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安 康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过端午? 90后:端午节=粽子节 过个节嘛,不要那么严肃,放松一下。 浙工大之江学院随机采访了几个大学生小高:前几天我在网上买了一个‘塔罗粽子宝盒’,根据星座以及占卜心愿来找出对应的宝牌与糯心粽,好玩又好吃,打算多买几盒送给朋友。 算命粽、高科技粽……占卜粽子在年轻人群体中人气颇高,其中有一款在腾讯视频上收获了230万的播放量。 80后:端午节=旅游节 端午节+4天年假+双休=9天,拼在一起可以玩个够! 70后:端午节=美食节 豆沙馅、蛋黄馅、鲜肉馅……甜的好吃!咸的好吃!还有其他各种吃!吃!吃! 错了 端午节不等于粽子节!就像元宵节不是汤圆节!春节不等于红包节! 端午节成了最熟悉的陌生节 端午节到底该怎么过,听听绍兴大咖们的不同说法 绍兴文理学院社会学教授夏国英:要挖掘不同节日的不同气质。 传统节日被单一化和商品化,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与磨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节日繁杂的礼仪和形式逐渐被淡化,日益浓厚的商业色彩在扩大节日受众的同时,也因其追赶潮流的商业性覆盖了原本应好好挖掘的节日气质。
绍兴知名民俗学者、原鲁迅纪念馆馆长裘士雄:端午节不能祝人“端午快乐”。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语有言,“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是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类似于今天的全民健康日。消灾祛病和纪念先贤是其两大核心主题,比较贴切的是“端午祥瑞安康”。 对绍兴这个东方威尼斯来讲,也可让龙舟竞渡与体育竞赛相结合,注入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创新发展“我们的节日”,不断提供互动性强、参与性高、喜闻乐见的民俗新样式,让现代趣味与传统内蕴交相辉映。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 的来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百越地区(即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古代百越地区在端午日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族图腾祭祀的习俗。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据传也是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以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现今的端午节文化 。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来源 柯桥发布 编辑 小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