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笔生发——陆俨少

 幽莲生梦 2018-06-18




向左旋转手机查看大图哦


陆俨少(1909-1993) 柴门相送图

设色纸本 手卷  35×136.5cm

丙寅(1986年)作

题识: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写杜陵诗意 丙寅七月 陆俨少於湖上之晚晴轩

钤印:晚晴轩 俨少 宛若 奇崛 丙寅七十八岁 不羡神仙羡少年

展览:陆俨少百年纪念馆展览。


著录:

1.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陆俨少全集》第四卷P182-183出版;

2.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陆俨少画集》P288-289出版。


陆俨少先生非常尊重杜甫的人品文格,杜甫“每倚北斗望京华”的爱国之心和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执着追求,为自己树立了榜样。他读杜诗,仿佛见到杜甫高山仰止,他画杜诗犹如再创诗境,温故知新。


这幅多次被出版的《柴门相送图》中的“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其简朴低矮,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此外,如同称其居处为“草堂”一样,还有表明其布衣幽栖生活的意味。陆俨少先生喜文善诗,古文学修养深厚,在同辈中也首屈一指,无可置疑。陆俨少的山水画那独创的风貌,神奇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的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他的画无做作的成分,却有经营的学问;无自怜自营的自缚,却充满着勃勃生机,让人感到清新、隽永、动感。




题识:

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写杜陵诗意 丙寅七月 陆俨少於湖上之晚晴轩


钤印:

晚晴轩 俨少 宛若 奇崛 丙寅七十八岁 不羡神仙羡少年



陆俨少(1909-1993) 高江急峡

设色纸本 镜框   101.5×50cm

题识: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杜陵诗意并写出峡所观 骫骳道人陆俨少

钤印:陆俨少 骫骳道人 一日安闲值万金

著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12月《风流今见—陆俨少作品集》P15出版。


陆俨少的山水画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对照自然界的形态,参酌古法,他画山水,无论是激流险滩,漩涡飞沫,还是滔滔江河,迂回曲折,其笔下线条变幻无穷,可谓出神入化,自然韵味高於大自然本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陆俨少将其艺术理想贯穿始终,描绘了一个壮阔宏远的山河景象。画作绘制起自江河间,以古法绘制巨石,水面勾勒随意,古松舒卷随势而动,营造古木丛生之感,一条逆流而上的船只於溪岸之滨艰难前行。画面中段的留白的使得画面空疏、轻灵活现,浅赭石色晕染画面,使得全画精雅绝伦。

细品画面,这幅《高江急峡》画面采用俯瞰的构图,中心的主山刻画坚实,山石的浓墨皴擦与淡淡的赭石晕染压住画面,水面的线条活泼,将整幅画面的动感表达出来,仿佛有气势恢宏的走向,又有山石耸立,加之画面近处有浓墨勾勒的巨石,笔墨苍润、墨气淋漓。峡江之中,画面上半部则有横向走势的山峦、与水波留白互现,与左侧刻画精细苍润的古木形成对比,水天相接之处,此处略施淡墨,概括精炼,云水天交融,形成丰富的空间关系。

另外,此画石绿、赭石、墨色密布於画面,分布合理、设色精当,使得整个画面色调丰富而不凌乱,此为又一特色。画面中,长长的坡石随着树石、墨块的堆积,缓缓推去,淡赭石色晕染显示出坡石受光的一面,淡墨处以示草木之盛,矗立的前景树石临绝壁而生,下临尤壑,古木苍山暗示前後空间关系,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此种构图令人叫绝,非陆俨少不可为。此作以非传统山水画透视法,运用传统山水范式,表现出风雨欲来的一种山水空间关系。绘画场景壮阔宏大。此画笔势婉转飘逸,既重丘壑,也重笔墨,融细密於放纵。此作给人一种身处其中险滩激流,浑然一体之感,乃陆俨少上乘之作。






















题识: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杜陵诗意并写出峡所观 骫骳道人陆俨少


钤印:陆俨少 骫骳道人 一日安闲值万金




陆俨少(1909-1993) 杜甫诗意图

设色纸本 横披   69×138cm

庚午(1990年)作

题识:春山无伴独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磵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邱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庚午二月 八二叟陆俨少画杜陵诗意 爱其颇有见道语

