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尺度,这部剧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泊木沐 2018-06-18

最近,每天后台都有很多小伙伴催我讲一部现象级神剧,因为它的最终集前两天刚刚回归了。那么今天当然是满足大家的要求,咱们来聊聊这部尺度突破天际的——《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

其实这部“完结特别篇”与其说“回归”,不如说是"起死回生"。

去年6月,网飞出于成本考虑决定砍掉《超感猎杀》第三季。这个消息一出,一时震动美剧圈。外网粉丝更是集体呼天抢地、悲伤欲绝——

有人发起投票请愿,想帮助神剧重生;

有人号召众筹,想为神剧续命;

甚至有成人网站表示愿意单方面接盘,资助第三季的拍摄。

嗯,神剧的尺度也确实可见一斑......

就这样,《超感猎杀》被粉丝们强行续了一口气。网飞最终决定推出一部两个半小时的“完结篇”,作为“通感者”们与粉丝最后的告别。

而要看懂这最后的两个半小时,我们有必要先捋捋这剧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超感猎杀》一共8名主角,他们都是“通感者”。

而所谓“通感”,指的就是与他人共享感官、思想、技能和感情的能力。

这8名主角身份不同、技能各异,他们分别是:

美国警察威尔,侦查能力一流;韩国格斗高手善,擅长近身搏斗;印度药剂师卡拉,懂医学还会配炸药;冰岛DJ莱利,地下人脉极广;此外,还有混黑道的沃夫冈、黑客诺米、演员利托和司机卡普斯。

他们8人原本生活在不同国家,彼此素不相识。但在共同目睹了一名神秘女子的自杀后,通感能力被唤醒。

两名主角第一次产生通感

从此,他们的生活与命运不可避免地交织到了一起。

毕竟一人挨枪子,8人都会疼痛倒地;一人滚床单,8人同时获得高潮。

《超感猎杀》一度因为尺度爆表的群P场景走红网络。粉丝们甚至给通感者这种不论男女种族取向的隔空“神交”造了个新词,叫“混基”。

不过要我说最炫酷的,还是他们能将技能共享的能力。

比如第一季里,身在非洲的卡普斯遭到围殴,而感应到他的危险后,善及时上线,卡普斯瞬间变身格斗高手:

比如在完结篇中,美国人威尔到了法国。语言不通怎么办?没关系,8个人里有人会就行,调用一下语言技能包轻而易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梦幻?

但故事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因为他们很快发现,有个神秘组织BPO在对“通感者”进行猎杀。而负责猎杀的主要人物,叫做“低语者”。低语者也是贯穿全剧的一个反派。

低语者

在第一季结尾,低语者通过对视与威尔取得了通感。这也意味着8个人的想法和感官,一不小心都能被反派共享,双方斗争升级。

而到了第二季结尾,主角们终于活捉了低语者。

但BPO组织也抓住了沃夫冈,双方僵持不下,决定交换人质。

所以在完结篇中,主角们的任务就是通过交换行动,救回沃夫冈并一举摧毁BPO。

总的来说,《超感猎杀》这部剧支线多、线索杂、埋梗深。

因为它不仅要讲通感者与BPO之间的斗争,还要同时推进8名主角各自的生活故事。整部剧采用的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叙事节奏。

因此,尽管已经播出了两季,剧中仍然遗留了许多悬念。比如BPO为什么要猎杀通感者?低语者又有什么阴谋?剧集最开头自杀的神秘女子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

按照编剧及导演沃卓斯基姐妹的计划,这些悬念原本会在后续剧情中,随着主角们的斗争过程一点点慢慢揭开。但可惜,她们最终只有两个半小时用来填上自己挖下的天坑。

于是这也就造成了《超感猎杀》完结篇几乎无法避免的一个缺陷——仓促。

在这一集里,你会看见各种突然上线的新人物。而且他们一出现就直奔主题,开始简单粗暴地“讲解”整个世界观设定,告知观众反派的阴谋:

主角们与反派的终极大战,过程也并不曲折。8人组最后能够赢得胜利,基本上靠的是天降神队友和编剧给开挂。

但即便有着不尽人意之处,《超感猎杀》完结篇仍然看哭了一片观众。

因为它在为了顾全整体而匆匆交代结局的同时,也尽量做到了前后细节的呼应。节奏虽仓促,令人惊喜的彩蛋却还不少。

比如第一季里的经典台词,在完结篇中以一种别有意味的方式得到重现:

比如第一季中,黑客诺米与女友在同志大游行上曾遇到两个发蛋糕的异装癖,

而完结篇的结尾,在诺米与女友的婚礼上,这两个异装癖再次出现并将蛋糕发给了诺米的母亲。

比如第一季里我们发现沃夫冈和父亲的关系是个谜:

沃夫冈在父亲的坟头撒尿

到了完结篇,我们通过昏迷中的沃夫冈看到他的回忆,终于明白了父亲给他造成过怎样的童年阴影:

你说这些琐碎的剧情与故事主线关系大么?并不大,即便删了也不影响结局。

但之所以要花宝贵的篇幅去交代,就是因为它作为系列最终的谢幕,不想给粉丝留遗憾。

没错,在我看来《超感猎杀》完结篇是一部高度粉丝向的作品。

但这也并不妨碍它赚人眼泪,因为它的每帧画面、每句台词里都流淌着温度。

事实上,这部剧从始至终最动人的地方就不在于高能神棍的设定、悬念丛生的剧情或者噱头十足的神交场面,而在于它用一种极度浪漫的方式告诉每一个观众——你绝不孤独。

它用一个“通感”的设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它通过通感者们彼此交融、悲欢与共的生命,给我们制造出一种美好的愿景——

即使现实再多险恶,但世上有人与你感同身受、愿为你拼尽全力,如你手足、如你灵魂。

这也是为什么《超感猎杀》作为一部“组团打怪”模式的科幻动作剧,却依然要花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去讲述8个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就是为了让我们看到,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并不特殊。

在他们之中,有活在贫穷地区,每天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男人,

有出身不低、能力出众,却依旧因为性别而受到轻视的女人,

有在事业与爱情间摇摆不定,为了前途而隐瞒取向的普通人,

也有勇敢地选择忠于内心,却因此不得不在非议中生活的变性人。

这让我想到,鲍勃·迪伦曾在他的回忆录《像一块滚石》中说——“要待人和善,因为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打一场艰苦的战斗。”

没错,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战斗。我们都受困于现实,被种族、阶层、性别、取向等等这些被人类发明的概念所禁锢、所分裂,谁都遭受过偏见与不公,内心的孤独无人回应。

然而在《超感猎杀》中,这种现实的隔阂因为“通感”被消解了。不同肤色的人拥抱在一起,不同性别的人对彼此的境遇感同身受。

当你的生活陷入低谷时,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人穿越空间来到你面前,在拥挤的人潮中给你安慰,陪你聊天;

当你因为惧怕选择的后果而陷入迷茫时,有人会以自己的经历给你指引方向,告诉你“真正的暴力,是我们过于恐惧真实的自我时,对自己施加的暴行”。

虽然在现实中,这样神乎其神的“通感”并不存在。但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能力,对他人的遭遇产生“共情”。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也没有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本不孤独。

而《超感猎杀》的要义也正在于告诉人们——相信内心的情感。不要逃避真实的自己,更不要惧怕接受他人。

就如片尾的婚礼致辞中说到的那样——

人们总是赋予熟悉的事物崭新的意义。通过如此,我们从熟悉、可预见的事物中得到释放,在未知的事物中寻找希望。尽管我们有着各种分歧,尽管有各种势力想分裂我们,但这都无法超越让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