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手艺大世界

 闲情偶的 2018-06-17

 

随后的几年大街小巷宣传工匠精神,整个社会呼唤匠心回归。生活日新月异,物质丰富超出我们的想象,在快节奏高增长的社会环境中,仿佛浓度是恒定的,物质的意味越来越浓烈,精神层面势必被淡化被稀释。工匠精神在浩荡的物质洪流中辗转腾挪若隐若现,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到处充斥着质量良莠不齐的各种产品,人们一边享受着,一边抱怨着,生活依然如旧。

 

只有每每站在博物馆的橱窗前,凝视着古代惊为天人的手工艺品,古人的宁静用心专业才能刺激我们麻木的神经,现代人太多的急功近利敷衍塞责令人汗颜。。。。。。

 

马未都接受采访曾说:我认为一个民族最有价值的,是做无价值的事情。所谓的无价值是没有现实的利益。我们是一个思变的民族,喜新厌旧。有一个数字统计,全世界共有3000家坚持传承发展了200年的企业。这种企业基本上都是手艺传承的,包括做点心的、酿酒的都是手艺。其中日本独占2000多家,德国400多家,而大中华区包括大陆、香港、台湾加起来才15家。这真的是民族本性使然吗?

 


其实我们拥有辉煌的手工艺历史。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8世纪,2000多年的农耕经济时代,中国就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产品输出国,其中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中国书法、中国画、雕塑、手工艺术品目前仍是世界很多博物馆引以为傲的镇馆宝藏,也在不断刷新当代全球拍卖记录。中国古代手工艺一直都在影响着世界。

 

我们也不缺少匠人文化。其中梓庆为鐻的故事堪称经典。

 

梓庆能削刻木头做鐻,鐻做成以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鬼斧神工。鲁侯问他: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

 

梓庆回答:我就是个木匠,会有什么特别高明的技术!虽说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本事。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正当这个时候,我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而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合的,这时业已形成的鐻的形象便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工夫的原因,恐怕也就出于这一点吧!

 

这典故出自《庄子》,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最能将工匠精神诠释到极致的案例,每次读来都肃然起敬,而它发生在2300年前。工匠精神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对物的感恩和敬畏。在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中我们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快,工匠精神像个隐士游离于时代的进程之外。

 

近几年或许是举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宣传,也或许是走远了自然要回归。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传统文化的缺失的环境,这样的好片子仿佛一丝春雨,润物有声。纪录片里漂亮的故宫修复女孩儿成了网红,新时代的手艺人从幕后到了台前。

 

我看到的手艺人们,一改传统手艺人封闭内敛的形象。开放,健谈,自信,包容。每个人打开话匣子,都是侃侃而谈,妙趣横生。尤其是谈论起手艺,更是双眸放光,热爱之情从眼中溢出来。看似小众的手艺,其中的故事却蕴藏着大智慧,从来大道至简。他们中,有的人手艺仅仅是业余爱好,情定三生,不计回报;有的已经成为谋生手段,商海无情,手艺有心。他们长年潜心投入,逐步有所建树,是一群自有一套不愿跟风的有心人。

 


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我们遇见的他们依然是喧闹的,拥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甚至也是物质的。只是夜幕降临城市睡着的时候,城市某个角落的一盏孤灯下手艺人们还在劳作。“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既是愁肠百结,又是安之如饴。看似枯燥的手艺,是他们内心一盏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是梦想家园,孤寂的手工时光,是一个人的盛宴,宁静、充实、温暖。最令他们内心困顿是锤炼技艺的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普通的外表之下跳动着一颗抱朴守拙尽善尽美的匠人之心。

 

正是他们大隐于市的智慧和令人唏嘘的匠心吸引着我走进这样一群可爱的人。

 

勿用回避,繁荣的市场中他们是不起眼的一群,也从来不是经济政策主要导向的一群人,他们象山上的野花自然生长,兀自开放。他们有属于他们的自由与快乐,同时也承受着手艺人一直以来的隐痛与尴尬。


——我们从来缺少对手艺的尊重。

 

尽管我们手工艺历史辉煌,那是基于中国古代是经济繁荣的农业国大国,手工艺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有相当的实用性,也满足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物质精神需求,我们一直缺少对手艺文化上的尊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匠人没有地位。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奇技淫巧是君子所不为,载入二十四史中的匠人少之又少。这种几千年的偏见带来的后果就是偏见成自然。每个人都不以为自己不尊重手艺,手艺一直被冷遇被低估。日本的顶尖的漆艺大师堪称国宝,尽人皆知。而我们的最好的匠人也只有在很小众的范围内被认知。


由此导致人们往往低估好的手工艺品的价值,缺少对手艺商业价值上的尊重。手工艺品的一般功能分分钟可以被廉价的工业产品所替代,一则源于消费能力,二则源于消费习惯。这是手工艺艰难维系的根源。

 

好的手工艺品凝结了手艺人十几年数十年的智慧和汗水,带着手艺人对物的情感和温度,承担着人对物除使用价值以外的精神享受,通过特殊的传承方式代代相传,有着数代人的努力和积淀,表现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魅力。这才应该是工业社会环境下的奢侈品。如果没有赋予它应有的价值,长此以往可以承载文化魅力的好物将悉数尽矣。

 


幸运的是,我们遇上向好的时代。据国家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有9个省市的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日韩的经济轨迹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国家的消费会进入升级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品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兴起,这也是精品消费时代爆发的主要特征。健康环保慢生活刚好谙合手艺人创造的产品精神。手工产品的需求在逐渐变大,对传统的回归,对旧物的迷恋,也使得越来越多人从事自己的工作同时开创着手艺人的生活。

 

具备了精品消费的物质基础,我们还需要文化上和市场消费上的纠偏与引导,这依然是个漫长的过程。正因如此,我们走近手艺人的世界,感受手艺的温度与价值,“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流水深意在其中,是为此行要义之一。

 

 工匠精神呼唤的是一种专业的态度,其适用范围并不限于传统手工艺。或者说对手艺人的内涵与外延越来越广阔。广义的手艺人,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类人,热爱一个行业,并且全情付出,不计较得失的人,简言之具有匠心并勤奋坚守的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个手艺人。

 

很难料到作为成年人的自己看完一部动漫电影竟然心潮澎湃。几年前看《疯狂原始人》,张弛有度的情节,旖旎炫彩的风景,沁人心脾的温情,被强烈震撼到了。电影整整筹备了八年。这样的制作精神我们可谓之以工匠精神,制作人何尝不是手艺人呢。日本导演黑泽明为了一个镜头的效果,等待一天,两天,一周,一年,等云到,等风吹过,等大雁飞过。。。。。。听起来美到哭,做起来确是不易,要有非同凡人的定力,这也是工匠精神使然。

 


看似简净的手艺人内心拥有的是博大的世界,心灵不受拘束,不在人与人之间纠结盘旋,而是用对物的虔诚之心,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手艺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生活。匠心则是一种生活态度,对一人对一物倾世温柔。而镜面里的生活也会报以微笑,回报我们宁静美好超越时空的幸福,这是我们走进手艺人的世界的又一要义。在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无所谓结果,尽心尽力,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余的,留给时间。要安静地努力,要自律的幸福,也坚信无为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