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中带血、白痰、热痰、湿痰、燥痰……中医专家教您辨痰识健康

 秋水共蓝天 2018-06-19

文/ 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孙丰雷 山东中医药大学 教授

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情节,有人长期生病,突然咳出一口老血,全家人慌到不行。

痰中带血、白痰、热痰、湿痰、燥痰……中医专家教您辨痰识健康

生活中,很多人也会痰中带血,觉得是病入膏肓。

其实,这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偶尔一次发现痰中夹有血丝,可不必担心。

但经常痰中带血,且颜色鲜红者,就应去正规医院就诊了。

这种情况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

是不是喉咙里没有痰,身体就没痰了呢?非也!

痰中带血、白痰、热痰、湿痰、燥痰……中医专家教您辨痰识健康

中医的“痰”有无形、有形之分。“无形之痰”往往只见表现,看不到具体形质。

比如眩晕、癫狂等病,有一部分以祛痰的方法治疗有效,这种“痰”就是无形的。

临床上的“痰”有寒痰、热痰、痰中带血等类型。

白痰虽多属于寒痰的范畴,但“痰白+量多+泡沫”,可能是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有四肢发凉、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食欲不佳、大便稀溏等症状。

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百日咳等疾病。

痰中带血、白痰、热痰、湿痰、燥痰……中医专家教您辨痰识健康

当“白痰+清稀+量少”时,则多是受风寒,但仍需结合其他症状辨证来看。

可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

痰中带血、白痰、热痰、湿痰、燥痰……中医专家教您辨痰识健康

还有一种痰,也是痰白量多,但属于湿痰。这种痰,白滑、容易咯出,为湿痰

多伴有上腹部胀满、不欲食、肢体倦怠、下肢沉重或浮肿、大便黏滞不爽、舌胖大等症状。可见于慢性胃炎、耳源性眩晕、神经衰弱、冠心病、心绞痛、月经不调、不孕症、肥胖症等。

痰黄稠有块者,多属热痰。

因热邪犯肺或寒邪在体内化热,热伤津液,致使津液不断凝炼为痰,聚于肺中所致。多伴有咳嗽、发热、咽喉干燥、头目昏重、面赤、喜凉饮、舌红苔黄腻等表现。

可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肺脓疡、中风后遗症、精神病狂躁型等疾病。热痰多见于急症、重症,机体处于邪盛正不衰的状态,是正邪相争的关键阶段,应积极就诊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

与湿痰相对,燥痰则表现为痰少而黏,难于咯出。

秋季燥邪当令。因燥邪犯肺,容易耗伤肺津,或肺本来就有阴液不足,失去宣发肃降的功能所导致。

多伴有口、鼻、唇、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舌苔薄而少津等表现。多见于百日咳、干燥综合征等疾病。

中医认为,咯吐脓血痰,其气味腥臭者,多见于肺痈。

多由感受外邪,侵犯于肺,或体内痰热之邪素盛,蒸灼肺脏,阻滞肺络,气滞血壅,血败肉腐化脓所致。可伴有发热、咳嗽、胸痛等表现,常见于肺脓疡等疾病。出现这种情况,应做到安静卧床休息,每天观察体温、脉象的变化,观察痰与脓的色、质、量、味的改变。

在溃脓期,按照“有脓必排”的原则,尤以排脓为首要措施,可根据肺部病位,在医生指导下予以体位引流。如见大量咯血,应警惕血块阻塞气道。

肺痈按病情进展可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四期。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疗,力求在未成痈前得到消散,以截断疾病发展,多能痊愈而无后遗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