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摘词选 『绝句采珠』90期 端午祭 作者:王曰敏 轻拈艾草粽飘香,舟竞摇来屈子殇。 赋首离骚留后世,悲歌凄婉悼忠良。 端午感怀 作者:宋宝玉 日近中天暑气开,节分端午自谁来。 犹闻江上离骚曲,不见当年旷世才。 端午节感吟 作者:阿梅 节时又闻粽盈香,楚俗民风世代昌。 蒲艾驱邪消百病,龙舟竞渡韵流觞。 端午节感吟 作者:霍庆来 日头已近天中节,万户千家箬粽香。 一卷离骚留史册,国人垂泪吊忠良。 天问 作者:杨业光(宜昌) 苍天洒泪漫银河,屋漏偏逢夜雨多。 似锦前程路安在?白萍逐浪尽蹉跎。 端午怀屈原 作者:蔡教光 天公落泪雨喧喧,角黍投江祭屈原。 爱国忧民何惧死,《离骚》一部世人尊。 端午忆屈子 作者:树华 追叹诗心情未果,骚魂饮恨汨罗江。 奈何奸佞君无道,不识灵均爱满腔。 怀屈原 作者:北鹰 吟罢离骚唱九歌,诗情怎比国忧多。 江南汉北皆香草,一片冰心在汨罗。 端午悼屈原 作者:应伟忠(上海) 沉江不白自谗言,犹念忠臣悼屈原。 泪洒清流悲众浊,谁能洗净为民冤。 端午节 作者:岁月静好 粽香葫炫枣儿圆,唱咏吟诗屈子篇。 壮士捐躯国魂在,龙舟鼓乐叙前贤。 端午杂感 作者:陈光捷 满腹经纶沉汨罗,楚天无处不悲歌。 后人不听范增计,痛悔乌江成奈河。 端阳怀屈原 作者:朱海军(湖南省常德市) 仰天长叹作《离骚》,报国无门化碧涛。 一曲《国殇》亡国恨,青山有幸葬英豪。 端午粽 作者:张鸣琦 青衣素裹带缠腰,跳落汨罗江涌潮。 屈子携诗向天问,招来万户共鸣箫。 端午节 作者:王兴恩 国人端午粽俗香,因念屈原跳汨江。 怀展鸿猷遭谗贬,奈奸当道把国亡。 屈原 作者:罗林成 屈平高洁世无双,壮志存胸血满腔。 报国忧民招祸患,愤然跳进汨罗江。 端午 作者:刘钜昌 龙舟劲疾啸龙山,香粽情浓饭桌间。 天问九歌声已远,今朝屈子展欢颜。 端午 作者:王良民 节逢端午汩江喧,墨客吟诗悼屈原。 饮水思源追烈士,邦兴不忘昔人恩。 端午节怀屈子 作者:廖志斌 汨罗一跃世人尊,留下千年不朽魂。 天问古今埋伏笔,为何报国总无门? 端午祝辞有感 作者:吕万昌(北京) 亲朋端午祝安康,快乐言辞不恰当。 诗祖投江千古恨,龙舟鲜粽伴佳章。 端午感赋 作者:如风诗韵(桃花江) 遥望关山远,犹闻粽叶香。 千舟飞棹渡,万里梦家乡。 龙舟节 作者:如风诗韵(桃花江) 一槌击鼓震云天,两岸龙舟箭上弦。 千里长流千古恨,万人凭吊万家传。 端午偶得 作者:朱四祥(武汉) 城乡遍地粽飘香,百舸争流映水光。 屈子问天应有答,欣闻龙跃谱新章。 端午偶感 作者:朱四祥(武汉) 百舸争流枉自忙,雄黄美酒未曾尝。 犹思母做青梅粽,才上蒸笼满屋香。 龙南杨村吟 作者:刘瑞麟 千年古堡杨村镇,燕翼围房艺韵呈。 卵石斜街流水闹,太平桥美颂阳明。 端午看杨村 作者:刘瑞麟 龙南古堡杨村镇,端午来临活动多。 大赛龙舟擂战鼓,千人巨宴壮山河。 端午怀屈原二首 作者:张国玉(内蒙古) 一 北疆采艾粽飘香,南国龙舟竞渡忙。 百姓皆怜怀屈子,诗词曲赋楚歌殇。 二 踏青采艾粽飘香,祭祀屈平楚水长。 自古佞臣贪昧利,君王昏聩助邪狂。 悼屈原 作者:巫云根 千古离骚万代吟,汨江挥泪抚瑶琴。 纵身一跃惊天地,屈子悲歌警世音。 二 怀才不遇恸国殇,背负谗言走四方。 折翼雄鹰徒洒泪,怆然殒命汨罗江。 楚风端午 作者:司振民(黑龙江) 清风仲夏恋高阳,粽叶暗把蜜枣藏, 筒米汨罗江水祭,楚风俗尚久悠长。 端午咏叹 作者:司振民(黑龙江) 锦丝五色缀吉祥,蚌粉几分入绣囊, 荇叶蒲梢鲜角黍,雄黄酒蘖一缕香。 端午 作者:邓寿康 广东 谁遣江波烟雨稠,几穷希冀望龙舟。 可怜霭气难消散,长使离歌恨不休。 端午前即笔 作者:邓寿康 广东 离骚善得几皮毛,端午年年搦管毫。 但有国殇欣引项,汨罗江水可平滔。 端午二题 作者:童心 一 菖蒲葵艾挂门边,擂鼓龙舟到府前。 更看商家施手脚,羊头狗肉又高悬。 二 箬叶包來角黍香,尊前节庆土还洋。 饮尽千杯谁醒也,屈原不梦梦黄粱。 端午旧俗 作者:朱德兴(上海) 雄黄入酒也驱邪,童额描王娃绘花。 壮士饮杯身骨健,一挑重担惠全家。 端午怀旧 作者:朱德兴(上海) 门悬艾草额涂黄,巷露笑颜飘粽香。 江畔声喧锣鼓助,龙腾浪逐寄情长。 祭屈原 作者:郑星 苍穹雨下泪横流,地裂山崩四海呦, 爱国精神传万代,屈原故事载千秋。 端午祭屈原 作者:郑星 菖蒲艾草挂门边,栀子花香粽又甜。 伟大诗人垂万古,五湖四海祭屈原。 艾草 作者:赵玉兰 身处田园山为家,无名无果也无花。 相随日月时光渡,铸就香风疾病拿。 民俗寓意深长 作者:赵玉兰 一 步入端阳五月天,葫芦粽子小街欢。 香包彩线相辉映,寓意深长心力安。 二 心寄端阳情寄天,香甜粽子吊屈原。 龙舟载满忠魂泪,一曲离骚正气传。 端午 作者:馨和之星 |
|
来自: WENxinHANmo > 《百卉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