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红前半生:命运从未给我选择 | 女言

 超耐磨钢 2018-06-19




1932 年 8 月 7 日,暴雨中的松花江决堤,洪水涌入哈尔滨,淹没大量路段。


但这一天,对于被软禁在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的待产孕妇萧红来说,是被拯救的日子。


趁着夜色,青年作家萧军租了一条船,用一条绳子将她从即将被卖入妓院的困局中解救了出来,暂时安顿到一个编辑朋友的家里。


那一年,他还不叫萧军,她也还不是萧红。


是这一场拯救,让他们各自成为了日后的自己。


此时的萧红,以为自己终于摆脱了命运的捉弄,等来了真正的爱情。


萧红与萧军


萧红生于 1911 年 6 月的黑龙江,本名张秀环,后又改过一次名字。


但后世人记得的,只有萧红这个笔名。


萧红对于爱情还没产生明确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被父亲指定了一门婚事。


那年她 17 岁,就读于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初中)。


此时距离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已有十余年。


萧红的父亲虽然出身自清朝传统的地主乡绅家庭,有着严重的男尊女卑观念,但也稍微受到新思潮的影响。


两个时代互相冲突的思念观念并存于他的行事作风中:


一方面让萧红从 10 岁起接受初级教育,一方面又严格限制她,禁止她有任何逾越规矩的行为。


因此,天性热爱自由的萧红,与父亲总是矛盾重重,加上母亲的早逝,除了祖父之外,萧红很少在这个家庭中感受到亲人的温暖,更多的是轻视和压抑。


萧红起初并不太反对这场包办婚姻,但随着她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眼界得以开阔。


萧红逐渐意识到,婚姻和学业,她只能二选其一,如果不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她将陷入愚昧的泥潭。


1930 年夏天,初中毕业的萧红,提出解除婚约继续求学的请求,遭到父亲的严厉斥责。


在她父亲眼中,家族的面子和自己的前途,远比女儿的命运重要。


祖父在一年前过世,同情她的姑姑和七婶在家里也根本说不上话。


萧红环顾整个家族,得不到一点支持。


汤唯在电影《黄金时代》中扮演的萧红


唯一支持萧红的声音,来自她的远房表哥陆哲舜。


正在北平上大学的陆哲舜,在书信里建议萧红去投奔他,两个人可以一起上学。


这一年萧红 19 岁,以求学为目标接受了陆哲舜的建议,离家出走到了北平,入读于北师大附中的高中部。


但喊出「反抗包办婚姻,到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平求学」口号的陆哲舜,目的并不单纯。


他早已经有了妻室,却对萧红居心不良,萧红一到,他就以节省开支为由提出同居。


二人同居的消息很快传回两人的家族,引起家族长辈的极大愤怒,不再邮寄生活费,并且责令二人尽快回家。


失去经济支持的陆哲舜很快心生悔意,两个人的关系在拮据的日常生活中迅速崩裂。


于萧红而言,这段经历实在算不上爱情。


萧红当时写给朋友的书信中,提到陆哲舜企图对她无礼,至少说明她对陆哲舜并无爱情。


与其说她仰慕陆哲舜,不如说她仰慕大学,仰慕文化知识。


那时的萧红还太天真,容易被口号之类的表象所蒙骗,而看不到表象下的别有用心。


汤唯在电影《黄金时代》中扮演的萧红


萧红寒假里回家,遭到打骂和软禁,父亲希望她尽快完成和汪家的婚约。


仍旧一心求学的萧红,找准机会再次从家中逃出,独自一人来到北平。


出门时偷偷带的一点钱很快就花光了,这一次不仅家里不可能给她支持,连陆哲舜也彻底和她断了往来。


无依无靠的萧红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她明白靠自己的力量,确实没有办法继续学业了。


绝境中,一个男人追到了北京,暂时解决了她的生存危机。这个人是萧红名义上的未婚夫,汪恩甲。


与很多人的臆想不同,萧红对汪恩甲,其实是有感情的。他们曾经通信两年,萧红在信中给他写过满怀期待的小诗,也给他织过毛衣。


萧红之所以迟迟不愿接受这段婚姻,最大的原因还是想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可现在,她的幻想破灭了。


心灰意冷的萧红随汪恩甲来到了哈尔滨,准备接受这场婚姻。


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她连接受这场婚姻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影视剧中的汪恩甲


汪家震怒于萧红的离经叛道,认为她两次离家出走以及与表哥同居有伤风化,不配嫁入汪家,汪恩甲的大哥代弟弟解除了婚约。


萧红曾主动提出解除婚约,但她不能接受被对方「休掉」。


因为一旦接受,就等于同时接受了「有伤风化、品德败坏」的污名。


在庸人看来,或许觉得结果都一样。


但在萧红看来,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她有自己的坚持,虽然注定不被麻木的世人所理解,但她必须抗争。


