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经孝不能两全”

 恶猪王520 2018-06-17


      也说“经孝不能两全”       

        不止一次碰到父母愿意让孩子全天读经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反对,为了尽孝,年轻的父母只好妥协。有的是当事人对读经教育本来认识不深,一遇到老人家反对,马上以“尽孝”为借口而退缩,此类人,即使老人不反对,也未必会让孩子读经的。只有对读经教育坚信不疑,迫切想让孩子全日读经,而老人家又坚决不同意,才有“经孝不能两全”的问题出现。

   本来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老一辈人只应该提建议,而不能代作决定。毕竟父母要对孩子一辈子负责,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能陪孩子走一小段人生的路。但现在往往一家就一个孩子,千般宠爱在一身,老人离了孙子孙女简直不能活,不自觉地就会越界。怎么办?不让孩子读经吧,实在觉得孩子太可怜;让孩子读经吧,老人家又整天唉声叹气,以泪洗面。老人家还有几年好日子?万一因此生病撒手人间,做儿女的岂非大不孝?年轻的父母左右为难,真是备受煎熬!

   然而,万事皆有其理,得其理,依理而行,则可矣。舜“不告而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舜是有名的孝子,古代娶妻“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但舜却“不告而娶”。孟子的解释是,“告焉则不得娶”,“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舜深知如果告诉父母必娶不成,娶不成则不能成家,不能成家则无子孙,于是废了“人之大伦”,实际上陷亲于更大的不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与“无后”这一“大不孝”相比,循不循礼倒成了小事了。于是在中国历史上,舜虽不告而娶,仍不碍其为孝子之楷模。

   

       年轻的父母当思量:自己让孩子读经,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更有出息吗?不正是为了光宗耀祖吗?不也是为了更好地尽孝吗?如果孩子得不到合理的教育,不能成才乃至成为败家子,不也是不孝吗?我们不是亲见很多孩子因教育不当,到了十几岁后就无法无天,整天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人仰马翻吗?

   所以,如果你真的认识到读经教育的重要性,就应该坚定地让孩子读经,也许这才是真正对父母尽孝呢!如果你觉得老人可以商量,那就商量,态度尽可能温和,“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把道理讲明,把诚心掏出,让父母知道你不是心血来潮,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真心为孩子着想,为家庭的繁荣着想。当然你也可以采取一些缓冲的措施,比如对老人说先休学几个月,试试看。世间的事,其实绝大多数并没有那么严重,只要我们诚心到了,老人是可以被感动的,毕竟老人也是爱他的孙辈的!

   那如果老人坚持不同意呢?那你不妨学学大舜,“不告而读”。你本来是要尽你教育子女的责任,是天经地义,没什么好羞愧的。你越小心翼翼做贼似的,老人就越把它当回事,你真的快刀斩乱麻,三下五除二,也许老人反而不那么计较了,大家都轻松了。这就像对待小孩子一样,有时你越是讲道理,他越难缠,得寸进尺,你真摆出斩钉截铁不可动摇的架势,他反而会轻松地接受。当然,这一招“不告而读”,你要看看父母的身体状况,如果老人家已有生命之虞,那还是算了,等等再说吧!

        “百善孝为先”,诚不易之理,尤为中国伦理之基石,一向为中国人所看重。然我辈让孩子读经,并非不孝也,乃大孝也。首先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坦然了。

   然而事情又有另外一面。就是之所以发生“经孝不能两全”的问题,又往往因为我辈不孝在先也。据观察,发生“经孝不能两全”的家庭,往往有两种:一是本来不大和睦(儿女平日未好好尽孝道);二是夫妻工作太忙,孩子大部分时间由父母抚养,老人与孩子的感情比父母还要深,也难怪他们舍不得了!

       所以一旦遇到“经孝不能两全”,年轻的父母首先应当反思:一,我对父母尽孝够不够?为什么不能与他们心意相通?如果平日感情融洽,怎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突然间会有如此大的分歧?二,我平日是否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是否把抚育孩子的重任过多地摊在父母身上?如果在这两方面你做得不够好,那你首先要忏悔,不要埋怨父母如何落后顽固,而要怪自己没尽到子女之道。

        所以你的态度应该是:无比地坚定地让孩子读经,无比真诚地对父母尽孝。你要通过实际行动,在更多方面照顾父母,给他们体贴入微的关怀,填补他们因与孙辈分离而造成的孤独,让家庭更加和谐美满。如果你诚心诚意地去做,天长日久,父母不会没有感应的,父母必然会像舜的父母最终接纳舜一样接受读经。本来让孩子读经是天经地义、光耀门庭的大好事,又不是投机倒把作奸犯科,老人怎么会一直反对下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