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役美军随时能全歼却就是不动手,眼睁睁看数万日本兵活活饿死

 lixj1028 2018-06-18

二战中苏军几乎是“残暴”的代名词,对待敌人完全是不给面子,虽然日本并非苏联二战中的主要敌人,但战争结束后,数十万日军精锐还是被虏到寒冷的西伯利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弄得日本人至今都对俄国畏惧三分。不过,美军在二战中对待日军的手段也仁慈不到哪儿去,碰到负隅顽抗的日军总是赶尽杀绝,部队大量装备喷火坦克等武器,就是为了对付躲在工事中的日本兵。可以说,只有日本兵想象不到的后果,没有美军攻不下来的要塞。

此役美军随时能全歼却就是不动手,眼睁睁看数万日本兵活活饿死

不过,美军虽然对残忍狡诈的日军恨之入骨,但并非每一场战役都力图将日本兵全歼。二战后期曾有这样一场战役,当美军达到自己的战略企图,从战争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后,就把残余日军赶到战场的另一端“圈养”起来。这些倒霉的日本兵下场非常惨,结果却非常有趣。

事情要从1942年初说起,当时的日军占尽优势,便尽可能多地掠夺势力范围。而太平洋西南部有一座名叫布干维尔的小岛,成了日军一个重点目标。布干维尔岛是一座狭长的小岛,南北长达1120公里,东西只有96公里。1768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发现该岛,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历史上布干维尔岛多次易主,一战结束后,澳大利亚曾短暂地接管该岛。珍珠港事件后,随着日军南下,布干维尔岛顺势遭日军侵占。

此役美军随时能全歼却就是不动手,眼睁睁看数万日本兵活活饿死

值得一提的是布干维尔岛是所罗门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占领该岛对控制整片海域都非常重要。因此,日军多次向布干维尔岛增兵,派遣第六师团、第38混成旅等部队驻守,守岛日军一度超过4万人。但从兵力部署上看,日军对该岛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塞班岛、瓜岛等战略要塞,美军亦然。1943年下半年,随着战局的变化,美军需要一个战略突破口以瓦解日军防御体系,布干维尔岛则成了最理想的目标。最终,美军选择日军兵力相对薄弱的奥古斯塔皇后湾作为突破点强行登陆。

1943年11月,美军陆战队第3师按照计划执行登陆。从这场登陆战来看,日军的愚蠢与自大暴露得淋漓尽致。首先,美军主力部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突破日军防线,规模庞大的舰队源源不断向岛上输送战略物资,而日军呢?指挥官居然仍然坚持认为日军在布干维尔岛的防御固若金汤,这不过是美军小股骚扰,难成气候。日军指挥百武晴吉号称要把美国佬打得跪地求饶,“用敌军鲜红的血为第六师团的徽章增辉”,结果最后就派了若干小部队反击。

此役美军随时能全歼却就是不动手,眼睁睁看数万日本兵活活饿死

日军派出的这点兵力还不够美军练手,就在击溃日军反击的同时,美军舰队切断了布干维尔岛日军同拉包尔地区的联系,并对岛上日军进行总攻,各个击破。在美军强大的火力和无穷无尽的战略补充面前,日军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最终,日军指挥官不得不将日军大部队化整为零,希望借助瓜岛的经验,通过游击战骚扰美军,用巨大的损失将敌军拖入战争泥沼。

起初,日军的战术确实给美军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到了夜晚,日军凭借地利,对落单的美军小股部队展开偷袭,令美军防不胜防。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就发生了逆转。财大气粗的美军用照明弹将夜晚照得亮如白昼,日军失去了发动袭击的机会;同时,美军日夜不停地在布干维尔岛上接连修了3座军用机场,并围绕机场修建了牢不可破的防线。日军多次趁夜发起自杀式冲锋,结果发现途中全是路障,自己还没靠近美军,体力就被消耗干净了。最终,日军干脆彻底放弃了进攻的念头,老老实实地钻入雨林享受田园生活。

此役美军随时能全歼却就是不动手,眼睁睁看数万日本兵活活饿死

至此,美军发动这场战役的目的就达到了,便立刻改变策略:美军不再对岛上的日军进行肃清,而是将这些残余的日本兵困在岛的一块区域中,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如果有不知好歹的日军实在是令人忍无可忍,美军就用炮火对疑似有日军的区域进行火力覆盖。随着弹药告罄,日军很快就丧失了进攻能力,不久,他们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只能忙着从岛上寻找食物,过上了原始人一般的生活。最终,在美军的“圈养”下,日本兵大片饿死,剩下的则以战友尸体为食,场面甚是残酷。

此役美军随时能全歼却就是不动手,眼睁睁看数万日本兵活活饿死

一方面是吃饱喝足懒得打,另一方面是想打又没能力打,两军居然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平衡。双方“互不侵犯,和平共处”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最终,幸存的日本兵迫不及待地向美军投降。此役,日军死亡超过2万人,绝大多数都是病死或饿死的;相比之下,美军阵亡人数仅727人,这样的战损比之悬殊,实在是太过恐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