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余历史建筑 留住杭城记忆

 来来永胜 2018-06-18

历史建筑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利用好历史建筑,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将北京等1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杭州名列其中。从《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到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以及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杭州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之路。截至2017年12月,杭州已完成336处历史建筑的认定公布和全市833处潜在历史建筑的普查、筛选工作,共计1169处。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系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公元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创建,地处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清河坊,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系徽派建筑风格之典范。整个建筑形制宛如一只仙鹤,栖居于吴山脚下,寓示“长寿”。恢宏的建筑,辉煌的大厅,精湛的雕刻,以及它特立独行的经营格局至今风貌犹存。


杭城14处特色古建筑得以保护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吴越”和“南宋”建都和定都于杭州,使杭州有了“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城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杭州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1982年,杭州成为国务院首次公布的重点保护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3年5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杭州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总体规划对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在“旧城改造”一节中提出了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明确要求:“保护和修复元代以来的古建筑14处,计有岳官巷的吴家官邸、清呤巷的宰相府、元宝巷的南宋德寿宫遗址、羊坝头的回教凤凰寺、新宫桥河下的药业会馆、小营巷的将军府、水陆寺巷的白衣寺、中山路的胡庆余堂、解放路的相国井、法院路的孝女亭、小车桥的风波桥和风波亭、上城区的马坡巷、奎垣巷的私人庭园、劳动路的孔庙。这些建筑的附近需控制一定的影响范围”。“在三元坊、清河坊、元宝街一带,保留一些完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


1983年,根据杭州市委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把杭州建设成为美丽、清洁、文明、繁荣的社会主义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与方针,结合杭州城市性质和特色,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小组组织编制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立杭州名城保护的重点是:西湖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城市风貌和古树名木。1984年7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来杭视察,在与省市领导谈话时肯定了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对保护杭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把“天堂”建设得越来越好提出了要求。



鼓楼位于吴山东麓,是清河坊历史街区东南面的起始点。鼓楼古代为滨海敌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距今约1400年左右,先后名为新城戌,朝天门,拱北楼,来远楼,镇海楼,民间俗称鼓楼。


百年洋房成“第一爆”非常可悲


但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使得不少历史建筑与其他城市一样遭受了“建设性破坏”,一些承载杭州风貌传统的历史建筑在城市发展中逐渐消逝。


比较典型的就是羊坝头“荐桥洋房”的拆除,1996年7月30日,杭州清泰街珠宝巷口矗立了一个多世纪、近3000平方米的“荐桥洋房”(原杭州纺织丝绸公司和市百货批发公司旧址)被爆破拆除。这是杭州市在城市建设中首次采用定向爆破技术拆除建筑物,当时被媒体称为杭城“第一爆”。可悲的是杭城首次采用定向爆破技术拆除建筑物,竟是一座百年古建筑。


那时我还在部队工作,所在单位与这幢老建筑只一巷之隔,负责拆除工程的王经理找到我,因为有条军用通信电缆挂在该老建筑上,商量如何移除问题,我们一起到现场察看。望着那西式古典风格的洋楼,我说:“这么漂亮的老建筑拆掉太可惜了,像门框、窗框上的雕件多好看啊!”王经理笑着说:“你要的话,拆了以后给你留着。”爆破那天,天气异常闷热,清泰街羊坝头附近许多人远远地驻足观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珠宝巷口冒出一团巨大的白烟,一股气浪冲向忠孝巷和清泰街,一座地标性的建筑就这样被白烟吞没了。爆破后我去看了现场,整幢大房子已经炸塌,门框、窗框上的雕件或被炸断、或残缺不全,但也有完整的。后来这些宝贵的建筑“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就不得而知了。


清河坊自古是杭州繁华地段。河坊街新宫桥以东,是南宋时期宋高宗寝宫—德寿宫遗址。南宋时被封为清河郡王的张俊住宅就在当时称之为御街的太平巷,故这一带被命名为清河坊。南宋时,清河坊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地。历经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初期,这一带仍是杭城商业繁华地带。


摸清家底“应保尽保”杭州老房子


为了有效地保护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杭州市规划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重新组织编制《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了摸清杭州历史建筑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在全市范围内征求历史建筑线索,开展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当时老城区1950年以前建造的房屋还有8000间左右,基本上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近现代历史建筑。2003年1月,杭州市规划局完成了《杭州历史文化遗产调查成果集》,形成《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通过了专家评审。同年7月4日《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9月3日市政府公布实施。


新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应保尽保、保护第一”的原则,确定了河坊街、北山街、中山中路等10处历史文化街区和13处历史文化地段及114处历史建筑。这些历史街区、地段和建筑反映了杭州城市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缩影,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为了加大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制定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规定“建成50年以上,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且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建成不满50年的建筑,具有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具有非常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经批准也可被公布为历史建筑”。


2004年5月24日,杭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菩提精舍、孩儿巷98号、茅以升旧居等75处历史建筑上了保护名单。在这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中,“孩儿巷98号民居建筑”是在拆迁中抢救出来的。1999年,孩儿巷98号因附近学校扩建操场被列入拆迁范围,拆迁工作进行中,家住孩儿巷98号的钱希尧老人向有关部门提出“孩儿巷98号是陆游故居”应该保留,随之杭城主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有2000多位杭州市民联名“上书”,要求保留古宅,动迁工作因此中止。2003年7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来杭细致勘察现场后表示,孩儿巷98号始建于南宋,又经元、明、清各代不断修缮,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地标物”,不管是不是陆游故居,都应该保留。当时有关媒体称:“孩儿巷98号”救了杭州老房子,是一次成功的民间“保古”行动。


2004年5月至 2011年12月,杭州市政府陆续公布了6批336处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并按照历史文化保护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的“四性”原则和《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修旧如旧。市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区住建局、各历史建筑的产权人、使用人签订了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书,并挂牌公示,使历史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利用。


2008年6月底,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第三次组织大运河考察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古建泰斗罗哲文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老舍之子舒乙随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杭,考察西湖和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其间参观了拱宸桥桥西、小河直街等保护工程。两位老先生对杭州运河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印象深刻,盛赞老房子保护的“杭州模式”。舒乙先生还专门撰写了《杭州对老房子的保护大修办法值得推广》一文。对杭州的历史建筑保护总结了4条经验,“不拆不动”“政府出资”“百姓回迁”“彻底大修”。舒乙先生认为:“老房子有自己的品位,传递着历史和文化的基因,有无数的故事,是‘这一个’的主要构成,而不是全球化和现代性的千篇一律。杭州市走出了自己的路,而且很成功。百姓回迁最大的价值,是保留了人气,保留了原生态,从而保留了老居民的历史传统和地域生活方式,一句话,保留了本地文化。”


“杭州模式”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不仅保存了杭州珍贵的历史遗存,而且留住了杭州城市的历史文脉、建筑精华和城市记忆。


END

来源:浙江城乡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