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申请书
2018-06-19 | 阅:  转:  |  分享 
  
申请编号:



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申请书

(教育实践类)



成果名称: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

式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曹雪涛、王全兴、张意、于益芝、田野苹、万涛、姜北

成果完成单位(盖章):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管部门:第二军医大学

推荐单位(或三位理事):第二军大学

成果起止时间:2000年--2014年

申请时间:2014年9月18日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制







填表说明





1.申请编号由秘书处统一填写

2.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3.成果曾获奖情况不包含商业性奖励www.89168.cn

4.成果起止时间指实践检验时间

5.申请书用A4双面打印,正文内容应不小于四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



































一、成果简介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培养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的中心目标,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中重量轻质、创造力不强、缺乏开拓性思维及国际大视野的科研文化氛围等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中坚持“四位一体化”的育人理念,形成了要素完备的“思行”教育模式,整体设计、分阶段个性化培养,成功培育了一批优秀免疫学研究生和顶尖的教科研骨干。

主要内容和方法:一是以“思”为先,通过导师启发、大师引导等方式,引导研究生树立“献身事业、追求卓越、严谨求实”的成才信念;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大师专题报告、课题讨论等手段,积极导向研究生思考前沿科学和重大科学问题。二是以“行”为本,通过实施“夯基计划、攀登计划、登峰计划”,帮助研究生完成第一阶段“兴其趣、壮其志、静其心、奠其基”、第二阶段“练其能、定其位、开其悟、鼓其势”为目标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三是“思行合一”,既训练研究生慎思明辨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科研实践能力,还重点培养其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四是锻造师资,着力培养集“教育者、管理者、示范者、引导者、组织者”为一体的精英导师队伍;五是文化育人,强调“科研时间自控、科研方式自选、科研思维自由”,着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研究生中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创新点:一是成功创立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成功实现研究生培养方向由“追赶前沿”向“引领前沿”转变;二是首创“两段式”研究生培养“思行”新模式;三是首次提出“五位一体”导师队伍培养新理论。四是确立了“精神引导为根本、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锻造为核心”“四位一体化”的育人理念。

推广应用成果与贡献:

“思行”模式培养出顶尖人才,成果丰硕:1、所培养研究生10人获“全国优博”,居全国医学院校单学科之首;14人获“上海市优博”、3人获“上海市优硕”、7人获“全军优博”、4人获“全军优硕”;研究生的自主研究结果在Science、Cell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16篇;2、研究成果获得发明专利21项,3名研究生成果被列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一项成果进入国家新药三期验证阶段。3、培养的研究生在清华大学等单位担任教研室正、副主任共有12人,2人担任国家二级学会的主任和副主任委员;主编本科和研究生规划教材多部。(二)分享优质资源,发挥积极作用:已经形成了“人才培养-优秀成果-科技转化-反哺学科”的良性循环,帮带兄弟院校和学科,为浙大医学院培养了迄今仅有的2名“全国优博”获得者,为长海医院中医医院培养1名“全国优博”获得者,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具有导向作用。(三)院校积极推广,深受好评:获得上海市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应邀在复旦大学等多所院校做报告,深受好评。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1)完成人

姓名 曹雪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7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联系电话 021-81871000 现任党

政职务 研究所所长

实验室主任 电子信箱 caoxt@immunol.org 邮政编码 200433 通讯地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成果何时何地

曾受何种奖励 2010年获第二军医大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1年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主







学科带头人、《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教学改革课题的整体规划、设计、组织者,设计了“五位一体”导师队伍培养理论并组织实施了导师队伍培育,提出了“四位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两段式”的阶段培养模式、注重“思行合一”,训练研究生慎思辨明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科研实践能力,着力培养研究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

























本人签名:

2014年9月18日

注:主要完成人多于1人时,此页可复制填写,主要完成人一般不宜超过5人。



(2)完成人

姓名 王全兴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11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联系电话 021-81871006 现任党

政职务 研究所副所长 电子信箱 wangqx@immunol.org 邮政编码 200433 通讯地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成果何时何地

曾受何种奖励 2010年获第二军医大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1年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主







主要参与了《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探索,积极参与“五位一体”的导师培训、践行“四位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执行“两段式”的阶段培养模式,积极推广教学成果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成果的实践转化。





































本人签名:

2014年9月18日

第(3)完成人

姓名 张意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6年12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技术

职称 副教授 联系电话 021-81871002-24 现任党

政职务 电子信箱 zhangyismmu@126.com 邮政编码 200433 通讯地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成果何时何地

曾受何种奖励 2010年获第二军医大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1年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主







主要参与了《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探索,积极辅助“五位一体”的导师培训、参与践行“四位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执行“两段式”的阶段培养模式,积极推广教学成果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成果的实践转化。





































本人签名:

2014年9月18日



第(4)完成人

姓名 于益芝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年2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联系电话 021-81871001 现任党

政职务 研究所副所长 电子信箱 yuyz88@126.com 邮政编码 200433 通讯地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成果何时何地

曾受何种奖励 2010年获第二军医大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1年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主







