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代码平台正在瓦解着企业级软件

 weiwarm 2018-06-18



长久以来,技术一直倾向于大型企业。开发系统需要大量的硬件投资,并需要身价昂贵的顾问来设计应用程序。一旦系统建成后,就很难修改和升级,所以这类系统都会维持很多年,有时甚至十几年都不会经历大规模的升级。


大部分中国企业还使用着难用难看的企业软件系统,这些曾经花了大价钱的软件,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企业,传统的观念是,这么又贵又“先进”的玩意,你们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喜欢它。


要保持与外部环境的“契合”,企业就须具备必要的动态能力,快速感知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不断转型抓住各种机会。这意味着不管是企业架构,还是资源配置方向和方式都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但是,往往传统的企业级软件却用规范和清晰的流程,给企业的手脚上了绑,越是运转高效的组织,越自然而然限定了自身的天花板,丧失了动态创新的能力,每一个变化带着沉重的枷锁和包袱。


由于企业的IT预算主要集中于CRM,ERP和SCM等大型企业应用程序,很少能投入时间和资源建立灵活性的定制应用程序,大量优秀的创意和实现、以及过程的试错,只发生创新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好像就和传统企业压根儿没关系。


时代在变,这一切正在发生着变化…


低代码平台来了


云服务,带来了大型系统的瓦解,以及API经济。移动设备的普及度已经非常高,微信一款应用的月活已经超过10亿。数字连接,已经无处不在。


云服务通过互联网,让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强大的系统,从而瓦解了这些传统的系统。即使是很小的创业公司,也无需预先投入资金搭建系统,就可以获得与大企业相媲美的先进技术。


更重要的是,这些系统可以通过 API 连接到别的系统。云计算和 API 为小规模的敏捷企业带来了很多优势。没有传统的系统拖后腿,他们可以比其他大型的竞争对手更快地部署云技术,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低代码平台(Low Code Platform),创建的应用程序可以随着需求的扩张,很轻松地进行定制和强化。例如,如果用户有了新的需求,那么他们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应用程序的修改,以满足这些需求。



低代码模式下,生产线的经理可以取代开发人员推动应用程序的功能开发,成为开发过程中活跃的一部分。过去,从需求的提出到应用上线,那将是一个非常复杂臃长的过程。


我们经历了很长的一段计算机发展历史,从最初隐藏在后面房间里的巨型机器,只有掌握了神秘的计算机语言,神乎其技的大神才能玩转这些计算机。到今天,每张桌子上都摆着电脑,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高科技设备。


低代码平台有利于将分布式功能与分布式控制相结合。低代码平台对于每一个用户都是敏捷模式,无论他是否会编写程序,每一个人都是创造者和分享者,创意的裂变无处不在。


早来了


互联网的大玩家都已入场,抽象和沉淀着其丰富的技术经验,实现着技术的至高境界,手中无码、心中有码;中国的企业也不甘落后,各细分领域切入,卡位企业认知的入口,再谋求横向发展。


Google的APP Maker的LCP平台,近日,在推出19个月后,终于开放公测了,用于在网络上快速构建和部署商业应用程序。这款工具内置了大量模板(主要是G Suite及合作伙伴的集成服务),可让用户以少量(甚至不需要)编程,靠拖拽UI即可完成应用的开发,从而将从想法到实现的时间从过去的数月缩短到数天。


大量公司都在尝试用App Maker构建应用程序以解决特定的业务需求。



以Electronic Arts(EA)为例,这是一家制作游戏等产品的全球互动娱乐软件公司。因为要创建许多游戏,EA会将人力资源分配给不同的项目,包括新游戏项目所需的设计师或人力资源顾问等。EA的IT部门使用App Maker创建了一个自定义应用程序,用于详细跟踪人力分配请求,按月查看总资源利用情况等。


微软的PowerApps,从构建应用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灵活定制,以及强大的内置数据平台。三个维度帮助用户,简单的通过低代码平台,就可解决90%以上的需求。





PowerApps与Microsoft Flow、Office 365和Dynamics 365将更深入地相互整合。现在,任何熟悉InfoPath表格、Access数据库或者SharePoint的商业用户都能利用PowerApps和Microsoft Flow构建应用,对他们的业务流程进行扩展和自动化升级。



独角兽OutSystems,让软件开发人员和业务用户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界面来构建应用程序,而不是传统的编写代码方式。用户可以在开发平台灵活拖动各个图形化控件,以构建业务流程、逻辑和数据模型等所需的功能,必要时还可以添加自己的代码。


完成业务逻辑、功能构建后,即可一键交付应用并进行更新,OutSystems会自动跟踪所有更改并处理数据库脚本和部署流程,实现在 iOS,Android,Windows Phone 和 Web 等多个平台上的部署。



在很多用户非常关心的UI界面方面,OutSystems 通过分析世界领先的应用程序,制作了自己的 UI 部件库,可快速添加到构建的应用程序中。


OutSystems 的 UI 部件库


OutSystems 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覆盖较广的应用场景。从大型任务解决方案(取代传统 ERP / CRM 系统),到用于内部流程的移动和Web应用程序,以及网上银行、账号注册和客户自助服务应用等。其目前在 25 个国家拥有 400 多家企业客户,包括丰田,罗技,德勤,施耐德电气和通用金融等,收入远高于1亿美元,并且每年增长率超过70%。


高盛和KKR在投资3.6亿美金后,其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 Christian Resch 表示:“我们认为低代码开发领域具有非常显著的市场潜力,大多数全球企业正在将其业务数字化,他们正在尽可能利用软件简化运营、建立新的分销渠道、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这个领域的国外玩家还有很多,比如zoho的Creator、Thunkable、AppSheet、Mendix、K2、Kintone、戴尔Boomi、Caspio、Appian、Kony等等


未来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是从不成熟不完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就像微信的第一版,满屏辣眼睛的差评,但只要方向是对的,路是对的,总会好起来。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级代码、AI时代的企业级代码,应该会不再传统老套。


低代码平台(Low Code Platform),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的组织和产生方式。


从本质上讲,无代码和低代码平台,可以很好地实现敏捷开发在十多年前做出的设想。让每一个人成为敏捷开发的导演和实现者,且过程足够敏捷。


目前它仍然无法撼动商业套装软件,在企业级软件中的地位。但从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各种表单、各种轻应用、各种群里的小程序等等,低代码平台的土壤正在逐渐形成。


未来的某一天,或许当企业有一个新需求时,首选项就是他们喜爱的那家「低代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