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中的成语21丨苏轼之“冰肌玉骨”:春梦中的她们

 金色年华554 2018-06-18

【成语1】冰肌玉骨

【释义】赞美女子的皮肤光洁如玉,形体高洁脱俗。

【出处】宋·苏轼《洞仙歌》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成语2】钗横鬓乱

【释义】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未梳妆的样子。

【出处】宋·苏轼《洞仙歌》词:“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成语3】春梦无痕

【释义】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出处】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成语4】河东狮吼

【释义】河东,古郡名。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出处】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苏轼的两任妻子王弗和王闰之,及其侍妾王朝云,都是优秀的女子,她们跟苏轼的感情都很好,苏轼的诗文中,不乏赞美、思念或追悼她们的篇章。

因为自身优秀,又懂得尊重,所以才被尊重。走出家门的苏轼也同样有着很好的女人缘,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

在苏轼心目中,那些冰清玉洁的女子,就是美的化身,她们的形神值得赞美,她们的爱情也同样值得称道。他曾经写过一篇《洞仙歌》词,词中描述了后蜀国君孟昶与其爱妃花蕊夫人夏夜纳凉的情景: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冰肌玉骨、钗横鬓乱的美人在侧,暗香涌动,明月照人,这真的是令人销魂的时刻。

这么好的女子,应该给她们更多的关爱才是——不管她贵为皇妃,还是沦落风尘的女子。而对于那些薄命的佳人,苏轼总是充满同情之心的:

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

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薄命佳人》)

任杭州签判期间,有个外号九尾野狐的官妓想脱籍从良,苏轼当即答应她的要求,判其“从良任便”。不久,又有名叫周韶的官妓也想从良。因为苏轼的上司——杭州知州陈襄不想放周韶走,所以苏轼只能判周韶“所请宜不允”。

此后,苏轼一直在寻找能还周韶自由身的合适机会。

那日,朝官苏颂来杭州,在招待宴会上,陪侍的周韶再次提出从良要求。苏颂见宴席厅的檐下有只白鹦鹉,他就让周韶以白鹦鹉为题写首诗,还要在诗中表达出从良的愿望。周韶略作思索,提笔写就:

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

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一旁的苏轼见时机一到,就对苏颂说:“周韶之所以穿雪衣,是因为她母亲才去世不久,现在还正在居丧。”苏轼这样一说,周韶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陈襄见此情景,怎好再硬着心肠留人?周韶因此得以脱除妓籍,开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十多年后,苏轼以知州的身份再次来到杭州,这期间,他又遇到了一个官妓,名叫琴操。

一日,十六岁的琴操跟着苏轼去泛舟西湖,在游船中,两人对着面前的山水风光,开始了这一段对话——

苏:何谓“胡中景”?

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苏:何谓“景中人”?

琴: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苏:何谓“心中意”?

琴:随他杨学士,憋杀鲍参军。

稍停片刻,苏轼又问:“天天在这欢乐场中打发时日,你想过自己今后的日子吗?”

一下把琴操问愣了。

见琴操答不上来了,苏轼就说:“门庭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琴操如从梦中惊醒一般,马上回应道:“谢学士,醒黄梁,世事升沉梦一场。奴也不愿苦从良,奴也不愿乐从良,从今念佛往西方。”

苏轼只是想劝琴操尽早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没想到她赎身后,就立即跑到临安玲珑山出家了。此后,苏轼曾多次去那里寻访琴操。

多年后,苏轼被贬海南,琴操闻讯,在玲珑山上抑郁而终。

而到海南后的苏轼已是个花甲老人了,那时的他身边已没有女人陪伴,过去的人和事也在记忆中渐渐模糊,什么欢乐荣耀,什么凄凉落寞,转眼成了云烟。

那一天,苏轼拄着拐杖在田野间悠然独行,迎面走来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妇。见苏轼一点官架子也没有,俨然一乡间老者,老妇就感叹道:“学士你昔日的那些富贵,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场春梦罢了!”

苏轼连连点头称是,觉得这老妇不是俗人,再见时就以“春梦婆”称之。

世事不过一场春梦,苏轼也早就有这样的观点。

还是在黄州贬居时,他和两个朋友去郊外寻春,回来后就写了一首诗: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事大事小,到时就了。当遇到“春梦婆”之后没有多长时间,苏轼就欣逢朝廷大赦,并开始踏上北返的旅途。

遇赦,是因为哲宗驾崩,向太后(原神宗的皇后)暂时摄政,她要求召回被流放的苏轼等元祐党人,给他们加官进爵。

尽管苏轼没能最后回到京城,次年七月到常州就与世长辞,但这次北返毕竟是他生命的一次转机,而这次转机当然要感谢向太后。

除了向太后对苏轼有恩,之前的曹太后和高太后均给苏轼提供了转运的机会。

“乌台诗案”事发后,苏轼被逮捕下狱,御史台一帮人千方百计想置他于死地。身患重病的曹太后(原仁宗的皇后)把神宗叫到面前,说苏轼是有才能的人,即使在诗文中说了些不该说的话,那也罪不至死,现在苏轼入狱,也可能是别人有意加害于他。

曹太后的一番话,最终使苏轼的性命得以保全。

年近九岁的哲宗刚登基时,反对变法的高太后(原神宗的皇后)垂帘听政,她首先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新法,启用旧党人士,苏轼因此得以从外地调回并迅速升职。

可以说,曹太后、高太后、向太后这三位当时最有权力的女人,就是苏轼的幸运星,她们在苏轼生命中的黑暗时刻,给他送去了令人振奋的光亮。

也有让苏轼不待见的女子,比如好友陈季常的老婆柳氏。

苏轼初到黄州时,遇到了昔日好友陈季常。陈季常年轻时纵情声色,因怀才不遇,后就在黄州岐亭北二十多里的小山上隐居,自号龙丘居士。

虽是隐居,陈季常却常常呼朋引伴,到他家中宴饮取乐,其妻柳氏一烦,就会在隔壁敲墙提醒,还会大声吼叫,口出恶言。陈季常虽觉很丢面子,却并不敢拿柳氏怎么样,因为他确实怕这个凶悍的、来自河东郡的老婆。

苏轼了解到陈季常和柳氏的关系后,觉得很可笑,就写了首诗,其中有几句是这样打趣陈季常:

龙丘居士也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笑归笑,苏轼要是娶了柳氏这样的老婆,估计他也没辙。

徐徐回望。从传说中的花蕊夫人那里,苏轼看到了爱情的美好;从薄命佳人周韶、琴操那里,苏轼捧出了那颗同情之心;从乡村老妇春梦婆那里,苏轼发现了民间的智慧;从三位太后那里,苏轼得到了理解和提携;从河东狮吼的柳氏那里,苏轼体会到一种活着的无奈和生趣。

当时光流逝,她们也和众生一样渐渐老去,成为梦中的一个个影像,就如苏轼在他的《永遇乐· 明月如霜》一词中所写的那样: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