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典故》——18

 秦岭之尖 2018-06-19









《诗词典故》--18 



  

【疏太傅】

  参见伦类部·亲眷“二疏”。清顾班《送同年韩慕庐学士假归》之三;“贤哉疏太傅,矫翼如冥鸿。”   


  


【督邮】

  参见器用部·饮食“青州从事”。◆喻指薄酒、劣酒。宋苏城《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从今便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   


  


【廉叔度】

  参见政事部·议政“襦绔恩”。◆喻指有佳政之太守。唐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郡称廉叔度,朝议管吏吾。”   


  


【翟廷尉】

  参见器用部·宫室“雀罗门”。唐骆宾王《帝京篇》:“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骢马史】

  《后汉书·桓荣传》附《桓典传》:“辟司徒袁院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桓)典持政无所回避。常乘骆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骆马御史。’” ◆喻指御史。唐陈子昂《题把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可怜骢马史,白首为谁雄?”另参见动物部·走兽“骢马”。   


  


【髯参军】

  参见人体部·头面“郄超髯”。唐韩翊《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   


  


【醉尉】

  参见人事部·其他“灞陵夜猎”。◆指势利小人。唐杜甫《南极》:“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潘令花繁】

  参见植物部·花卉“河阳一县花”。唐罗隐《送了明府赴紫溪任》:“来公社在怜香树,潘令花繁贺版舆。”   


  


【履声】

  参见政事部·议政“尚书履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褰帷】

  《后汉书·贾琼传》:“贾琮任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珠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德,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寨之。百姓闻凤,自然辣震。” ◆指官吏体察民情。唐李白《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二:“列就朱门晓,名帷碧帐开。”另参见器用部·日用“郡守帷”。   


  


【戴铁冠】

  《汉书·张敞传》:“梁国大都,吏民凋蔽,且当以往后惠文弹治之耳。”应创注:“柱后,以铁为柱,今法冠是也,一名惠文冠。” ◆指御史。唐刘长卿《奉使鄂诸至乌江道中作卜“沧州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另参见器用部·衣冠“铁冠”。   


  


【攀槛朱云】

  参见政事部·忠直“槛折”。宋黄庭坚《仓后酒正厅昔唐林夫滴官所作卜“攀槛朱云头未白,不知流落向何州?”   


  


【簪白笔】

  《太平御览》卷六六八引魏鱼豢《魏略》:“明帝时,尝大会,殿中御史管白笔,侧阶而坐。” ◆指谏官用的笔,亦特指谏官。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伊昔管白笔,幽都逐游魂。”另参见人物部·官吏“白笔”。




【阿娇】

  参见器用部·宫室“黄金屋”、人物部·帝王“金屋贮阿娇”。唐李商隐《茂陵》:“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陈皇后】

  参见文明部·文章“千金赋”、人事部·情感“长门泣”。唐杜牧《月》:“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   


  


【卓氏】

  参见人事部·情感“求凰”。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门启。”   


  


【罗袜金莲】

  参见人体部·肢体“金莲”。唐韩握《金陵》:“彩笺丽句今已矣,罗袜金莲何寂寥。”   


  


【郑婢】

  《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恕,逢彼之怒。’” ◆指仆婢有学问。清张问陶《题屠琴坞论诗图》之三:“郑婢萧奴门户好,出人头地恐无时。”另参见文明部·诗词“婢知诗”。   


  


【宓妃】

  参见九流部·神仙“洛川神”。唐李商隐《无题四首》之二:“贾氏窥帘韩椽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织女】

  参见天文部·时令“七夕”。宋范成大《宿东寺二首》之一:“织女无言千古恨,素娥有意十分春。”   


  


【春梦婆】

  来赵令峙《侯鳍录》卷七:“东坡老人(苏拭)在昌化,尝负大瓢,行歌于田间。有老妇年七十,谓坡云:‘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里中呼此温为春梦婆。” ◆喻好景不长。金元好问《出都诗》之一:“神仙不到秋风客,富贵空悲春梦婆。”另参见人事部·睡梦“春梦”。   


  


【赵津女】

  参见文明部·歌舞“赵津歌”。唐徐坚《掉歌行》:“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   


  


【荆钗布裙】

  《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列女传》:“梁鸿妻盂光荆钗布裙。” ◆喻服饰朴素的妇女,或为妻子的谦称。元萨都刺《织女图》:“催租县吏夜打门,荆钗布裙夫短挎。”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荆妇”、器用部·衣冠“布裙”、器用部·衣冠“荆钗”。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