钤印:陆俨少 宛若 晚晴轩 宛若八十岁以後 朱燕因珍藏印

著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陆俨少全集》第四卷P250-251出版。


在陆俨少的这幅画中,画意和诗意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陆俨少有这样经典的杜甫诗意图,皆因陆俨少醉心于杜甫诗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意图几乎成了代表陆俨少山水画最高成就的同义词。画家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创作以杜甫诗意为内容的作品,也是因为画家感怀于杜诗之景心忧苍生的伟大胸襟,也是老人借杜甫诗歌的恢宏基调,表达自己胸有丘壑的博大情怀。


此幅诗意图就把诗意与画意结合得臻於完美,它取自杜陵诗意,描绘了画面层峦起伏,井然有序,气氛幽静和谐,俨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笔墨技法方面,墨线与墨块交替使用,似疏而实,似漫而劲。山峦、树木、巨石等似乎是随意安排,但处处可见匠心独运,一切都统一在俊美非凡的意境中。此图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陆俨少对用笔变化的强调,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笔方式:峰峦是静止的东西,画得稳重;云水等要画得流动。这幅画中,山是静的,由於云气的流动而益见其静;急流是动的,由於礁石的兀峙而益见其动。画云石,用笔沉着凝重,力透纸背,有不可动摇之势,是静,而画云水,用笔流畅飞动,和山石之笔墨形成尖锐的对比,使动者益动,静者益静。但在另一方面,静中也有动,动中也有静。峰峦因云气的流动,也好象在奔走;急流因礁石的阻挡,也咽塞而徘徊。加之,这样的大尺幅,又是陆俨少晚年的精心力作,当属拍卖中的精品也。


题识:

春山无伴独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磵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邱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庚午二月 八二叟陆俨少画杜陵诗意 爱其颇有见道语

钤印:

陆俨少 宛若 晚晴轩 宛若八十岁以後 朱燕因珍藏印



陆俨少(1909-1993) 水珮风裳无数

水墨纸本 镜片   138×69cm

丙寅(1986年)作

题识:水珮风裳无数 良福先生正之 丙寅冬日俨少戏笔

钤印:俨少 宛若 旧家上柏山中 丙寅七十八岁 晚晴轩

著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5月《1995-2002书画拍卖集成》P108出版。

注:上款人良福先生,即香港著名收藏家王良福先生。


陆俨少先生的作品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自有一种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尤其是那独创的风貌,神奇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的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

陆俨少的绘画作品常见的以峡江图、诗意图等山水题材居多,花鸟画却极少得见。此次春拍征集到的拍品中有一张陆俨少所绘花鸟画—《水珮风裳无数》,这件作品散发着陆俨少独具韵味的文人气息,整幅画无一丝做作的成分,将荷叶与水面的位置经营得十分有学问,充满着勃勃的生机,让人感到清新、隽永、又随风飘逸、颇具动感。陆俨少独特的笔墨意蕴也用在了他偏爱的荷花图上。墨色主次轻重,极富呼应性,使墨不掩笔,笔不碍墨,出现恰到好处的空间感。







题识:

水珮风裳无数 良福先生正之 丙寅冬日俨少戏笔


钤印:

俨少 宛若 旧家上柏山中 丙寅七十八岁 晚晴轩


陆俨少(1909-1993) 青山白云

水墨纸本 横披   22.5×67cm

释文:青山白云 俨少

钤印:陆俨少 宛若 晚晴轩



陆俨少(1909-1993) 行书

水墨纸本 横披

释文: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

九天 霜落荆门煙树空 布帆无恙掛秋风 此行不为鲈魚脍 自爱名入剡中 名下脱小字 悦石同志正之 陆俨少书

钤印:嘉定陆俨少 又字宛若 嘉定



陆俨少(1909-1993) 草书

水墨纸本 立轴   71×35.5c

释文: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迴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太白绝句 陆俨少书

钤印:俨少 嘉定



陆俨少(1909-1993) 行书《煙开日浴》七言

水墨纸本 对联   136.5×34cm×2

释文:煙开鳌背千寻碧 日浴鲸波万顷金 越伦先生属书 陆俨少书

钤印:俨少 宛若



陆俨少(1909-1993) 行书《疏松细草》七言

水墨纸本 对联   152×41cm×2

释文:疏松影落空坛静 细草春香小洞幽 陸俨少书

钤印:俨少 宛若 明权鉴赏

著录: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5月《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展作品集》P169、P230出版。






预展至明日晚7点,

7月14日上午9点开始举槌,

诚邀您莅临现场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