主要参与了《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探索,积极参与“五位一体”的导师培训、践行“四位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执行“两段式”的阶段培养模式,积极推广教学成果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成果的实践转化。





































本人签名:

2014年9月18日



第(5)完成人

姓名 田野苹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52年9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联系电话 021-81871005 现任党

政职务 电子信箱 typimm@hotmail.com 邮政编码 200433 通讯地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成果何时何地

曾受何种奖励 2011年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第二军医大学特级教师 主







主要参与了《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探索,积极参与“五位一体”的导师培训、践行“四位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执行“两段式”的阶段培养模式,积极推广教学成果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成果的实践转化。































本人签名:

2014年9月18日









第(6)完成人

姓名 万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年6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联系电话 021-81871006 现任党

政职务 支部书记 电子信箱 taowan@immunol.org 邮政编码 200433 通讯地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成果何时何地

曾受何种奖励 2011年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主







主要参与了《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探索,积极参与“五位一体”的导师培训、践行“四位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执行“两段式”的阶段培养模式,积极推广教学成果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成果的实践转化。

































本人签名:

2014年9月18日







第(7)完成人

姓名 姜北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年10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联系电话 021-81870831 现任党

政职务 院长 电子信箱 jiangbei@immunol.org 邮政编码 200433 通讯地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成果何时何地

曾受何种奖励 2014年获全国高等教育成果特等奖 主







主要指导了《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探索,积极辅助“五位一体”的导师培训,帮助践行“四位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执行“两段式”的阶段培养模式,积极协助推广教学成果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成果的实践转化。









































本人签名:

2014年9月18日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1)完成

单位名称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管部门 第二军医大学 联系人 王全兴 联系电话 021-81871006 传真 021-55620832 电子信箱 wangqx@immunol.org 通讯地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邮政编码 200433 主







本单位全程承担了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在学校、研究生院的指导下、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领导积极组织规划、全体导师和教职员工积极践行,努力探索,圆满保证了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创立了“以思为先、“以思为先、以行为本、思行合一”的研究生“思行“培养模式,设计了“五位一体”导师队伍培养理论并组织实施了导师队伍培育,提出了“四位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两段式”的阶段培养模式、训练研究生慎思明辨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科研实践能力,着力培养研究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培养了以10位“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14位“上海市优博”、3位“上海市优硕”获得者,7位“全军优博”、4位“全军优硕”获得者为代表的几十位优秀免疫学拔尖创新人才,协助浙江大学医学院培养2位“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协助长海医院中医医院培养1位“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获得了一大批免疫学前沿性开创性科研成果,研究生自主创新成果在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发表16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1项,一项研究成果进入国家新药临床三期验证阶段。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积极推广到国内其他兄弟大学,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导向作用和推广价值。







单位盖章



2014年9月18日 注:联合申请项目此页可复制填写3个。







见 推荐单位公章/三位理事签字:



年月日 初





见 评审组签字:



年月日 复







复评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审















会长签字:



年月日



五、附件目录

1.反映成果的总结(不超过5000字)

2.其他相关支撑材料,不提交纸质版,可将电子版(pdf格式)刻到两张光盘内提交,需列出光盘内支撑材料目录。

成果总结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十八届三中全会把高校创新人才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研究生教育成为了我国培育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具有国际化的培养视野,重点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造力。2000年至今,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聚焦创新人才培养,围绕培养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中心目标,针对当今我国研究生培养重量不重质问题,即培养规模大但培养起点不高、内涵不深缺乏鼓励研究生要用于选择一些学科前沿性领域和根本性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科研文化和面向国际大视野的导引,缺乏对于研究生和青年人才给予充足科研经费支持和优势性技术体系支撑的基本条件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免疫学界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相继承担了多项与国计民生和医学发展密切相关的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进程中,坚持研究生的科研选题与实验室承担的重大课题相关,使研究生深入到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中新生力量,有利于研究生接触到最先进的研究方向,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研究生在重大前沿科学难题的中全面实践能力。

全面锻造在同时,提供优良科研条件鼓励研究生从科研现象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在科研实践中当研究生发现新的现象与实验设计不相符实验失败时,鼓励研究生自我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更重要的是,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进行实验论证,进行创新研究,产生创新成果,完成研究生课题的研究。

支撑材料目录



一、历届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获得者统计...................................2

二、历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证明...........................................4

三、历届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奖项目统计................................7

四、历届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获奖证书........................................8

五、历届全军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证书.........................................11

六、历届全军优秀硕士论文获奖证书.........................................18

七、研究成果所获教学奖励证书.................................................22

八、主编、主译的教材、专著.....................................................24

九、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汇总统计.................................................31

十、期间获得的专利证书和新药研制批准件..................................33

十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际著名科学家来所讲学交流...............54

十二、研究生出国参加诺贝尔奖得主讲演会..................................56

十三、研究所研究生科研工作剪影..................................................58

十四、研究所研究生文化氛围建设剪影..........................................60

十五、期间研究生参与所获科研奖励..............................................62

十六、推广应用…………………………………………………….......67













21









献花(0)
+1
(本文系拽拽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