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机械加工图的认识 (一)读零件图的作用、方法、步骤 读零件图就是根据图样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搞清零件的大小、技术要求和零件的用途及加工的方法等。 看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 ◆读标题栏 首先从标题栏中了解零件的名称、比例、图号,制造该零件的材料及数量,以对零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必要时还可以了解一下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及作用。 ◆分析视图,想出零件的形状 弄懂零件的形状是读零件图的主要环节。通过对视图表达方案的分析,大致弄懂该零件的结构特点,然后再通过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结合剖视图的剖切位置和投影关系,逐步弄懂形状。如果该零件图还给出了局部视图、斜视图以及断面图等,则还可通过这些图看清零件的细节,达到对零件上所有结构形状和作用都完全了解的目的。 ◆分析尺寸 了解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就能知道零件的大小。首先分析长、宽、高3个方向的基准。从基准出发,找出主要尺寸,再以零件形状结构分析为线索,找出各部分的定型尺寸和定位尺寸。在找定位尺寸时,应搞清它的定位基准。通过尺寸分析,对零件的构造、作用等多方面情况可进一步加深了解。 ◆了解技术要求 图形和尺寸看懂以后,就要了解零件有哪些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材料、表面涂覆、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是制造零件的质量指标。 ◆综合考虑 最后把该零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和技术要求综合起来考虑,使头脑中对零件有个整体轮廓。至此,可以说基本上读懂了这张零件图。 (二)一般切削加工零件图的阅读 下面以2个较简单的零件来说明。 例1 轴套类零件。如图2-32所示,为内导体零件图。 ●读标题栏,初步了解其作用 从标题栏中看出该零件是内导体零件,它的材料是普通黄铜(HPb59-1),比例是2﹕1. ●看懂图形,了解零件结构特点 因为像内导体一样的轴套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的,所以选择轴线水平放置的非圆视图画主视图。由于内导体各组成部分都是回转体,所以,只用一个基本视图(主视图)就够了,如图2-32所示。一般对于实心轴的主视图通常不做剖切,但对有孔、槽等内部结构的地方,常采用局部剖视。图2-32中用局部剖视表达内导体中心孔的形状及深度。 轴体左端内白色部分表示内部有一个直径为6mm的圆柱体形的孔,其顶端为圆锥体的盲孔(未钻通). 图2-32 加工零件图 ●分析图中所注尺寸 轴套类零件大多数是由长短不等、直径大小不同的回转体组成。因此主体尺寸实际上就是将它的径向尺寸(直径)和轴向尺寸(长度)标注出来,如图2-31所示。径向尺寸以中心轴线为基准注出,如φ30-0.08,φ70-0.01,φ5,φ6,φ7。轴向尺寸以端面为基准注出,根据加工顺序可注出10,5,49。这里要注意不能注成封闭尺寸。对于轴套类零件局部结构的尺寸标注是注出定型尺寸和定位尺寸,如图2-31所示。封闭尺寸又叫封闭尺寸链,就是标注尺寸时头尾相接,绕成一整圈的一组尺寸。见图2-32,加工零件的总长度为67,左边一段为49,右边一段未加标尺寸,如果右边一段加注18,就构成了封闭尺寸链标注。从数字上讲,18+49=67,好像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这样的标注尺寸,每个加工环节的尺寸的精度,都将受到其他环节的影响,因而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为了避免封闭尺寸链,可以选择一个不重要的尺寸不予标注,使尺寸链留有开口,如图2-32所示。开口环的尺寸在加工中自然形成,使该尺寸链中的其他尺寸的制造误差都集中到未标注尺寸这一段不重要的零件上去,从而保证主要尺寸的精度。这叫非封闭尺寸标注。 现将阅读零件图时常见的符号说明如下(表2-3) 表2-3 符号说明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