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兴未艾的中国公棚赛事 谨慎参赛方可上岸

 祥和图书馆05zn 2018-06-18


    当今如火如茶的中国公棚赛,对于成千上万的参赛鸽友而言,既是展示鸽技的舞台,同时也是检验鸽质的战场。对于怀揣梦想,想一夜成名的鸽友而言,吸引力是无法抗拒的。放眼中国鸽界,无论是工薪鸽友,还是实力派的名家大腕,都会不同程度地涉足到不同级别的公棚赛事。可以说,如今的公棚赛事,已经成为广大鸽友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众多乐此不疲的参与者实现人生梦想的另一个舞台。

    然而,现今的公棚赛事给鸽友们的感觉却是险象环生,有喜有悲,有苦有乐。归巢、入赏和赢得大奖,一步一个脚印,目标不同,所要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面对方兴未艾的公棚赛事,需要我们谨慎参赛才有可能上岸。

    近年来参加公棚赛事的经验告诉我,要想夺得大奖,既离不开对众多的大奖鸽从肌肉、骨骼到翅膀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也离不开从细微处对赛鸽身形适飞赛程、赛线和天气的探索。追根结底,获奖鸽的速度、耐力和身形、肌肉、翅膀等各项特征,都是检验鸽友赛鸽技术高低的基本元素,缺一不可。因此,选择种鸽的血统、赛绩、体形、肌肉、翅膀、骨骼是预测和总结公棚赛事成败得失的核心。此外,种鸽各种身形的选择与交配技术,也是我们在解决了公棚归巢率之上,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是真正的赛场高手对赛鸽运动更高层次的研究后得到的经验之谈,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借鉴的法宝。下面,我将结合自己近年来参加公棚赛事的得与失,加上与国内众多名家交流与探讨的心得体会,从自己对“种鸽的选择、身形的选择、骨架的选择、翅膀的选择、肌肉的选择、背骨的选择和尾羽的选择等几个方面的认识,说说自己对公棚赛事的一些粗浅看法,谈不上有一套,纯属个人观点,如有笔误之处敬请鸽友们谅解。

    一、种鸽的选择

    参加公棚比赛的鸽友所选送的赛鸽,其父母鸽的来源一般有以下两种:一种是自家多年来在地方赛中屡获高位奖的赛鸽;另一种是从公棚拍回的获奖鸽或前奖鸽。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打公棚的经验和向当地高手及国内名家探讨和交流所得,认为公棚参赛鸽的父母最好是从公棚拍几羽名家的血统好的,并且年年在该公棚都有前奖的决赛高位奖鸽,如果是综合成绩在前位的鸽王那就更好了。用它们配上自家发挥稳定的主血鸽或者是用不同名家的公棚奖鸽互配也可以,然后从它们的子代中挑选身形、骨架、聪明度都比较满意、健康状况良好的幼鸽选送到该公棚,这样胜算比较大。有些鸽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家在地方赛中屡获佳绩的名血良鸽,怎么一进了公棚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还有的从这个公棚拍回的前奖鸽和鸽王,出的子代交到另外一个公棚怎么也是颗粒无收呢?这就是人、动物、生物都有一个适应性,适者才能生存。家养的动物如果放到了野外,能够存活下来的很少,能够健康地活下来的那更是少之又少了。譬如你把南方的植物移植到北方,可能连冬天也过不了就死了,反之你把北方的羊圈养到南方,第一年它身上有厚厚的毛或绒,第二年可能它的身上就成了薄薄的短毛了,它的后代可能不会出现厚毛和长绒的了。同样,家赛飞的好的鸽子到了公棚不一定能够适应公棚那种环境,所以很难飞出好成绩,有的甚至黄鹤一去不复返。但是如果你用从这个公棚拍回来的鸽子做种,作出的子代可能已经较好地遗传到了父母的基因,再去这个公棚参赛,那么就有了赢的机会。

    二、身形的选择

    种赛鸽的身形,我们大致可以分为梨形、玉米棒形、三角形和手榴弹形等四种,在这方面我比较认同西安翰林院胡刚老师的说法,希望鸽友们能够多加学习和借鉴。

    三角形赛鸽属于短程最快类型,前胸饱满,龙骨前端高、后端向上猛收,后身少肉。持握时由于后身肉少,使膀肩开合,裹不住前胸。三角状的鸽子,多膀条较宽,副羽较短,短距离速度超常,性急,中远程特别是艰难赛程,难得大奖。此种身形的赛鸽可入训赛条件好平原赛线的公棚,以求在300400有赢前奖机会。

    梨形赛鸽肌肉饱满且向前,全身浑圆,气囊饱满,充满激情和力量,不仅在300400有大奖机会,而在500公里决赛时,天好仍有胜算。

    

    2008秋包头北方公棚500公里决赛77名,做出2010年呼市金方舟公棚500公里决赛季军等奖鸽多羽,已发挥至第五代。

    玉米形赛鸽最显著的特点是前胸紧缩,低长龙骨,长背,紧蛋门,后身饱满,全身挂肉少。虽在300400得奖几率不大,却常在500公里,特别是艰难赛事中,大有胜算。

    

    2017年春,包头儒林公棚500公里决赛279名,2008年包头北方公棚500公里决赛77名曾孙。

     

