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真的那么神秘么?

 我在花卉大世界 2018-06-18


几十年来,我国的一些权威学者一直在否认中国存在有元代青花瓷,以致对元瓷的研究滞后了几十年,也误导了半代子弟,造成了大量的国宝流失,元青花也因此成为神秘的瓷器。国内专家从本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了元青花瓷器的研究和仿制。


上海元青花爱好者许明先生所著的《土耳其·伊朗馆藏考察亲历记—元青花》一书,不仅是引发研究元青花存量的“导火线”,而且也激起了陶瓷界研究元瓷的热潮。此后,许多民间元青花精品逐渐出现在各拍卖行,并且以天价成交,这更是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潮和藏家们的收藏欲望。尤其最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考古的挖掘、大规模的土建施工和各种窖藏的出土,民间已发现大量的元青花瓷器。那么,如何深层次地认识及掌握元瓷理论呢?


经过多年对国内外博物馆和各地窑址的参观考察,笔者认为,馆藏元青花实物稀少,因而对元青花的研究滞后多年,故学者的知识与经验存在着相对的局限性,因此,要真真正正地解读元青花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经常上手接触元青花真品,采取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了解元代社会背景、地域窑口、保存条件和中国陶瓷史等,敢于修正长期以来学术上的错误观点,才能正确地读懂元青花。除了元青花,元代还烧制出创新瓷器品种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卵白釉、青白釉、钴蓝釉等。


图1、元青花双凤穿花纹执壶


蒙古人是“国俗尚白尚蓝”的马背上的民族,以白蓝为吉。元代前期所烧造的青白瓷、卵白釉深得蒙古人的喜爱;而崇蓝的习俗亦造就了蒙古人对蓝天的追求,因为苏麻离青烧制后所呈现的宝石蓝发色迎合了蒙古人对蓝天的神往。学者们把元青花按青料、纹饰分为延祐型和至正型两类。下面以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鉴定元青花,供收藏者参考:


一、“二元配方” 与“苏勃尼青”


二元配方是景德镇麻仓村的麻仓瓷土和高岭村高岭粘土按比例合成;在胎面上画钴料青花后再罩上釉,烧出了白中泛蓝的霞青釉之釉下青花瓷;如果在胎面上画铜红釉再罩釉就是釉里红瓷。据介绍,麻仓土在万历中期已经枯竭,进口苏料在成化中期也已用尽,这也是元青花仿制无法到位的原因之一。


元太祖成吉思汗于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对中东发动征战,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从波斯带来了大量的“苏料”及工匠。一般认为,呈色的钴料有两种:进口苏料及国产青料。进口钴料含铁高,烧成的青花晕散入骨下沉,立体感、凹凸感极强,斜光下呈紫色余光,下沉处青花色泽浓艳,呈宝石蓝之颜色(图2)。


图2.铁锈斑嵌入胎骨,胎面凹凸不平,这是含铁高的进口苏料氧化还原反应后形成的铁元素结晶体。


图3.底足为麻仓土,烧成铁锈斑黑点,修胎反时尖旋痕明显。


而国产料烧成后,呈色青中泛灰。“苏勃尼青”料的特点是高铁低锰,青花深沉,蓝中带点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绿。元代使用的“苏勃尼青”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结晶斑点。从著名的沉船“黑石号”中出水的瓷器来看,唐代就有邢窑青花瓷。在显微镜下观察,“苏勃尼青”与唐代邢窑青花类瓷似,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 


二、“青花特征”与“铁锈斑点”


(1)元朝初期为延祐型青花,青花釉面呈色青白,有透明的玻璃质感。


(2)中期为高锰低铁的国产钴料,青花呈色蓝中带灰,此期青花属民窑青花。


(3)晚期为进口钴料,高铁低锰,釉面呈色浓艳,色散晕,蓝色深沉绘画优美,釉色白中泛青,光润透亮,生产出成熟高档的至正型元青花瓷,出现了至正年号的官窑瓷器。


(4)两朝交替的洪武初期:元祐、至正并存,国产、进口青花并驾齐驱的成熟局面直到明朝建立前的七、八年期间,仍保留元瓷的基本特征。


(5)已相继发现有一些带纪年款的元青花及洪武朝青花瓷器。


高铁低锰的进口苏料带来了铁原素等物质积聚,在高温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烧成析出表面,形成黑褐色的斑点:在放大镜下,可见下沉的青花和凹凸不平的铁锈斑;锡斑在光线斜照下银光闪闪;底部烧成坚硬而不能去除的黑色结晶体以及与和田玉似的奶酪斑点,这是麻仓土烧成后特有的现象;而仿制者因无法突破,只好在国产青花料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上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或者采用点染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而真正的“芝麻糊点”是烧出来的沉淀物。


图4、画工飘逸大气、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青花泛浓艳之宝石蓝颜色斜光下发出紫色的宝石色泽。



图5, 画工飘逸大气、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青花泛浓艳之宝石蓝颜色斜光下发出紫色的宝石色泽。


三、“成型工艺” 与“施釉方法”


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凡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另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


一般认为“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而“条刀”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一般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所以看到元青花出现修正内壁的就是仿品。


