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伟专栏 | 用经典的方法学习经典

 为什么73 2018-06-18



灵素真要』第105


|||导读:

读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给经典语句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是给一个医学现象一个哲学上的解释,学习经典的目的只能是让经典带领我们去发现人体的真相,发现自然的真相。


我曾经这样读过《伤寒论》,我读完一个条文后,用自己所学的所有知识来解释这一条文,一定要解释出与别人不同的解读,而且自我要感觉这种解读方式比别人的解读要深入。这样我每天都大量的阅读《伤寒论》的注解,在注解中找寻相比较合理的解释,把几个大脑判断比较有深度的注家的观点融汇一下,加入自己的理解,提升出比较满意的解读。


这样的解读非常的辛苦,疑惑永远多于明朗,某天自认为合理的解读完一个条文之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当时的解读是错误的,然后用新的看上去更合理的解释来解读,但是无论怎么的解读都有很多条文没办法合理的解释,而且就算看上去合理的解释也不敢举一反三的发问,一发问就又出现一堆没办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这种解释法如果要解释清楚所有的条文,就必须让自己的概念正反说都有道理,而且为了解释一条文需要成倍的引入新的哲学或医学的概念,这种解读最后是为了解读而解读,就是诡辩的要让条文合理。


这样的解释在大多情况下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没有临床意义。当我试图解释经典,我发现这是徒劳的,我有时候又会羡慕很多知道的并不多的人,用一套不能够证伪的医学体系笼统的解释所有的医学现象,如我就说全部疾病都是人体气机升降不利,或者全部疾病都是人体开合枢的问题,这种理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你没办法去证伪,而且可以简单圆滑的解释一切现象,一个病人头痛,我就说你是气机升降不利,这个不是源自于推理而是先预设了答案,你没办法证明他不是气机升降不利,即使临床处方无效也没办法推翻,因为总会有有效的案例来支撑这种信念。


医学首先是客观的观察人体的学问,来不得半点的猜测,也不能用一套哲学概念来掩盖医学现象,经典的魅力在于真实的解读出医学上所见的人体现象,是没有丝毫扭曲的人体真相,如果学习经典只是为了解释出异样的经典知识,而没有基于对临床现象的真实解读,那么经典就失去了其价值。或者如果用经典解读出来的知识指导临床使得临床变得复杂,或者只是用经典的知识强硬的来解释临床现象甚至扭曲医学现象,这种解释很难被冷静的人接受,那这种解读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读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给经典语句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是给一个医学现象一个哲学上的解释,学习经典的目的只能是让经典带领我们去发现人体的真相,发现自然的真相。


所以我们学习经典的方法应该是这样子的:总原则是按照经典的所采用的观察世界的方法来真实的发现世界的真相。具体的方法就是先按照经典的要求回归心的本源状态——恬惔虚无,这是大脑最放松同时心的觉知最敏锐的状态,这个世界上有各种紧张的大脑,这些紧张都需要我们绷紧自己来不停的强化,而放松的恬惔虚无是最容易做到的,不要紧张的要求自己去放松,简简单单的轻轻松松的自然而然的放松。


当我们放松下来之后我们跟随经典的语句去观察世界与人体,观察各种疾病,这种观察不是去用力思考,而是去体会,因为放松下来人很难去用力思考,我们去体会天地的春夏秋冬,体会当人体与天地的春夏秋冬相应时的表现,体会人体在与各种邪气相感时是否会出现经典中所描述的非常有代表性的表现,只要我们时放松下来的,我们会毫不费力的体会到这世界与经典所描述的一摸一样。


我们只要紧张我们就看不到经典记载的实相,我们这时候不要用紧张的头脑去强硬的解释,也不需要拼命的去查阅各种数据库去找寻答案,我们只需要让自己静下来多读几遍经典,细心的体会一下所困惑的现象,这样我们会自然而然的发现真相。有时候我们静下心来仍然不知经典所言,那就先知道自己这一部分有疑惑,这或许是因为不能如实的理解经典的文意,或是不能够感受到经典所描述的现象,这都不要紧,先存疑,直到现在我仍然对经典与人体有大量的疑问,慢慢来,学习经典无论你多么的放松都需要一个长久的功夫,慢慢一步一个脚印的体会经典。中国古人观察世界都是用这种方式,儒家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道家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放松下来去观察世界,通过观察世界让自己放松,这是古人通用的学习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