    2017年春,包头儒林公棚500公里决赛312名,与279名同窝。

    手榴弹形赛鸽最显著的特点是前胸紧缩,低长龙骨,长背,紧蛋门,后身饱满,全身挂肉少。此类赛鸽是公棚选送的最佳选手,有可能在不同的赛程赢得前奖,而且常常能斩获公棚鸽王和团体大奖,实力不可小觑的。

    

    2010年秋,呼市金方舟公棚200公里64名、500公里决赛季军,2008年包头北方公棚决赛77名直子。

    此外,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哪种龙骨,一定要足够硬、足够厚,不然会承受不住赛鸽在飞行中气流的压力,同时龙骨的形状要如同船底一般,这样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才足够小。

    三、骨架的选择

    (一)龙骨:有长、短和粗、细之分,还有高、低、平之分。俗话说:“雄鸽看骨架,雌鸽看肌肉。所以一羽好的雄种赛鸽,必须要有一副好的骨架。至于什么样的龙骨比赛理想,这就要根据赛线来选择。这就和运动员一样,不同的参赛项目,要求运动员的骨架也不同,短跑运动员要腰细腿长,举重运动员则要求腰部和臂部粗壮有力才行。一般来说,如果你参加的公棚,属于有山的艰难赛线,那就要选择龙骨长一点、低平的幼鸽参赛,这样骨架的赛鸽飞起来,阻力相对来说比较小,耐力也比较好;如果这个公棚的赛线是平原,那么你可以选择龙骨短一点、较高的幼鸽参赛,这样骨架的赛鸽飞起来,爆发力比较好,速度比较快。

   (二)背骨:大致可分为平背、凸背、凹背。平背的鸽子龙骨多适中,不高不低,且呈中长形状,前胸稍大,尾部略空,龙骨和耻骨的结合部不太紧,耻骨和龙骨间有较大的空裆,尾部收的不太紧,身形多呈梨形;凹背的鸽子龙骨后置,又明显偏短,造成裆大腰软、尾松,加之背部下塌,腰肌无力,一副软弱之象,是200300公里短平快的类型,属于淘汰之列;凸背的鸽子龙骨明显较长且前挺,前肩紧收,前胸变薄,肌肉不大,龙骨后端向耻骨过渡性地远插进去,使得赛鸽与耻骨的距离较小,所以后身较为饱满,适合500公里、700公里及多关赛的公棚,更是育种鸽的首选。

    ()耻骨:一定要硬且闭合要紧,且要与龙骨的末端形成一个落差,就是要有一个台阶,如果与龙骨的末端持平甚至高于龙骨,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赛鸽不适合打公棚赛。耻骨太软的鸽子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气流的冲击会承受不住,同样,高于龙骨的耻骨在飞行过程风和气流会刮到耻骨,时间长了也会疼痛难忍,这样的鸽子只适合于长距离比赛,不会有速度,所以不适合公棚赛事。只有龙骨高于耻骨的鸽子,在高速飞行过程中风和气流由于受到龙骨的阻挡,不会冲击到耻骨,所以适合参加公棚赛事。

    四、眼睛的选择

    眼睛分为眼砂、眼志和瞳孔。其中眼砂又分为面砂和底砂,一般来讲速度快的鸽子面砂比较稀薄,这就是鸽友们常说的通透性比较好,因为这样的鸽子感光比较好,所以定向比较快;反之有耐力的鸽子的面砂比较厚实。眼志分为好多种,在此就不一一做赘述,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眼志,一定要有速度线。瞳孔有大、小和圆、椭圆之分,一般来说,有着大且椭圆瞳孔的赛鸽属于长距离有耐力的品系;有着小而圆瞳孔的赛鸽属于快速中短距离的品系。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瞳孔的赛鸽,如果你选择交公棚,一定要选瞳孔收缩明显、抖动有力的类型,这样的鸽子对光的反应比较灵敏,一般定向比较快,所以打公棚比较有优势。细心和有经验的鸽友不难发现,盖比的鸽子普遍来说,都有这样的一个特征。

    五、翅膀的选择

    鸽子的翅膀由10根主羽和12根副羽组成,有长短和宽细之分。观察和分析翅膀的长短和宽细,可以得知它们会有不同的效果和作用。

   (一)快速鸽(顺风型):主副羽都相对比较短,主羽的将军条应该长于副羽,8910根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最好是等长且成剪刀形,所占面积达到了整个翅膀的70%左右,副羽只占到30%左右,所以此种膀形的赛鸽适合选送平原地区赛线的公棚;

   (二)耐翔鸽(逆风型):主羽和副羽宽且较长,主羽面积占整个翅膀的60%左右,副羽占40%左右,主羽条形宽度最大,间隙较小,副羽与主羽的接合较为紧密,最少要压到半羽左右,此种膀形的赛鸽适合选送赛线艰难的公棚。

    六、公棚的选择

    在选择公棚时,鸽友一定要选择那些口碑好的公棚参赛,最好是能够按照中鸽协的有关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是要有当地鸽会做为监管单位;二是要向监管单位足额交纳保证金;三是已经连续举办了好几届且从未拖欠过鸽友奖金。

    即使做好了以上的六点,我们也只是向成功更迈近了一步。此外,公棚的养功、司放时的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运气成分等等也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毕竟公棚赛事就和鲤鱼跳龙门一样,录取的名次比较有限,所以赢钱的人少,输钱的人多。在此,我最后嗦一句:挣钱不容易,交鸽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