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美术馆
常州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
4天前 展览时间:2018.06.15-2018.06.20 展览地点:刘海粟美术馆(江苏省常州市双桂坊52号)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承办单位:刘海粟美术馆 协办单位:常州画院 参展艺术家:王浩辉、周玉峰、王亦农 关于“随园·随缘—— 王浩辉 周玉峰 王亦农作品展” 也许诸君和我一样好奇:三个“不搭界”的人,在各自领域都颇有建树,并多次举办过个展,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办联展呢? 这,是一个问题。 我听说,某日,三人偶聚,聊起近期暴热的一首袁枚的诗《苔》,都很喜欢它的意境清浅、明白如话,于是从《随园诗话》一路聊开,才发现,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相似的艺术主张,竟是如此投缘。之后,又斟酌若干回,笔谈若干次,遂有联展之动议。 我知道,浩辉、玉峰、亦农是南师大的校友,随园是他们的文化密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南师大,聚集了一大批声望卓著的文人、学者和艺术家,适逢其时,是何等幸运的一场因缘际会啊,在思想解放、重视传统、回归学理的大环境涤荡下,他们仨打下了艺术的底色,获得了丰沛的思想营养。 在南师大求学过的,都喜欢以随园人自居,适性自然,是数百年来隐约可见的文脉传承。我想,源于随园、本于性情的《随园·随缘》,和高大上的展示无关,不就是朋友间的一次聚会和印证吗?一个眼神的明白,一声碰杯的畅快,是一种不言而喻,舒坦,无累。 对书画艺术我是外行,但不妨碍我懂得他们。 在我看来,所有的艺术家都无法回避一些终极困惑:Who? What? Why? How?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假装问题已得到解答;而所有的艺术样式,无论小说诗歌,还是书法绘画,其艺术表现的核心,归根到底,大抵为两个范式:“出征”范式和“回归”范式。以荷马史诗为例,前者是《伊利亚特》,后者是《奥德赛》。出征范式关乎征战和征服,是外向和外求的,是功利的,是强烈和对抗的;回归范式关乎思乡和寻找精神的栖所,是内倾和内求的,是性灵的,是缓释的。从浩辉、玉峰和亦农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三个独旅者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不急,但不停”,也许可以作为他们艺术追求的注脚。 回到袁枚的那首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真正的艺术,如幽兰和芥苔,不为人开,不为人美,矜持得很呢。某时,某地,某情,某景,惊鸿一瞥,仿佛触电般,在欣赏者和创作者之间,就产生了精神的契合,于是,就完成了一次艺术的创作和欣赏的闭合过程…… 最后,还是要问:三个“功成名就”的人,为什么要联展呢? 诸君,看完展览,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宫必京 2018年4月13日 参展艺术家介绍 王浩辉,1956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湖南。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同年在德国举办画展。近几年,王浩辉组织并参与了一系列艺术创作活动。写生作品《灵谷寺》、《皖南即景》、《圣索菲亚大教堂》等,表现出对油画艺术之色彩与造型完美而又自由相融的追求,对表现力的多样性和可能性的探寻。近年来,多次往返于中欧之间体悟油画艺术的多元化语境与精神内涵,2016年赴英国参与了“爱丁堡艺术节”系列艺术活动——“from distance”。 王浩辉 随园 100×100cm×4 2018 布面油画 王浩辉 行走之二 王浩辉 皖南山村 60×80cm 2016 布面油画 周玉峰,字一峰,学者,书法家、画家、书画鉴定家。著有《怎样临摹郑文公碑》、《怎样临摹石门铭》、《山水画》、《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周玉峰》、《周玉峰画集》、《心外无法-周玉峰书法集》,主编《书法课堂》。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画展。 周玉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97×97cm×4 2018 纸本水墨 周玉峰 千江有水千江月 60×30cm 2018 纸本水墨 周玉峰 随园诗话 180×50cm 2018 纸本水墨 王亦农,别署逸农。1961年出生。江苏常州人。 王亦农 袁枚诗 97×97cm×4 2018 纸本水墨 王亦农 陶行知嘉言录 60×30cm 2018 纸本水墨 王亦农 随园食单 30×30cm 2018 纸本水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