此外,元青花大多为宽而较矮的圈足。一些器底、器内盖内不施釉,但大多数器内和器底见有釉斑。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合处有明显凸起,接处可见泥浆挤压出的痕迹(见图6)。器内壁不施釉,有的部分和施釉处交界呈浅淡的火石红色。器底不施釉,称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呈有红色斑,俗称火石红;大多数赝品器底的火石红做成深橘红,釉面稀薄,有时过分晕散,画意呆板。


图6、底部手工旋痕明显,接胎处显得老气和干裂。


四、“绘画技法” 与“仿制死穴”


青花纹饰繁密,层次较多,通常说是“满画”,七至九层纹饰为常见,有时多达十几层。绘画纹饰常突出佛教、道教纹饰和中华民族历史故事,均是中国的传统纹饰。至正型元青花大器写意式绘画工艺和艺术风格后人难及其项背。大气豪放、潇洒飘逸,显示了画师们非凡的功力。可见元瓷画工并非一般画匠,其中不少是当时顶尖画师,因流落窑头作画,留下了这种大气庞然的不朽作品。


很多造假者缺乏对中国陶瓷史的深入了解:由于无“进口苏料”,难以形成晕散的青花、深沉的宝石蓝呈色及下凹的铁锈斑;无“麻仓土”,无法采用“二元配方”,底部不能烧出如奶酪状的玉质斑点;仿品瓷化程度太高、太硬,拉手感太强。这些都是仿制者的死穴,真可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真品元瓷纹饰层次丰满而严谨;山石、水波、云彩信手拈来,极具妙趣;有铁锈斑处必凹陷,锡铁斑呈现,白中泛青的鸭蛋青釉面;器口聚釉之处沉淀有一层厚厚的霞青釉(浇釉工艺不同),釉面肥厚光润;干净利落、熟练有力的削足方法、器物老气十足等等(图7)。而赝品釉面上的火气较大:如用配酸浸泡器物使釉面无光泽,用打磨抛光作旧,则在放大镜下磨痕一揽无遗,薄薄的釉面缺乏玻璃质感;且青花发色上浮、釉面发白、画工生硬呆板、没有聚釉现象、削足软弱无力,同历经700多年沧桑的真品有天壤之别,俗语说“仿形容易仿神难”。


图7、釉色白中泛青,器口暴釉,聚釉处留有一圈泛青的霞青釉


五、“烧制工艺”与“黄色斑点”


真正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制的,柴窑0°--1300°的高温烧制带来了青花上很多大中小不等的白色疏朗气泡,尤其是闪烁如金星的大气泡。而现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两种工艺不同,釉质的化学、物理变化自然有所不同,特别是釉中气泡的形状。古代柴木窑烧的气泡大小不一,较为疏朗,大气泡明亮如金星,釉面上有时会留下点点状的草木灰斑点。而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小,大小相同且不透亮,因而在烧制工艺上,仍然无法达到真品之水平。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不能排除现代造假者用柴木窑仿烧的器物,还得在器形、纹饰等各方面深入研究,准确判断。


一些元瓷底部带有难以清除的黄色斑点:笔者认为应该是窑藏地下时所留下的黄色蚂蚁窝沁,已得到部分学术界的认可。 


六、“老化痕迹”与“科学鉴定”


任何老的瓷器都会有老化痕迹,生物科学的“微生物作用痕迹法”和“老化痕迹鉴定”是文博系统、艺术品收藏界对古陶瓷鉴定理论的重大创新与突破。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器物都会留下老化痕迹。元青花的胎体与釉面在长期使用和流传中,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磨损与伤缺:主要有划痕、软道、剥釉,毛边、冲口、磕缺,口沿和折角处易见剥釉现象,釉面氧化泛白斑,胎体泛姜黄色。出土器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土沁和水沁,但釉面仍宝光十足,润泽如玉。


元青花赝品年代不超过40年,一般胎体过重,胎质细腻洁白,釉面没有孔隙,火石红极不自然,没有芝麻黑点,釉面出现浮光且发色漂浮,无层次感,没有年代遥远的天然老旧光泽。从微观上看,真品基本具备老化痕迹的大部分特征,经常呈现胎釉老化融合、呈现几何图形、树根沁、白斑、变色泡、破泡明显等。气泡中泛出微微的白雾,也符合自然老化和出土老化痕迹,这一点比较难以仿制。


笔者又把藏品经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无损成分分析仪器进行科学分析,且比对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史 陶瓷卷》的数据库资料,科学鉴定结论是:“器身青瓷成分与元代青花瓷釉成分符合”。


结语: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官仿引发景德镇高仿业的全面复苏;加上拍卖机构把关不严、一些不良专家的不当鉴定、新闻媒体的不当炒作,许多赝品拍出天价,许多国宝流失海外,引发了整个收藏交易市场混乱不堪,拍卖市场亟待进一步规范。其实元青花很好断代:明、清、民国没有仿制,仿品从官仿到民仿不超过四十年,只是被有些人神秘化而已。


编后: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整理,仅供参考,我们倡导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崇尚真理,在实践中提高识别能力和学术水平,才能真正读懂先人留下的真谛;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编辑:张家瑛)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