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cxm54666 2018-06-19
部分中药的别名(建议收藏)
中药,各地常有不同名称,一药多名,一名多药,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将部分中药别名公示一下。
黄芩(黄文,虹胜,印头,内虚,黄金茶根)
菊花(节华,金精),栀子(木丹)
菀丝子(缠龙子),萆薢(百枝),通草(寇脱)
桑寄生(宛童),桑叶(铁扇子),益母草(大札)
党参(中灵草),柴胡(茹草),瓜蒌(天瓜)
香附(莎草根),远志(小草),虎杖(苦杖,大虫杖),路路通(九孔子),薏苡仁(感米),巴戟天(鸡肠风),刺猬皮(仙人衣),厚朴(重皮),穿山甲(甲珠,麒麟片),锁阳(寿材),茵陈(马先),骨碎补(猴姜),太子参(童参),紫菀(小辫),萹蓄(猪牙草),茜草(血见愁),天麻(赤箭),大腹皮(夫毛),瓦楞子(魁蛤),肉蔻(玉果),徐长卿(老君须),千年健(一包针),胖大海(安南子),佩兰{省头草),金钱草(对坐草),山萸肉(枣皮),当归(黄灵芝),甘草(国老,主人),鹿角(震山威),熟地(金笋),生地(玉枝),砂仁(赛桂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