萧红一怒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却因为汪恩甲在法庭上做假证而败诉。


汪恩甲选择了维护家族的名誉,扔下了她。


萧红的命运,这一次败给了汪家的颜面。


汤唯在电影《黄金时代》中扮演的萧红


萧红一家也因为这一场风波而遭受打击,在当地遭受指责唾骂。


萧红的父亲不得不举家搬迁到乡下,并且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在了萧红身上,对她进行长期软禁。


她的大伯更是扬言要趁早勒死她,「免得她祸害家族」。


萧红连续遭受打击,在长期的软禁生活中,渐渐有了一丝思想上的萌芽,尽管她当时还没有意识到。


1931 年 10 月,同情萧红遭遇的姑姑和七婶偷偷撬开窗户将她放出。


这是萧红第三次逃离家庭,也是最后一次。


从此,她和家族斩断了所有联系,终其一生,都没有再返回过故乡。


萧红逃到了哈尔滨,囊中空空如也,脚下寸步难行,她没办法逃到更远的地方了。


天地之大,萧红却不知道该去向何方,不知道哪里才有自己的容身之处。


汤唯在电影《黄金时代》中扮演的萧红


她能想到的唯一求助对象,居然是汪恩甲,她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汪恩甲带着萧红住进了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开始了同居生涯。


学业虽然无望,萧红却找到了另一条出路:文学。


她相信文字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为改变这荒唐的世道提供巨大助力。


她想要借助纸笔,向大众表达出她的所见所思。


在这一段相对安稳的岁月里,萧红阅读了她能找到的每一本图书报刊,并且开始进行写作上的尝试。


可安稳的岁月,在萧红的生命中,是极度奢侈的。


同居约半年,萧红发现自己怀了身孕。


可汪家早已在得知二人同居时,就断绝了对汪恩甲的经济资助,两人只能靠赊账和借债勉强维持生活。


身怀六甲的萧红,不能不为腹中的孩子发愁:自己的家是回不去了,汪家又不可能接纳她。


萧红只能寄希望于汪恩甲能为她撑起一小片天空。


然而她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


随着萧红的肚子一天天鼓起来,他们的债务也越欠越多。


汪恩甲对萧红说出门去筹钱,从此杳无音讯。


萧红明白过来,汪恩甲在她和自己的家族之间,又一次扔下了她。


留给萧红的,只有一个快要出生却不会有父亲的孩子,和一笔不可能还清的巨额债务。


这是 1932 年,炮火连天中,日军完成了对东北的侵占,三省人民,从此生活在日军铁蹄之下。


萧红从旅馆狭小的窗户中看到的,只有沉入深渊的未来。


汤唯在电影《黄金时代》中扮演的萧红


旅馆老板将挺着大肚子的萧红软禁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想等她生完孩子后,把她卖给妓院,以抵偿债务。


无人可求的萧红,抱着最后的希望,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写信求救。


报馆也无法凑出这么一大笔钱来,他们能做的,只有给她提供一些的帮助。


这个任务,落在了青年作家萧军的身上。


萧军经常为她带去书籍和食物,渐渐地,两人熟悉起来,共同探讨文学及其他问题。


萧军对于萧红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他曾经从军,身上有一股军人的气魄,敢想敢做,敢做敢当;


他又是个作家,思想比较先进,相比起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更理解她一些;


他们都有文学理想,既有共同目标,也有共同话题。


萧红初试文学就显露出来的才情,以及她屡次向命运抗争的勇气,也同样征服了萧军。


萧军试图将萧红解救出来,却一直没有机会,直到松花江决堤的消息传来。


萧军知道,机会来了。


他趁洪水淹没旅馆的机会,租了一条船,趁乱将萧红救出。


怀孕的萧红与萧军在公园散步


这一年,萧红 21 岁。


如果将她短暂的生命分成两段,那她的前半生就随着东兴顺旅馆的淹没而埋葬起来。


她那充满苦难的前半生:被冰冷而暴戾的家庭伤害,被信任的人欺骗,被爱的人抛弃,


被愚昧的世人唾骂,被视作异类,被当成物品……


她一次次逃亡,又一次次被困。


她一次次看到希望,又一次次看到希望破灭。


她一次次做出选择,又一次次悲哀地发现其实自己别无选择。


而这一切,终于随着这一场大水消失了。


萧红看着身边宽厚的肩膀,她相信自己等到了真正的爱情,他将为她遮风挡雨。


他们会互相扶持,在那动荡的年代里一同追寻文学理想。


她相信,而已。



Saying:


「女言」专栏最初的构思方向便是民国才女,提起民国才女,自然少不了萧红。


萧红的一生短暂、潦倒和奔波,映射出浓厚的悲剧色彩,她的故事和她的作品能让我们看见民国的部分面貌。


本期「女言」,是封尘为大家带来的「萧红前半生」,明天,将是「萧红后半生」,请大家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