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高考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06-19 | 阅:  转:  |  分享 
  
2018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
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
其描述的区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1
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线①所示
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图3为“某区域地质
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5~6题。学科#网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图4为“2018年5月10日2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
、泥石流预警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
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9~10题。学&科网9.该小流域内
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
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GDP
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12.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
折,最可能的原因是A.经济增长放缓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D.工业生产萎缩图7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
图回答13~14题。1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14.该国最可能位于
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
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8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9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图9中,适
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A.甲B.乙C.丙D.丁16.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B.对各处地坑
院完整保护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
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图10为
“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B.
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18.突尼斯
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A.人类活动较多B.位于沿海地区C.森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缘(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
或不选均不得分。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
,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图11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学科%网19.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
分布格局是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来源:学科网]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D.边境省区比较多20.云南省和广东省成
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交通方便,人
口稠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
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图12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21.我国蔗糖产
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产业升级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22.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
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技术B.资金C.地形D.气候“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
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表1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23~24
题。表123.“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提高造林存活率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D.提高林地
生产力2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A.生物多样性增加B.森林覆盖率降低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13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来源:Z
#xx#k.Com][来源:Z&xx&k.Com]25.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A.加速洪水下泄B.增加河床淤积C.减少上游来水量D
.缩短航运里程26.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B.六合垸所在地C.张智垸所在地D.永合垸所在地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
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图14为“陕西省一月
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图14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15为“陕西省沿
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16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
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2分)(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
是,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3分)(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6分)(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3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
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7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
流量略图”。材料二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
分别为7990美元和8836美元。图18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材料三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
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19为“我
国2010年~201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1)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是,从该地进口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是。(
2分)(2)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将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3分)(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3分)(4)针对上述
问题,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是。(4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
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
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学科……网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
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20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材料三表2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
21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
重大国家发展战略。(2分)(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5分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4分)(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
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3分)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
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A.[海洋地理]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
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至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图22为“
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有。(2分)(2)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流
呈时针方向运动,主要影响因素是。(2分)(3)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浮冰主要积聚于海湾的,这时鲸也开始向海湾聚集的原因有
。(3分)(4)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分析其原因。(3分)B.[城乡规划]图23为“某城市总体规划示
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及其特点是。(3分)(2)该城市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有。这种布局易造成
的城市问题及原因是。(4分)(3)该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原则有。(3分)C.[旅游地理]2014年6月,京杭大运
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经鲁西南5市,包括8段共180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处遗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
成纵贯鲁西南的旅游景观带。图24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按旅游资源本质属性
划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属于,具有突出的价值。(2分)(2)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3分)(3)分析鲁西南
沿运河景观带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3分)(4)为更好地体现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当地在旅游发展中可采取的措
施有。(2分)D.[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
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
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图25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2分)(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2分)
(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3分)(3)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
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3分)2018江苏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1.C2.B3.D4.B5.A6.A7.D8
.C9.B10.B11.C12.C13.C14.B15.D16.A17.D18.D(二)双项选
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9.AB20.BC21.AC22.CD23.AC24.AD
25.AD26.BD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27.(14分)(1)夏
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
和林业结合)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28.(12分)(1)澳大利亚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2)先升
后降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4)去产能;多种途
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29.(14分)(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2)城市等级体
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3)核心城市的辐
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通亟待加强(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
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30.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
答的前两题评分。A.[海洋地理](10分)(1)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高纬低温海水注入(2)逆时针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陆地形
状)(3)南部水温上升;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4)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杀;海上航行等人类活动;海洋环境污染[来源:学科网]B.[城乡规划](10分)(1)集中式布局紧凑;节约用地;易造成交通拥堵。(2)城市中心;道路两侧交通拥堵;道路功能复杂(3)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城市内外交通网络对接;尽量减少干扰[来源:Z#xx#k.Com]C.[旅游地理](10分)(1)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2)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价值高;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交通便利;潜在的客源市场大(3)扩大知名度,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4)做好旅游规划;控制旅游规模;配置旅游设施;保护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D.[环境保护](10分)(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4.9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
献花(0)
+1
(本文系回风舞雪李...首藏)