泉 2018-06-17

采薇读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来自兰心一叶 06:37

感谢采薇老师诵读!

诵读的文章早已发过,建议听完再读下文。

端午了,祝福各位安康吉祥!

也祝福天下的父亲们节日快乐!

不忘初心,我永远是田野里长大的女儿。






田畴夏花

文 / 王继颖



初唐诗人郭震作有一首《米囊花》:“花开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管弦过青春。”米囊花就是罂粟花,唐人或许还不知从罂粟中提取鸦片,却知道罂粟花虽大而艳丽,但只能供观赏,实在不如田间禾黍之类作物,虽“不闻管弦”,花事寂寂,却能济民于温饱,默默无闻地繁衍,让人类代代生息。

作物花开的宁寂,在夏日尤为明显。燥起来的阳光是田畴扉页的标题,浓浓淡淡的绿是田园夏曲的主旋律。小小麦花,乳白中带一点儿黄,像雏雀嘴上半透明的膜,虽有花儿的形状,却柔弱娇小,如一只只微形的铃铛,花期又极短,碧浪起伏间,很少有人注意她们的花开花落。似乎只有几日不见,印象里清风般柔软的嫩苗就挺拔成穗壮粒饱的麦株。金黄的麦野,是挥汗如雨的浇麦农人最平实的希冀。

几行秧身茁壮的胡萝卜,头顶白花,像结实泼辣、不施粉黛的农家女,谈不上精致典雅,自有一番天然雕饰的质朴无华。花谢结籽,几行素淡的白花,让人看到胡萝卜蓬勃桔黄的丰收秋景。

西瓜花、番茄花、大豆花、玉米花……这些不事张扬的夏花,是不畏沙尘不怕酷暑的先锋,开在炎阳下,摇在风雨中,谢在热浪里,花期短,花香淡,花形简单,花色也与雍荣华美无缘。她们身后紧随着浩浩荡荡果实的队伍,那些果实,饱人肠胃,诱人唇齿,绵延留香于尘世。

那一年,每天,和几个老师坐车往返于支教路上。支教的小学在僻远乡村,坐车的寥寥无几,我们的票价又都折了半,在这条路上跑车实在挣不了几个钱。司机是当地乡亲,广阔田畴,也有属于他们的一片田,一片夏花。

那天黄昏,我们因事没及时出校门等车,末班车司机以为我们已坐前一班车回城,便开车离开。我们赶到公路边,车早没了踪影,几个人愁眉不展。城里归来的末班车司机,正准备开车回家,得知情况后赶紧招呼我们上车,一边打电话联系返城的司机一边载我们到近路上追赶。返城的师傅接到电话,原路调转方向回来接我们。两位师傅都怕我们回家太晚,急急火火开车,两辆车走岔了路,等再联系时车都已多跑出二三十里。二十多分钟后,我们终于坐上返城的末班车。想到白白耗损的汽油,我们执意多掏些钱买票,汗流浃背的师傅却说什么也不肯要,还红着脸自责:“怪我太着急,没多等你们一会儿……”

又一个返城的黄昏,风沙刚住,经过一个村庄时,同行的小伙子突然叫停。原来,路边的电线被大风刮落,离地面很低。司机和他一起下车,两个人找来一根长木棍,将电线高高挑起挂在树上,才又上了车。开车前,司机拨通村里熟人的电话,让他赶紧找电工把电线处理好,免得伤着过路的人。

淳朴善良的人们,多像沉默朴素的田畴夏花,他们不被人注目的心花蕴熟的,是丰硕怡人的人性之果。无论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僻静乡野,生而花,花而实,是生命的本真,是炎阳下最动人的花语。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